桃山,涼亭內,沐婉歌宛若雷擊了一般,竟是動彈不得半分。片刻間卻見蕭俊辰折返了回來,對著亭內失魂落魄的人補上了一刀:
“我已稟明父母,待我請夫子算準良辰,便向陛下請旨賜婚……”
看著眼前人幾近崩潰,蕭俊辰不由暗歎這女子的演技好生厲害,也難怪上一世自己那般不爭氣,竟讓她迷得神魂顛倒。
可佳人眼淚滴下的瞬間,卻好似心窩被針扎,讓蕭俊辰好生難受,竟鬼使神差般補上了一句:
“我父母倒是把你當作寶貝一般,為討得家中長輩歡喜,若你樂意,我也不妨納你做個通房”。
次女為妻,長女為通房,甚至連妾的身份都不給,這是何等的侮辱啊。
言畢這蕭俊辰又自顧走了出去,心中卻是懊惱起來。
前世便是那毫無保留的信任,讓他失去了所有,如今只待佑夏衛搜尋到證據,他蕭二公子便是要親手揉碎這個女人。
可剛剛竟然……要收她做個通房?
真的只是為了羞辱她?跨出涼亭,蕭俊辰步伐略顯沉重,回首間,見沐婉歌身影單薄如紙,心中竟泛起一絲不忍。然前世種種如夢魘般糾纏,令他冷硬心腸,決然離去。
隨後但見蕭俊辰與沐青曲同遊桃山,好生樂趣。二人郎才女貌,山風徐徐,吹動二人衣衫,好似一對神仙眷侶,惹得眾人頻頻窺望。卻是無人留意那沐婉歌何時悄然離開。
夜裡,桃山的某棵桃樹上,多了一根紅繩緊緊的繫著的兩個竹牌,上面寫著兩個名字:
蕭俊辰、沐青曲。
沐青曲自桃山回來後,已經好幾天沒踏出沐府西苑了,近幾日都安靜地待在閨房中。
院內丫鬟倒是幾日裡殷勤地在外幫自家二小姐打探著各種八卦消息。
聽聞蕭家二公子已經連續幾天跪在宮門前向陛下請旨賜婚了。
聽聞蕭家近日裡天天有著砸碎的茶盞往外傾倒。
也有傳言說蕭夫人姜若離氣得“若離”劍也不拿,隨意拿個斗笠戴個面紗,便離家出走了。
內情人都知道,蕭夫人姜若離悄然離開江都後,竟是匿名前往江南逐個門派挑戰,以宣洩自己內心的暴怒,一時間江南各大門派叫苦連天。
江湖,對於普通人而言,那是神秘的存在,可哪來那麼多淡泊寧靜的,哪個高手願意風餐露宿,顛沛流離?
行俠仗義也是需要成本的,所以真正的高手都在朝廷。
這民間抓賊鬥惡,需要一些個人鬥勇的能力,所以就連一個縣衙的護衛,隨便挑揀至少也是三品以上的高手。
這確是與軍士不同,軍士論單打獨鬥,武力或許不及縣府差吏,江湖俠士,但軍隊更加側重的是忠誠,協作與執行。
所以這民間的幫派,江湖上所謂的高手,都不過是些朝廷選拔所淘汰的存在。
那等三腳貓功夫也就只能在茶館內說書先生的口中吹得神乎其神。功夫,在朝廷眼中不過是兒戲。
這些讓普通老百姓尊崇的武林高手,在姜若離這等堂堂九品高手面前,確實不夠看。
那些個什麼“鐵掌門”“神刀門”“飛鷹派”“聖火門”各大門派接連遭殃,
那些個什麼“弒神劍”“封魔刀”“君山太保”“錦山虎”等等名號威風凜凜的大俠們,均被姜若離踩到地上進行摩擦教育。
手段兇殘也就罷了,關鍵是這蕭夫人還有一張毒嘴。
傳言這世間能與其匹敵的,只有蕭尚書,二人便是從鬥嘴吵出來的感情,婚後多年方才有所收斂。
“鐵掌門別開了,去徒手炒板栗吧,”
“這神刀揮得還不錯,村口正好有個位置可以做做西瓜生意,”
“錦山小花貓,你這一爪是在打人還是招財呢?不如喵一聲來給本尊樂呵樂呵……”
物理攻擊之後還要來一波魔法鞭屍,這誰能忍受?
江南武林面臨如此浩劫,在南湖之側的義門山上,眾多武林俠客齊聚,舉辦了一場聲勢浩大名為“封魔大會”的武林大會,卻見那剛剛推選出來的武林盟主一襲玄色長袍立於高臺之上,衣袂在凜冽山風中獵獵作響。他目光如電,掃過臺下數百名各派掌門、長老與各家弟子,聲音洪亮如鍾:
“各位掌門義士,今日齊聚於此,皆因江南武林出現了一位來自神秘西方的女魔頭!”
臺下頓時一片譁然。各派弟子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聲此起彼伏。
盟主抬手示意眾人安靜,繼續說道:”此人經我門徒冒死查明身份,正是那百年前的魔教教主,血口魔女!”
“譁——”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驚呼。
“諸位可知這魔頭為何面紗示人?”盟主聲音陡然提高,
“因為她天生異貌,沒有鼻子,生了兩張嘴!更是一名十惡不赦的魔修,每日要吃三個嬰兒修煉魔功,以增功力,永葆青春!”
此言一齣,臺下群情激憤。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拍案而起:”此等妖孽,天理難容!”
“除魔衛道,義不容辭!”另一位中年劍客振臂高呼。
盟主見狀,嘴角微微上揚,繼續說道:
“吾輩乃天下名門正派,今日召開封魔大會,自當同心協力,除魔衛道!”
“除魔衛道!”
“誅殺妖女!”
“還我江南太平!”
口號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各派掌門紛紛起身表態,誓要剷除魔頭。一時間,刀光劍影閃爍,殺氣沖天。
大會結束後,消息很快傳遍江南各地。學堂裡的孩子們再也不敢貪玩,日頭未落便匆匆回家。襁褓中的嬰兒似乎也感受到了這股肅殺之氣,啼哭聲都少了許多。
如此倒是讓江南那些婦人省心幾許,傍晚時分吃過飯後就能揣上一把瓜子,三五成群地約在一起,聽著別人的八卦,也開心暢談自己有一個朋友的故事。
就在江南豪俠們摩拳擦掌,準備大舉搜捕之時,那位傳說中的血口魔女,卻彷彿人間蒸發一般,再無蹤跡可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