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午飯,趙小玉照例回屋睡午覺,一點沒因為賣豬這麼大的事情擔憂。
趙大柱卻睡不著了,一會擔心趙小玉受氣,一會擔心秦霄動手傷了小玉,一會又擔心趙小玉受不得委屈再想不開。
總之就是捨不得趙小玉去秦家道歉。
崔氏也擔心,她擔心秦家不收小玉的豬。
至於被罵幾句,崔氏覺得趙小玉受得住,畢竟這幾年在王家,王婆子對趙小玉時常罵罵咧咧的,小玉都受著也沒怎麼遭。
她不理會大柱,上午去山裡挖筍累壞了,她翻個身背對著趙大柱睡著了。
趙小玉睡醒後,先將三柱四柱喊到跟前,“你倆去看看秦家嬸子在不在家?打聽打聽她一般都什麼時候出門還有秦霄什麼時候去鎮裡送豬肉?”
二人應了一聲便跑了出去。
大柱、二柱聽到動靜也過來了,大柱還想再勸勸趙小玉。
崔氏卻搶先開口,她不放心的囑咐,“大柱二柱你們可得護好小玉,秦家要是說難聽的,你們就回來,總會有別的法子的。”崔氏說著還是不放心,“要不,我還是和你們一起去吧。”
“娘,哪能讓你跟著去受氣,再說我且不去呢。”
趙小玉忙攔住崔氏,這道歉也是講究技巧的,哪能愣頭青似的直接上門,那不是找罵嗎?
趙小玉計劃趁秦霄不在家時,找好說話的秦霄她娘孫珍下手,只要孫氏原諒她了,秦霄這個大孝子多半會聽她孃的話,這事也就好辦了。
所以剛剛她才讓三柱和四柱去打聽孫氏和秦霄的動向。
大柱和崔氏聽了趙小玉的想法直點頭,崔氏忙說:“還是小妹想得周到。當年秦霄用鞭子抽你,還是她娘攔住的。”
趙小玉想起當年原主幹的那些破事兒也很無奈,不過她可不打算為原主贖罪,她只管照顧好自己和趙家人便好,其他一概她都不打算理會。
今日登門道歉也是為了一家人能有肉吃,有錢花。
沒一會兒功夫,三柱和四柱便跑了回來,三柱雙手扶著腿氣喘吁吁的說:“秦霄都是早上去鎮上送肉,這會已經回來了。嬸子在家呢,她一般都不出門。”
趙小玉聽後,心想事緩則圓,也不記在一時半刻,於是說:“那就明日一早秦霄出門後咱們再去,這豬多養幾日也沒什麼。”
大家都覺得趙小玉考慮的周到,自覺的聽從趙小玉的安排行事。
此事商定後,趙小玉將兩個大鵝蛋裝到籃子裡,打算明早帶著鵝蛋去找秦家,畢竟空手登門道歉也太沒誠意了。
—–
第二日一早,潛伏的三柱在看到秦霄趕著馬車出門送貨後,便急衝衝地跑回家給趙小玉報信。
趙小玉迷糊糊的被叫醒,看著外面還未大亮的天色,心裡明白秦霄這是要趕在市集開市前將肉送到肉鋪。
趙小玉不敢在耽擱,她要趕在秦霄回來之前將豬賣了。
因為印象中秦霄可不是個好說話的。
趙小玉一邊穿衣一邊喊:“大哥大嫂,咱們趕緊去吧。”
錢氏聽到喊聲便立即起身,她做夢都想吃一口豬肉,因此十分積極。
這時候天才剛剛亮。
幾人一起朝著山腳下的秦家走去。
來到秦家,趙小玉看著秦家的青磚瓦房,不禁羨慕起來,雙眼亮晶晶的四處打量。
這時候,一個十一二歲的小男孩冷著臉走了過來,不客氣的問:“趙小玉你來幹什麼?”
趙小玉愣了一下,而後反應過來,面前的小男孩是秦霄的弟弟秦瑾。
趙小玉扯起唇角笑著,心裡將秦瑾估量一番,這孩子年紀不大敵意倒是挺大。
趙小玉試探的問:“你娘在家嗎?我來道歉也來賣豬。”
秦瑾冷哼一聲,趙小玉被王秀才退親的事兒鬧得沸沸揚揚的,如同她當年逼大哥退親一樣鬧得人盡皆知。
不知廉恥。
秦霄早就料定趙小玉會來賣豬,所以事先安排他在家門口守著,不讓趙小玉鑽空子見到她娘。
趙小玉見秦瑾滿臉戒備的樣子,突然就明白了,秦霄這是還記恨她呢,跟著防著她。
不過,這也變相的說明孫氏一定會原諒她,還會讓秦霄收了她的豬,所以秦霄才這麼防備她。
趙小玉想明白其中緣由,突然大喊起來,“嬸子,我是小玉,我來道歉了,您出來見見我吧。嬸子……”
趙小玉不管不顧的大喊,絲毫不在乎臉面。
崔氏見狀,也跟著喊了起來。
秦瑾氣的直跳腳,“你閉嘴,你快閉嘴……”
他一邊喊著一邊要上前拉趙小玉。二柱見狀忙上前一把抱住秦瑾,二柱長得高大力氣也大,秦瑾使命掙著也掙不脫。
孫氏在屋裡聽到了,她早已不記恨趙小玉了。
當年,她們一家被婆家攆出來,住著茅草屋有上頓沒下頓的,小玉要退親也是情理之中。
她當時擔心秦霄以後說不上媳婦便不肯退親,這才惹惱了趙小玉來找她對質。
冤家宜解不宜結,趁此機會化解恩怨也是好的。
孫氏想著便來到院中開院門。
院門剛打開一個縫,趙小玉便一個箭步鑽了進去,上前拉住孫氏的雙手,神情懇切的急急地說:“嬸子,當年是我不懂事,如今我也遭報應了,您大人有大量就讓收了我家的豬吧。我賣豬也是為了貼補家裡,我爹孃哥嫂這些年都跟著我受了許多罪。”
趙小玉自知自己是在偷換概念,原主在王家受罪被王秀才休棄說白了和孫氏沒半點關係,也抵消不了原主對孫氏的傷害。
可是不這麼說,要怎麼求得孫氏的原諒。
孫氏被趙小玉一頓搶白反倒懵了,她沒想到趙小玉會這麼直白的道歉。
印象中的小玉嘴笨話少,只有吵架時那股被慣壞的蠻不講理的混勁兒才宣洩出來。
趙小玉說完見孫氏不說話,直接將兩個鵝蛋塞到孫氏懷裡,急切的說:“這兩個鵝蛋給嬸子補身子吧。”
孫氏趕忙推脫,“使不得,哪裡能白要你的東西。”
“這不是讓嬸子幫忙收了我養的豬嗎?我辛苦養了大半年呢。”
孫氏本就打算讓兒子收了趙小玉的豬,順勢答應下來,“行,不過這鵝蛋我不能要。”
“嬸子你答應了?那我這就把豬趕過來。”趙小玉雀躍的回身大喊,“大哥,快去把咱家的豬趕過來,嬸子說她收了。”
大柱高興的應著,“好勒,我這就回去。”
秦瑾在院門外聽了,又氣又急,更加怨恨起趙小玉。
當年,趙小玉嫌棄他家窮非要和大哥退親,說家裡房上都長草了註定是絕戶的一家,那麼多難聽的話,他可都記得呢。
秦瑾雙眼通紅,好似下一刻就要噴出火來。
趙小玉尷尬的乾笑了兩聲,不再看秦瑾,拉著孫氏說話,“嬸子,這活豬太大怎麼稱重?”
孫氏解釋,“不用上稱稱,我們家都用那個繩子量身長和身寬。”
孫氏說著話拿出那個打著結的繩子。
趙小玉接過繩子端詳。
一旁的秦瑾黑著小臉嘲諷,“你這是擔心我家佔你便宜,我勸你趁早回去,免得後面又來胡攪蠻纏。”
孫氏忙喝止兒子,“瑾哥不要胡說,小玉不是那個意思。”
“就是,嬸子肯收我的豬,我是打心裡感激的,日後養了豬還要來找嬸子收的,這是互惠互利的好事。”趙小玉解釋著,不過心裡卻琢磨養豬太累人了,三柱四柱整日上山打豬草累得都不長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