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陽光透過窗戶灑在 w 市市長李永國的辦公室裡,照亮了那張寬大而整潔的辦公桌。
李永國如往常一樣,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辦公室,準備開始一天的忙碌工作。
然而,當他的目光落在辦公桌上的那份文件時,他的臉色瞬間大變,他分明記得,昨日他離開時桌面上並沒有放任何文件,門窗也是鎖好的,是誰進來過他的辦公室?
李永國拿起文件,快速瀏覽著上面的內容。文件中詳細描述了即將到來的末世景象以及一些具體的事件預測,其內容之驚人讓李永國的心猛地一沉。
他迅速冷靜下來,決定先查詢監控,找出是誰將這份文件放在這裡的。
他立刻通知安保部門,要求他們調閱辦公室的監控錄像。然而,經過一番仔細查詢,卻是毫無結果。
監控畫面中顯示沒有任何人進出過他的辦公室,彷彿這份文件是憑空出現的。
在反覆確認了監控的真實性後,安保人員對辦公室進行了痕跡檢驗,確定門窗完整,沒有撬動痕跡。
李永國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他決定親自驗證文件中提到的幾件今天將要發生的事情。
他撥通了氣象局的電話,“喂,是氣象局嗎?我是李永國,今天預計市內有沒有降水?”
氣象局的工作人員迅速查詢了相關數據,並回複道:“李市長,根據我們的預測模型,今天全市都是晴天。”
“有沒有可能出現暴雨?”李永國問道。
“空氣中的水蒸氣不足,高空沒有積雨雲,出現暴雨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好的,我知道了。”
李永國心中一緊,文件中提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今天會有一場暴雨。他掛斷電話,等待著。
下午時分,天空突然烏雲密佈,狂風大作。不一會兒,傾盆大雨從天而降,彷彿天漏了般,瞬時降水量達到歷史最大值,城市排水能力有限,好幾處地勢較低的地方開始積水,正如文件中所預測的那樣,李永國的臉色變得凝重。
但這一件事情並不足以驗證文件的準確性,畢竟天氣預報不準確是全國公認的。
緊接著,李永國打開了各大外文網站。按照文件所寫,今天下午15時3分,漂亮國前總統將會在演講過程中遭遇刺殺,殺手射出的子彈只會擦傷他的耳朵,不會造成致命傷害。
這種事情是無法掌控的,如果文件成功預測了上述事件,那麼它的可靠性將得到大幅度提升。
終於,時間來到15時3分,各網站上都很安靜,並沒有推送什麼大事件。
李永國鬆了一口氣,暗自嘲笑自己真是昏了頭了,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都相信。
他隨手刷新了一下網頁,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時間用網的人太多,網絡有點卡頓。隨著頁面逐漸加載,一行加粗加紅的震驚新聞出現在了各大網頁頭條的位置,正是漂亮國前總統遭遇刺殺的重大新聞。
標題下方甚至還配了現場圖片,特懂普高舉手臂,一側的耳朵上鮮血淋漓。
李永國目瞪口呆,這麼荒謬的事情竟然真的出現了!
他不敢再猶豫,急忙將這份文件上報至中央。
中央在接到李永國的上報後,立時召開了緊急會議。
某個秘密會議室內氣氛凝重,各部門領導和專家齊聚一堂,共同商討應對之策。
首先,對文件真實性的評估成為了會議的焦點之一。
“這份文件的來源必須儘快查清。到底是何人將其放在了 W 市市長辦公室?其目的又是什麼?”某個在新聞上經常出現的領導嚴肅地說道。
情報部門的負責人立刻表態:“我們會立刻展開調查,從監控錄像、人員排查等多個方面入手,再提取文件上的生物信息,看能不能找到匹配對象,爭取儘快找出文件的來源。”
接著,大家對李永國驗證的幾件今天將要發生的事情進行了再確認。
“這些事件的發生確實與文件中的描述完全一致,但我們不能排除巧合的可能性。”一位專家提出了疑慮。
“我們已經對驗證過程進行了反覆核實,目前可以確定這些事件並非巧合。”李永國通過視頻連線說道,“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文件中提到的其他事件也可能會陸續發生,我們必須高度重視。”
另外一個眾所周知的領導說道:“時間會驗證這份文件的真實性,我們現在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萬一事情真的發生了,而我們卻沒有準備,到時只能追悔莫及。”
這話說的很有道理,在場的人都紛紛點頭。
“文件中提到的自然災害,如暴雨、颶風、極寒、極熱等,其規模和影響範圍難以估量。我們需要儘快組織氣象、地質等專家進行深入分析,預測這些災害可能造成的影響。”一位氣象部門的領導說道。
“社會秩序的混亂也是一個重大問題。在末世景象下,人們可能會為了生存而不擇手段。我們必須提前做好治安維護和管理的準備。”公安部門的負責人補充道。
“疾病的爆發同樣不可忽視。在惡劣的環境下,疾病的傳播速度可能會極快。我們需要加強醫療衛生系統的建設和準備,確保能夠及時應對各種疾病的爆發。”衛生部門的領導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短期內,我們應該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機制,組織人員進行疏散和安置,儲備足夠的物資,組建應急救援隊伍。”
“長期來看,我們需要加大科技研發的投入,尋找應對自然災害和疾病的方法。同時,要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造,提高國家的抗災能力。”
最後,一號首長拍板定論,“各部門都立即行動起來,研究院根據文件內容加緊研究,從科學的角度給出末世出現的可能性。其他各部門配合行動,該準備的趕緊準備著,一切為了人民!”
“是,一切為了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