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讓說實話,但這未免也太過了吧!
秦明凰眯起了眼睛,突然覺得屁股底下的帝位不那麼香了。
“就這些?”
“七七八八了吧,反正我無才無德,現在就挺好的。”
“大姐,你要是未來繼承了帝位,妹妹沒銀子花了問你要,你給不給?”
長公主:……
這是什麼要死的問題?偏偏母皇沒發話,同樣目光灼灼望著她。
老六都把爛心底的實話說了,這時候她能打官腔?
“給。”
秦昭玥點了點頭,下一位。
“三姐,你要是未來繼承了帝位,妹妹看上個男人,你同不同意給我賜婚。”
三公主:……
“賜。”
“四姐,你要是未來繼承了帝位,妹妹想吃點貢品貢酒什麼的,你送不送?”
四公主:……
“送。”
“九妹,你要是未來……算了,你那腦子還不如我,當不了當不了。”
九公主:???
秦昭玥攤了攤手,“吶,我乖乖聽話,不肖想帝位、不給幾位皇姐添堵。
將來不論她們誰當了鳳儲、接了母皇的班,想來都不會虧待我。
有吃有喝、有錢花、有男人,還不用上早朝、不用批奏摺……我費那個勁幹嘛?”
真有道理啊混蛋!
女帝無言以對,咬牙切齒。
關鍵她能夠感覺到,這些全是小六的真心話,比黃金都真!
本來所有人都在想那個位置,在這個平平無奇的午後,突然一股歪邪之風吹進了御書房,好像一切都不對了起來。
女帝胸口劇烈起伏,喘息了好一陣才緩下來。
“你就不想著輔佐輔佐鳳儲?”
“臣無才無德,輔佐不了一點兒。”
你個廢物在驕傲什麼?!
呼……呼……呼……
不氣不氣,魚尾紋連脂粉都蓋不住了,不氣不氣……
秦明凰的心情很不美麗,心底深處的一絲邪惡念頭正在飛速滋生,
“那你說說,誰堪當儲位?”
秦昭玥現在頗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意味,話都說到這兒了,乾脆也別藏著掖著,一次性搞定得了。
今天就徹底把吉祥物的人設立穩了!
“大姐行,她擅兵事,而且不是無腦莽,就是得學學內政,馭下之術糙了點。”
“三姐也行,文人氣質、素有賢名,就是格局稍微差了點,陰謀夠了、陽謀差點,鍛鍊鍛鍊也行。”
“四姐也夠用,算是能文能武,都差點意思、但勝在均衡,守成當能成就一代明君。”
“九妹……算了,不提也罷。”
老九:……
要哭嘍,再欺負我哭給你看哦!
女帝沉默。
小六的話太過直白,但還真全說到重點上了。
對三個姐姐……還有一個妹妹的認知都非常精準,一言以蔽之。
秦明凰突然發現,自己似乎對這個調皮的女兒關注太少了。
“那你自己呢?”
“我?”秦昭玥趕緊搖了搖頭,“我來不了,起不來床。我當女帝,估計天天不早朝。”
女帝:……
真的,她感覺小六說的都是真的,就……很氣!
“母皇不會生氣了吧?咱說好不秋後算賬的哦。”
“不用你提醒!”
【完了,我是不是太撒得開了,一激動把實話都禿嚕了,母皇不會給我穿小鞋吧?
不會吧,一言九鼎誒,那麼大氣的母皇陛下,應該不會吧……】
女帝差點翻白眼。
現在知道怕了?剛剛乾什麼去了!
發配邊疆是玩笑,本來是想要問責小六狠狠告誡一番。
給朝中官員下藥,還是宰相嫡子,這事兒已經越過了界限。
結果事情的發展完全出乎意料。
給裴家嫡子下藥是為了調查幕後之人,而她私心裡根本就無意儲位,就想混吃等死!
想想她往日荒誕不羈的種種,還真是符合呢。
隨心所欲、不在乎名聲,用愚蠢不堪的名聲避開了奪嫡。
這次要不是有人設計要對付她、自己又強壓逼迫,估計都不會露出真正的心思。
好得很吶!連她這個女帝都看走了眼。
無論是聽見心聲還是小六從未表露過的一面,今日帶給秦明凰的震撼實在太大。
她只能暫時將心中波瀾起伏的情緒按下,說起了正事兒。
本來把小六叫來只為訓斥,沒想著讓她參與政事,此時卻改了主意。
“三州水患告急,這些是萬民司呈上來的摺子,你們分著看看。”
長公主立時上前,將那一沓摺子接過,分發給妹妹們。
秦昭玥看著手上分到的奏摺,整個人都是懵的。
【不是?我話都說得那麼明白了,怎麼還讓我參與政事討論?
御書房奏對,這跟我一個混吃等死的廢物有什麼關係?】
抬起頭來,卻正好撞上了母皇的視線。
秦昭玥默默低下頭,算了,看看也沒啥。
她接收了原主的記憶,水患也是知道的,奏摺上彙報的正是災情。
大乾王朝,天下十二道,用的是道-州-縣的結構,此次水災覆蓋了三州十六縣。
秦昭玥現在手上這份記敘的是朱雀南道的青要州災情。
青要縣、茗煙縣、赤巖縣、翠屏縣、螺川縣,五縣之地。
其中翠屏縣被萬民司評定的受災程度為輕,因為縣中竹林眾多,緩衝了洪水之勢。
不過有一類特殊的災情,那便是竹林中的竹葉青毒蛇,據奏摺統計已超過三百人中毒。
除此之外,全是重度或者特重級災情。
拿茗煙縣來說,茶山塌方形成的“泥龍”吞沒下游村莊,裹挾的大量山石、樹根造成了極大的傷亡。
不僅如此,災民飲用混入茶鹼的洪水,造成了大範圍中毒等等。
再比如赤巖縣,鐵礦渣隨洪水形成“血砂暴”,刮擦者傷口潰爛生蛆,死傷慘重。
秦昭玥的神色沉了下來。
僅僅從文字描述和冰冷的傷亡數字就能感受到災情的恐怖、災民的水深火熱。
五位公主互相傳閱,秦昭玥腦海中大致有了此次水患的全景。
除了災情彙報之外,還有萬民司羅列的賬單,詳述了賑災所需的銀兩、物資。
見大家都放下奏摺,女帝方才開口:“賑災刻不容緩,但國庫空虛,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