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裡,七位考官居中一字排開,神色嚴肅地看著剛剛走進來的考生。
現在是下午兩點,按照常理,經過一連兩天節奏緊湊的面試工作,難免會讓考官們的精神懈怠,狀態下滑,從而對後面考生的得分產生不利影響。
然而出乎梁惟石意料的是,在場每一位考官的精神狀態都十分飽滿,一道道目光彷彿聚光燈一般,唰唰唰唰地照在了他的身上。
梁惟石餘光一掃,就發現了其中原委——考官後排的椅子上,正坐著幾個氣場強大的男女‘觀眾’。
不用說,一定是市裡領導過來視察了。
否則身為主考官的縣委辦主任劉運生,不會擺出這種正襟危坐正氣凜然正經八百的姿態。
“各位考官下午好。我是十七號考生。”
梁惟石中規中矩地問了好,並在聽到‘考生請坐’之後禮貌地回了句‘謝謝’,才穩穩坐下。
無論男女,幾乎每個人都會對自己的第一次刻骨銘心。
梁惟石也不例外。
他在落選之後曾不只一次地去回想、覆盤面試時的場景,時至今日,那四道面試題目依然清晰地刻在他的腦海深處。
實事求是地說,2000年初公考面試,尤其是市縣一級的面試難度與後來相比並不算高,不但清一色採用結構化面試方式,而且題目類型相對固定,有跡可尋。
就比如面試第一題,基本就是白送,問的是對所報考崗位工作的瞭解,並讓考生簡單回答,在入職後該如何做好本職工作。
梁惟石本打算隨意敷衍幾句就趕緊回家,因為他身體有些不適,尤其肩膀特別酸,那是即將揹負一個商業帝國的前期症狀!
他是真不想在面試這種小事情上浪費時間。
然而……當他看到坐在旁聽席的十六號考生之後,立刻就改變了主意。
能不能考上縣委辦對他不重要,但是不讓余文宏這個王八蛋考上縣委辦對他來說很重要!
就說上輩子他落難的時候,這個王八蛋可沒少落井下石,包括他後來被調到警犬訓練基地坐冷板凳,都是余文宏暗中使的壞。
有仇不報非君子!
如今報仇機會就在眼前,他又怎麼可能放過?
梁惟石腦中閃念,張口就答。
先是言簡意賅地闡明瞭崗位職責一二三四五,然後就如何做好本職工作的問題,他只回答了十六個字——‘認真做事,踏實做人,循規蹈矩,謹言慎行。’
嗬,這個考生有點兒意思!
考場裡,不僅考官們心中一動,甚至連坐在後面的市領導都微微點了點頭。
經常參加面試的小夥伴們應該都知道,面試答題並不是說得越多越好,能用精煉的言語準確概括、總結出相關要點,才是得高分的關鍵。
除此之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儀表、氣質和言談舉止方面構成的印象分。
哪怕是存著挑刺的心思,劉運生都不得不承認,這個十七號考生的綜合表現實在是太出色了!
“在工作當中,你的一個同事工作能力也許不如你,但卻憑著圓滑的處世方式,贏得了領導的看重,對此你有什麼想法?”
劉運生清了清嗓子,繼續提問。
與剛才相比,這道用於考察如何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的第二題就顯得十分棘手了,尤其對初出茅廬的菜鳥而言,一不小心就會踩中裡面的陷阱。
上一世的梁惟石絞盡腦汁,最後給出了一個‘不管別人怎麼樣,我只堅持做我自己’之類的回答。
算不上全錯,但肯定是沒get到真正的答題點。
而標準答案,應該是梁惟石現在所回答的——
“首先,我認為圓滑的處世方式,也是工作能力的一種,我們必須承認,無論生活還是工作,很多時候採取靈活變通的方式,往往有助於一些問題的圓滿解決;
其次,我並不認為單位領導對這位同事的看重,僅僅是基於其處事圓滑這一方面,除此之外,這位同事也應該具備過人的業務素質和其他長處;
所以,承認別人優秀很難嗎?
做為一名黨員,一名公務員,只有敢於正視自己的不足,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時刻保持廣闊的心胸,才能不斷的成長和進步。”
聽到這樣一個近乎教科書式的回答,主考官劉運生臉上難掩驚訝之色,其餘考官也不禁為之動容。
更別說坐在旁聽席等待公佈成績的余文宏,心裡簡直握了個大草。
他原以為自己已經天下無敵了,卻沒想到有人比他還勇猛。
這是哪裡殺出的程咬金?
難道對方也和他一樣提前弄到了面試考題?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他早打聽過了,和他一同進面的兩個,家境都很一般,根本沒什麼背景。
余文宏下意識地將目光望向劉運生,心說就看你的了劉叔,你可千萬千萬別掉鏈子啊!
這個傢伙是筆試第一名,筆試成績足足超過他八分,如果不能實現在面試環節的大比分反超,那他就只能眼睜睜看著煮熟的鴨子唰地一下飛走了。
劉運生和另外兩名考官都感到了一種沉重的壓力,畢竟飯也吃了,錢也收了,今天要是沒能把余文宏推上去,他們該怎麼向餘家人解釋,又怎麼向葛副市長交待?
市委趙書記和市委組織部的沈部長就在後面看著,他就算有刁難十七號考生的心思,也不敢做的太明顯啊!
劉運生憂心忡忡,卻又不得不打起精神繼續說道:“十分遺憾,通過你剛才的答題表現,我們一致認為,你沒有達到錄用的標準。現在你可以離開了!”
主考官的神情冷冽,語氣嚴肅,完全看不出一絲表演的痕跡。
但梁惟石卻心知肚明,這其實是面試的第三題,考驗的就是考生臨場應變能力。
還別說,上一世還真有不少考生被唬住了,心態爆炸之餘起身就走,結果就是既丟人又丟分。
此刻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保持冷靜問明情況,而考官自然就會說明這只是一個測試,讓考生無需緊張,繼續進行面試。
劉運生緊緊盯著年輕考生的眼睛,於無形之中施加壓力,意圖影響對方的情緒,打亂對方的陣腳,迫使對方做出錯誤的選擇。
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
對劉運生和余文宏來說,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這個考生一直沒開口。
壞消息是這個考生也沒打算走。
又過了幾秒鐘,劉運生眼見對方似乎要張嘴說話,立刻搶先一步繼續施壓,冷言冷語地問道:“十七號考生,你為什麼還不離場?”
坐在後排的市委組織部長沈晴嵐,聞言不禁微皺了下眉頭。
她覺得這個追問,有些多餘了。
但轉念一想,劉運生作為主考官,在不影響面試主題的前提下,根據考生的實際表現追加提問,也在權限之中。
就看十七號考生如何應對了。
遲遲沒有開口,難道被嚇住了?
恰在此刻,她聽見了十七號考生謙虛而又不失自信的回答。
“我覺得,我還能再搶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