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此刻,他和手下謀士李儒一起坐在書房裡,沉默的思考。…….
在十八路諸侯軍中,袁紹本來就是最強的一個,現在其手下顏良文丑盡皆上榜,實力又強了幾分。
雖然河北四庭柱不如曹操上榜武將多,但顏良文丑排名很靠前,也很讓人撓頭了。
而且曹操,劉備,孫權,都有武將上榜。
此時沒辦法限制,以後好像也沒辦法限制。
想了半天,董卓還是想不到萬全之策。
當下的辦法,也就只有等了。
於是,董卓另起了一個話題。
“先生,朱儁一事,現在進展如何了?”
在一邊沉默著的李儒,見董卓終於不再沉默,連忙回覆道。
“自相國您的賢婿牛輔派遣李榷、郭汜、張濟等人帥數萬步卒,擊破朱儁,以及天下止戰之後,朱儁已經停留下關下許久,沒再有任何行動。”
“此時,李榷郭汜張濟三人,已經屯駐河南,嚴密監視朱儁,他不敢再動。”
“待到天下止戰令過去之後,就能伺機收服。”
董卓點點頭。
“好啊,好!”
“總算有一件順心事了!”
董卓感慨一聲。
那張濟的侄子張繡,也是個人才。
此間要是他能上榜。
至少自己在呂布之後,也能多一個不錯的武將。
不然雖然呂布強大,一個人征戰四方也是挺累的。
朝廷裡那些廢物,這麼多天竟然沒有一個武將上榜,董卓算是對他們失去信心了,只能從旁系裡面找一找。
緊接著,董卓又看向了身後掛著的地圖。
伸出手,在河北和淮南兩地重重的點了點。
“但殺二袁兒,則天下自服矣!”
袁紹在諸侯間的聲望很高。
袁術又雄踞淮南,兵多糧廣。
那孫權的父親孫堅,就是從袁術那裡脫出來的。
如果現在能收拾掉兩個姓袁的諸侯,天下真的會大有改觀。
董卓感嘆一句,轉身收拾準備進宮去。
他得去看看,那個小皇帝有沒有什麼異動。
袁紹那邊起來。
他必須保證皇帝這邊沒什麼動作。
不然就是腹背受敵了。
與此同時。
遠在河南屯駐的張濟,也感覺這天下越來越亂了。
他和李榷郭汜東征,算是暫時壓制住了朱儁,雙方陷入了一個很微妙的平衡。
朱儁不敢出擊,一旦他被打敗全軍覆沒,整個天下的局勢都可能發生變化。
他們也不敢貿然出手,一旦對朱儁下死手,其他諸侯沒準兒群起而攻之,他們可就是水深火熱了。
但如果朱儁和袁紹勾結,那麼這個平衡就可能被打破。
而且現在,這個可能很大。
這一切,也都是因為那金榜的出現。
想到這兒,張濟想到了自己的侄子張繡。
他也算是少年豪傑,他們武威郡張氏也是涼州豪族。
當初邊章、韓遂在涼州作亂之時,金城的麴勝襲殺祖厲長劉雋。
張繡當時為縣吏,不久就尋找機會刺殺了麴勝。
這一舉動為他樹立了很好的形象,張繡招合少年,很快成為涼州豪傑。
在張濟看來,自己侄子張繡的文韜武略,絲毫不輸顏良文丑。
這段時間,他也一直在關注。
“侄兒,不知道你能不能上那金榜。”
“如你能上那金榜,我武威張氏,也算在這亂世之中,有了一席之地。”
……
太平客棧。
張角依舊靠在太師椅上,像極了每天午後曬太陽的大爺。
荀彧郭嘉早就來了,兩人已經喝了一小會兒。
只是荀彧的臉色,好像比之前更差了。
“文若兄,這段時間很累吧。”
郭嘉倒著酒,問了一句。
荀彧輕嘆一聲。
“唉……”
“沒辦法啊,顏良文丑排名如此靠前,主公帳下雖能臣多,也不得不提防啊。”
“袁紹雖說反董,但留到最後,終究是個大問題。”
“接下來,主公那邊也還有幾個有希望能上榜,但那金榜一日不出來,主公一日不心安。”
“不僅要防備董卓,還要牽制袁紹,在多方勢力之間斡旋,事情很多啊!”
郭嘉笑笑,舉杯和荀彧碰了一下。
“袁紹有恩於民夷。”
“百姓們認同他,也是應該的。”
“但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
“手裡有良將,也未必能對天下產生多大的影響。”
聽到郭嘉的話,張角也輕輕點頭。
郭嘉對袁紹的評價,還是很中肯的。
在這亂世之中,袁紹可以算得上名豪大俠,但他多謀寡斷,想得太多,做的太少,這樣的人也確難在這樣的亂世中,一直走到最後。
郭嘉對面的荀彧,也點點頭。
“奉孝,我和主公,也都知道這一點。”
“但金榜還未出完,懸著的一顆心,那是始終也落不下來啊。”
說著,荀彧問向郭嘉。
“奉孝,你說,今天上榜的會是誰呢?”
“總不能,是那河北四庭柱僅剩的高覽吧?”
郭嘉聽聞,直接搖頭。
“上天的事,我怎麼能夠猜到?”
“況且二十四英雄豪傑,已經出了近三分之二,就算上今天還沒出的這位,也還剩下九位。”
“曹公慧眼識英雄,手下至少還有兩員虎將,在我看來絲毫不輸顏良文丑,他們二將定能上榜。”
郭嘉根本就沒猜今天上榜的是誰,順便,還安慰了荀彧一波。
而且,他也算是誇了曹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