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再次召喚,英才輩出!
“報,啟稟主公,屯留王伯當來信,幷州刺史張懿,命幷州從事張揚領軍一萬五千,兵發上黨,如今大軍離屯留,不過百里之遙!”
當聽到斥候的彙報後,張羽也是從溫柔鄉中走出!
“終於來了,我還以為這幷州刺史真是慫蛋,不敢出兵呢!”
嘟囔一句,張羽也是打開了系統界面,看著再次增加的聲望值,開始召喚!
“系統,先使用一次召喚次數,召喚人才!”
“叮咚,正在召喚中,恭喜宿主獲得特殊人才,梁山好漢——鼓上蚤時遷!”
“叮咚,時遷屬性值如下:”
時遷
武力:71
智力:75
政治:56
統帥:72
魅力:61
神出鬼沒:99
忠誠度:100
當召喚出鼓上蚤時遷的時候,張羽發現,時遷居然也有特殊屬性,和安道全一樣,也屬於是特殊人才!
看來,這梁山上啊,真的是人才濟濟,特殊人才很多嘛!
而且,在原本水滸之中,時遷因為是小偷出身,地位很低,但他卻是一個很有用的人才!
斥候,是一支大軍的眼睛,如果眼睛瞎了,那一切都完了!
時遷擁有特殊能力,神出鬼沒,自然是最佳的探聽斥候,如果由他來帶領張羽麾下的斥候營,在探聽消息、打探情報方面,定然可以領先於各大諸侯!
更別說,時遷在原著中,本身就為此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而說到這裡,那不得不提一下神行太保戴宗,這傢伙,充當信使,應該比戰馬都快吧?
“得,斥候營頭領,有人選了!”
打定主意,讓時遷擔任斥候營頭領後,張羽也是繼續召喚!
先前,拿下上黨,獲得了兩千點聲望值,這一個多月以來,因為張羽殺死豪強,名聲開始傳播,聲望值又有了增加!
雖然兌換颯露紫花掉了一千點聲望值,但現在,又有了兩千點聲望,可以繼續召喚兩次人才了!
“系統,消耗聲望值,進行召喚!”
“叮咚,正在召喚中,恭喜宿主獲得梁山五虎將之一——大刀關勝!”
“叮咚,關勝屬性值如下:”
關勝
武力:96
智力:82
政治:65
統帥:85
魅力:88
忠誠度:100
看到這一次自己居然召喚出了關勝,張羽也是不由得臉色一喜!
關勝,在水滸中被譽為是關羽嫡派子孫,和關羽幾乎是長得一模一樣,武器也都是青龍刀,這要是以後,碰到了關羽!
還有那酷似張飛的豹子頭林沖,怕不是劉備自己也得愣神吧!
再者說,關勝的武力,已經邁入超一流層次,當世漢末三國之中,也只有那群頂尖的超一流猛將,能夠勝過他了!
並且,關勝智力和統帥能力都不俗,足以坐鎮一方,自己手下能人,如今又多了一方大將!
心中歡喜之下,張羽繼續進行召喚,這一次召喚過後,自己手中的聲望值,就直接清空了!
“叮咚,恭喜宿主獲得梁山八彪騎之一——小李廣花榮!”
“叮咚,花榮屬性值如下:”
花榮
武力:90
智力:81
政治:65
統帥:81
魅力:89
忠誠度:100
眼見又來了一員大將,張羽也是歡喜不已!
花榮,水滸中的人氣選手,相貌、家世、武藝和箭術,那都是一等一的英才!
只可惜,太過於忠誠宋江,最後居然為了宋江吊死,讓人唏噓不已!
不得不說,自己的運氣還是不錯的,接連召喚,出現的都是英才!
雖然有很多人說,水滸之中的一群賊寇,怎麼能夠和三國群英相比?
但,話雖如此,水滸之中的好漢,也有他們的可取之處!
至少,在水滸之中,這群人也都是天上星斗降世,平定四大賊寇,大敗契丹,有這樣的屬性面板,也是實打實的戰績!
即便水滸中,頂級猛將、謀臣很少,可一流猛將數量很多,不提樑山之中五虎上將、八彪騎,單單方臘、田虎、王慶手下,就有不少能人!
這些人,雖然比不得當世頂尖名將,但實力也一樣不容小覷,坐鎮一郡,還是綽綽有餘的!
接連得到三位英才,張羽也是來到了壺關縣衙內!
很快,林沖來報,說是因為黃巾軍聲勢浩大,張羽治軍、安民有方,又有三位大才來投!
聽了林沖這話,張羽面露喜色,等待著關勝、花榮和時遷的到來!
當這三人聯袂而來,見到張羽之後,也是齊齊拜倒!
“我等因仰慕大帥威名,特地來投!”
“在下關勝,河東解良人,因看不慣上官欺壓百姓,一怒之下將其斬殺,被朝廷通緝,某家自詡武藝過人,聽聞大帥招賢納士,特來相投!”
聽到關勝的自白,張羽也是笑著來到他身前,有些好奇的道!
“河東解良人?不知道,那關羽是你何人?”
雖然,如今關羽並未揚名,但因為關勝本身就是關羽後人,再加上此次出世,他的出身地也是河東解良!
張羽也不由得好奇,便有了此問!
聽到張羽這話,關勝也是臉色一喜!
“大帥認識我族兄?”
“得,這是從子孫變成了族弟,還一樣都是關家人啊!”
心中呢喃一句,張羽也是笑著道!
“倒也聽聞過,河東解良關氏兄弟怒殺上官一事,今壯士來投,我軍如虎添翼,先入我親軍,立功後,再執掌一軍!”
見張羽這麼說,關勝也是面露喜色,當即拜謝道!
“多謝主公看重,勝必肝腦塗地,以拜謝主公之恩!”
收下了關勝後,張羽也是把目光看向花榮,這位的顏值著實不錯,就是武藝方面,算不得頂尖,否則又是一個趙雲般的人氣選手!
“在下花榮,本是雁門一曲長,因看不慣這些貪官汙吏,面對外敵不敢出戰,反資敵之舉,怒而辭官!”
“今聽聞大帥在此招賢納士,要反了這大漢朝,在下願助一臂之力,只求大帥,能在拿下幷州後,為幷州百姓計,驅逐外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