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邊,幾隻麻雀撲稜稜地飛進草垛裡,酣睡的老貓猛然竄出來。
前方一個肩頭斜挎硬弓的男人正站在原地抖落靴子上的積雪。
葉小漁的一聲 “駕” 引得男人轉過身來。
“大叔,這裡是稻香村嗎?”
“是啊,姑娘是要找人嗎?”
葉小漁一笑:“請問趙里正家住在哪?”
男人看著眼前的小姑娘,臉蛋紅撲撲的,眉毛和睫毛上結了一層霜花。
於是指向不遠處:“你沿著小道往前走,約莫一里地就能瞧見一棵老松樹,岔路的第一戶就是他家了……”
葉小漁愉悅地道了謝:“大叔要去哪,我捎你一程吧。”
男人憨厚地笑笑:“不用了,我馬上就到家了,路窄,姑娘小心著點。”
遠遠就能看見趙里正家的煙囪冒著白煙。
葉小漁將騾車停靠在小路一邊,裹著半舊的青布棉袍自行躍下車轅。
葉小溏垂眸不語,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袖中藏著的九連環,銀器相擊發出細微清響。
大門是敞開的,院子裡溜達著幾隻瘦不拉幾的小雞崽。
兩個小孩在柴禾垛邊上玩鬧。
葉小漁輕聲喊了一嗓子:“請問趙里正在家嗎?”
七八歲的男孩率先跑過來:“你是誰,找我阿爺幹嘛?”
葉小漁一愣,這小孩的語氣有些不善。
“我姓葉,你阿爺是叫趙銀嗎?”
五六歲的女孩隨後跟來,轉身朝屋裡喊著:“阿爺,有人找你。”
房門開了,帶出一團白色的霧氣。
四十多歲的胖男人眯著眼走過來。
“請問你是?”
“您就是趙里正吧?我是葉小瀾的二妹葉小漁。”
胖男人一怔,臉上的神情有些難以言說。
隨即,笑意堆上他眼角的褶皺。
“貴客啊,快裡面請,外面太冷了…… 老婆子,燒點熱水,家裡來貴客了。”
裡屋傳來婦人的回話聲:“來了,來了……”
屋內還算暖和,地中間擺著炭火盆。
伴隨開門聲,趙銀的媳婦王氏端著熱水走進來。
“姑娘喝口熱水暖暖身吧……今年的天不正常,這都三月了還下雪。”
趙銀眉頭一皺,語氣顯得有些不耐煩:“真囉嗦,行了,快出去吧。”
王氏有些尷尬的走出去。
趙銀皮笑肉不笑地問:“不知葉姑娘此次前來有何貴幹呀?”
趙銀的神情與語氣讓葉小漁感到不適,態度較之前冷淡許多。
“這次回來,我打算常住稻香村……聽我大姐說,她之前購置的房產和田地都交由趙里正經管,我想有必要同您講一聲……至於戶籍的回遷手續,趙里正若不得空,我自己去鎮上辦也是可以的。”
聽聞她要常住,趙銀的神態更為詫異。
“好端端的鎮上不住,為何要住到窮鄉僻壤來?”
葉小漁淡淡說道:“大姐過世了,我這才帶著幼弟和外甥女回來稻香村。”
趙銀聽聞,猛地起身問道:“過世了?”
葉小漁抬頭看向他:“是啊,兩個多月前過世的。”
趙銀像是有些魂不守舍,嘴裡喃喃唸叨著:“怎麼這麼突然啊,好好的一個人說沒就沒了?”
好半天,他才回過神來,瞧了眼葉小漁懷裡包裹嚴實的孩子。
“你大姐去年還來過一次,將房子和田地轉在了你名下,我當時見她的氣色就不如從前那麼好。”
葉小漁沒說話,心想那個時候,葉小瀾就知道自己的身體挺不過多長時間了吧?
只見趙銀強擠出一絲笑容,態度與之前不大相同,就連聲音也柔和起來。
“按理說,那是你的房子,什麼時候回來住都是應該的,只是你回來得太突然,只怕一時半會住不進去。”
葉小漁見他說得含糊不清,就猜到還有後話等著她。
於是,也不搭話,只等著趙銀自己道出。
“咱們村上有個姓孫的寡婦,去年死了當家的,如今帶著個十幾歲的閨女,婆家容不下,連個遮風擋雨的地兒都沒有,著實可憐啊……你那房子閒著也是閒著,我就讓她們母女住進去了,還能幫你照看照看……”
原來如此,葉小漁不動聲色的問了一句:“這事我大姐知道嗎?”
趙銀的臉色越發尷尬,吞吞吐吐說道:“我想著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沒敢驚動她……你年紀小不知道,房子長時間空置也不是個事……”
“哦?”
葉小漁故意將 “哦” 字拉了老長:“想必租子錢也是由里正保管的了?”
趙銀先是一愣,隨後說道:“鄉里鄉親的,她們又是這般可憐,只是暫住,就沒收租子……”
暫住住了一年多?葉小漁還沒聽過這麼好笑的笑話。
她並非不通情達理,可他話說的就不對!
好像她這個房主不該回來,她們母女的可憐都是她一手造成似的。
趙銀忙又說道:“這樣吧,我去和孫氏說說,讓她儘快找地方搬出去……可數九寒天的,她孤兒寡母只怕一時半會找不到合適的地方……”
葉小漁有節奏地擺弄著身上的絛子,聽聞這話突然鬆了手。
“趙里正心懷村民,著實讓人感動……您若早些知會我,也不會搞成現在這麼為難……您也看見了,我家歲歲還不滿一歲,大老遠奔波到這兒,自己的房子住不進去,也是說不過去……她們確實可憐,可咱們幾個無父無母的只怕更可憐吧?”
趙銀直勾勾的看著葉小漁,大概沒料到能遇見一個這麼不好說話的主。
葉小漁很滿意他的神情,慢悠悠地起了身。
“天色不早了,我們趕了兩天一夜的路,眼下實在沒什麼力氣了……這樣吧,勞煩里正帶我們去房子看一眼。”
說完,率先走了出去,趙銀只得緊隨其後。
路上有幾個杵在大門口閒聊的婦人和趙銀打著招呼,隨後竊竊私語了幾句。
夕陽籠罩著小院,四周一圈齊腰高的籬笆,細長的木條上凝結了霜花。
老杏樹的枝椏上堆滿了積雪。
角落裡有方青石堆砌的石井,井沿上,青苔被霜雪覆蓋,只隱隱透出一抹幽綠。
房屋坐北朝南,房梁是粗壯筆直的原木,縱橫交錯,堅實牢靠。
牆體外側塗抹了一層桐油,泛著溫潤的光澤。
屋頂呈人字形,坡面平緩,鋪就了青瓦,覆了層層疊疊的茅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