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小乞丐突然喊了一聲。
娘?
顧小溪愣了一下,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小乞丐跑了。
小乞丐跑了沒多遠,拉住一個老頭的手,兩人消失在人群中。
顧小溪沒有多做停留,現在娘跟著,她不好去找他們。
不過她猜想這兩個乞丐多半就住在鎮上,等下次來的時候,她去好好找找,今天這人情可不小。
她轉身把娘接上,母女倆在鎮上逛逛。
今兒賣了五十文錢,柴氏原本想攢著這些錢還賬,想著家裡的米缸快見底了,便是去了米鋪。
顧小溪問了問價格,糙米八文,細糧十二文,娘今兒就賣了五十文,難怪捨不得坐牛車,這錢太難掙了。
柴氏買了五斤糙米,花了四十文,剩下十文暖暖口袋。
顧小溪看了一眼,像娘這樣買幾斤糧食大有人在,小二們似乎習以為常,要多少就稱多少?
“哎,這年頭錢不頂花啊!”柴氏把糧食塞到揹簍,感慨地走了出去。
顧小溪讓小二另外稱了二十斤粗糧放到揹簍,這才追了出去。
從米鋪出來,她去了一趟藥鋪,打聽一下藥鋪收什麼藥材,藥材的價格。
柴氏不懂這些,可是,看到女兒好像很懂,一臉微笑陪著。
等從藥鋪出來之後,兩人來到大街上。
此時也快中午,早上沒吃,兩人早就餓了,看到旁邊的餛飩攤,柴氏忍不住咽口水。
“娘,餓了吧!我也許久沒吃餛飩了,我們吃碗餛飩吧!”顧小溪也餓了,拉著娘去餛飩攤坐下。
柴氏見女兒想吃,笑眯眯地說道:“行,你想吃就吃,還有十文錢呢!”
顧小溪問了攤主,攤主告訴她,小碗八文,大碗十文。
一聽這個價錢,柴氏忍不住皺眉頭,不過,即便是覺得貴,還是沒吭聲。
“給我來兩碗大的。”顧小溪喊了一聲。
“不不不,娘不餓,娘……”柴氏後面的話都沒說出來,肚子叫得更大聲起來。
“娘,女兒手上有錢,也能掙錢。”顧小溪拍拍孃的手,扭頭朝攤主點點頭。
攤主見狀這才去煮餛飩。
餛飩攤上的人不少,因為餛飩裡是真的能吃到肉,味道還挺好。
不多時,兩碗熱氣騰騰的大餛飩端上桌子,柴氏看著餛飩發起了呆。
“娘,吃吧,趁熱才好吃。”顧小溪把勺子塞到孃的手裡。
柴氏回過神來四周看看,隨後低聲說道:“一會吃了,你先走。”
顧小溪……
娘難道還想吃霸王餐?
不!
娘是不相信她手裡真的有錢。
為了能讓娘安心吃餛飩,她起身先把二十文錢給了攤主。
看到女兒真的給了錢,柴氏眼眶一下就紅了。
她拿起勺子一口一口地吃著,眼淚掉到了碗裡都沒意識到。
“娘,您這是怎麼了?吃個餛飩怎麼還哭了?”顧小溪給娘擦擦眼淚。
柴氏淚中帶笑地說道:“我,我閨女真的長大了,知道心疼娘了。”
顧小溪看著娘,很快從記憶中得知。
原主從小到大,在家的時候問娘要錢買頭花,買衣裳,出嫁問娘要錢貼補那個渣男。
從小到大,那是一條帕子都不曾送給親孃,更別說讓娘多吃幾口肉,有肉也都進了她的嘴。
“娘,女兒要掙大錢,讓您和爹過上好日子。”她忍不住說出了對孃的許諾。
嗯嗯嗯!
柴氏猛然點頭,拿起勺子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
大碗的餛飩量還是挺足的,可,吃完一碗,柴氏又讓給盛了一碗熱湯。
“娘,要不您再吃上一碗?”顧小溪擔心娘為她省銀子。
“不不不,娘夠了,只是喜歡喝這骨頭湯罷了。”柴氏這點還真沒說謊。
顧小溪見娘笑得開心,不像是說謊也就沒有堅持,不過,這家的餛飩是真的好吃,下次帶兩個孩子來鎮上,一定要來吃。
吃過午飯,兩人揹著揹簍往回走,走到鎮子口的時候,看到牛車停在那。
顧小溪真不想走了,拉著娘要往牛車走,被娘硬生生給拽了回來。
“這可不行,如果讓村裡人知道我們有錢坐牛車,回去就麻煩了。”柴氏的心思也不少。
好吧!
顧小溪暫時只能聽孃的。
畢竟一百多兩的饑荒不少,她雖然現在加起來有一百兩,也不可能都拿出去,得趕緊找法子掙錢才行。
如此,母女倆揹著揹簍快步往回走。
回來不用趕路,所以,一路走走停停,大概一個時辰也到了村子裡。
兩人剛剛進村,有嬸子上前打聽。
“顧和家的,這是去鎮上了吧?”
“是咧,這幾天弄了些山貨,賣了換點糧食,缸子都見底嘍。”柴氏說完還拿下揹簍,讓那嬸子看看。
顧小溪看到這一幕,慶幸之前沒把糧食都放到一個揹簍。
他們家欠的錢太多,人也太多,所以村民們都盯著。
而且,這個村子比較雜,不止顧姓,還有姓羅的,姓馬的,以及姓張的。
人多就亂,哪裡都一樣。
加上他們家左右兩邊住的都是八卦選手,做什麼村裡人都知道。
看來以後有錢了,要麼儘快搬離這個鬼地方,要麼換個地方蓋房子才行。
那嬸子看著不多的糧食,又用奇怪的眼神打量起了顧小溪。
“小溪啊,你這打算什麼時候說人家啊?”
顧小溪……
真想問候這人十八代祖宗。
不等顧小溪說話,柴氏開了口:“我都不擔心,你操個什麼心,你家大丫不是還沒嫁出去嗎?”
那嬸子聽到這話翻了個白眼,癟了癟嘴說道:“那哪能比啊?我家大丫可是黃花大閨女,小溪都生孩子了,而且生的還是兩個丫頭片子,嘖嘖嘖,這要找婆家,還真不容易啊!”
“兩丫頭片子又如何?你不是丫頭片子長大的?”柴氏生氣地瞪了那嬸子一眼,拉著女兒就往前走。
哈哈哈……
旁邊看熱鬧的村民都笑了起來,那嬸子衝著那些村民罵罵咧咧起來。
走了一段,柴氏開口安慰女兒:“村子裡的長舌婦太多,不管說什麼你都別往心裡去,這些人是鹹吃蘿蔔淡操心,太閒!”
“娘,我又不傻!”顧小溪覺得自己的臉皮有時候還是挺厚的。
母女倆還沒走到家,不遠處有村民揹著個孩子哭喊著朝這邊奔跑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