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四年,九月中旬,唐縣。
此時的唐縣,街巷間瀰漫著一股壓抑沉悶的氣息。
街邊的店鋪大多半掩著門,寥寥無幾的行人也是腳步匆匆,神色間滿是疲憊與憂慮。
風帶著絲絲涼意,捲動著地上的枯枝敗葉,沙沙作響,更添幾分蕭索。
當今唐縣縣令王啟武,被唐縣百姓稱作王扒皮,私下裡更是有人咬牙切齒地叫他老王八。
自他走馬上任以來,唐縣百姓便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近些年來,各地天災人禍仿若約好了一般,接踵而至。
農田裡,莊稼在旱災、蝗災的輪番肆虐下,收成一年比一年差,糧食價格更是如同脫韁的野馬,一路飆升。
鄉村的農民們生活艱難困苦,縣城裡的百姓日子也沒好到哪兒去。
隨著經濟普遍不好,工作機會銳減,家家戶戶都為了餬口發愁。
不知有多少人,在無奈與絕望中,只能忍痛賣掉賴以生存的農田,或是家中僅有的幾件值錢家當,只為換取那能救命的糧食。
更有甚者,為了活下去,不得不讓妻女賣身換糧,苟活於世。
在這般民不聊生的艱難時刻,王啟武卻全然不顧百姓死活。
他非但沒有將心思放在賑災救民上,反而與當地士紳狼狽為奸,趁火打劫,大肆以低價強購百姓手中的土地。
士紳是什麼?
有科舉功名但未出仕的候補官員、有從崗位上退休的官員、還有在地方上有財有勢,且在地方事務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人。
簡而言之,要麼是當官的,要麼是當過官的,要麼是等待著當官的。
普通商人哪怕是再有錢,也沒有資格稱之為士紳。
所以對官員而言,士紳是自己人,商人可不是。
若是普通百姓自願出售土地,那自然是遂了他們的願。
可要是碰上不願賣地的人。
呵呵,他們的手段多得很,有的是辦法整治這些不識趣的百姓。
正是憑藉這出眾的能力,王啟武在唐縣混得風生水起,得到很多士紳的青睞。
日上三竿,陽光透過雕花窗戶,灑在王啟武的臥房內。
王啟武正愜意地摟著自己的第八房小妾。
這小妾年方十五,恰是豆蔻年華,模樣生得極為標緻。
只見她面若三月盛開的桃花,粉嫩嬌豔,雙眸恰似盈盈秋水,顧盼生輝。
反觀王啟武,身材肥胖得像座小山,挺著個圓滾滾的大肚子,那體型,足足比身旁的小妾大了三倍有餘。
他臉蛋微微有些圓,乍一看,倒有幾分彌勒佛的模樣。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門外傳來。
伴隨著腳步聲的,是師爺那帶著幾分慌張的急促吶喊:“大人,大人,出事了,出大事了。”
聽到門外這急切的呼喊,王啟武眉頭瞬間擰成了個疙瘩,極不情願地從床上慢慢爬了起來。
他連外衣都沒顧得上穿,只穿著一身中衣,便大步朝著臥室門走去。
“吱呀”一聲,他猛地打開門。
卻見門外站著一位身材矮胖的中年人,正是他的師爺。
王啟武臉色瞬間陰沉得好似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板著臉,惡狠狠地罵道:“混賬東西,你最好真有天大的事,不然,老爺我今天定饒不了你。”
說罷,他雙眼圓睜,怒視著師爺,那看似肥碩笨拙的身體,此刻竟散發出一種仿若棕熊般的強大氣勢,壓得師爺都不敢抬頭直視他的眼睛。
這正是王啟武在官場混得風生水起的秘訣之一。
他天賦異稟,自幼便痴迷於習武,多年的苦練,讓他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尤其擅長棍法。
他手中那根青銅棍,威力驚人,足以開碑裂石。
尋常人在他面前,連一招都難以接住。
也正是憑藉這一身強大的武藝,王啟武每到一處任職,都能迅速震懾住當地的小吏,讓他們不敢違抗自己的命令,從而輕而易舉地掌控當地局勢。
師爺跟在王啟武身邊已久,對他這火爆脾氣早已經習以為常,面對王啟武的訓斥,他心裡早有準備。
只見他趕忙上前一步,微微弓著身子,急切地解釋道:“大人,小方村的鄉勇傳來消息,說是在小方村附近發現了一夥流寇。”
“這夥流寇大概有兩百多人,一個個衣衫襤褸,手裡拿著長矛、大刀,還有些人舉著盾牌。”
“那些人正在四處打聽唐縣的位置,依小人看,九成是衝著咱們唐縣來的。”
說到這兒,師爺臉上的焦急瞬間化作了一抹諂媚的笑容,他躬身下拜,滿臉堆笑道:“恭喜大人,賀喜大人吶,大人的機會來了。”
王啟武原本還陰沉著的臉,聽到這話,先是愣了一下,緊接著綻開了一個大大的笑容。
他哈哈大笑起來,一邊笑,一邊激動地說道:“好,好啊,老爺我的機會終於來了。”
不同於那些膽小怕事的一般官員,王啟武身懷不俗武藝,平日裡對那些流寇,非但沒有絲毫畏懼,反而常常暗自感嘆自己沒能在陝北任職。
在他心裡,若是自己到了陝北,對付那些流寇,還不是如同探囊取物,手到擒來。
他深知,一旦立下這樣的功績,升官發財指日可待。
所以王啟武一直眼巴巴地盼著南陽府,或者附近哪個地方能出點亂子。
對別人來說,這是禍亂的根源,可在他眼裡,這分明就是通往榮華富貴的登天之路。
此時終於等到機會,王啟武興奮得滿臉通紅。
他大步走出房門,扯著嗓子喊道:“快,快給我備馬,把方巡檢給我叫來,本官要親自去討伐這夥流寇。”
“老爺,衣服,衣服,您還沒有穿衣服吶。”
小妾見王啟武這般急匆匆地往外跑,趕忙隨手抓了件外套披在自己身上,又拿起王啟武的官服,小跑著追了上去。
半個時辰後,王啟武與唐縣巡檢帶著兩百多衙役,捕快,鄉勇向著小方村而去。
小方村位於唐縣西北二十里左右。
為了防止流寇逃跑,王啟武快馬加鞭,那叫一個著急。
甚至連唐縣的衙役捕快們,都忍不住感嘆。
縣令真是一個狠人啊。
與此同時,發出這般感慨的,又何止是這些衙役呢。
日上正午,秋日的陽光暖暖地灑在大地上,給世間萬物都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小方村附近。
聖教軍暫時駐紮於村外的樹林旁。
此時,營地裡一片忙碌景象,眾人紛紛生火做飯。
從方家屯到小方村,足有四十多里的路程。
一路上,聖教軍又收編了三千多流民,以及附近的窮苦人,人數已經突破三萬。
三萬人聚在一起生火做飯,那場面,著實壯觀。
裊裊炊煙,從密密麻麻的灶臺上緩緩升起,仿若一片雲霧,籠罩著整個營地。
在這偌大的營地裡,有兩個帳篷格外顯眼。
其中一個,正是楊奇偉的休息之處。
帳篷很大,足有二十多個平方米。
這帳篷,是楊奇偉從系統商城精心挑選的豪華露營帳篷。
彼時,楊奇偉正坐在營帳裡,手中捧著一碗剛煮好的熱氣騰騰的麵條。
他剛要吃,卻聽到帳外傳來一陣腳步聲。
緊接著,一名探子撩開帳篷門簾,快步走了進來,稟報著從唐縣來的最新情報。
楊奇偉詫異道:“什麼,你說唐縣縣令帶著兩百多人衝咱們來了!”
說到這裡,楊奇偉的表情變得有些怪異,那眼神里,既有不敢置信的驚愕,又滿是疑惑。
兩百多人?
他到底哪來的勇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