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6章

看到朱元璋收起聖旨,朱允熥知道冊封到此為止,計劃順利。

朱允炆當不上皇太孫,接下來就是他們奪嫡。

只要爭贏了,朱允熥就能擺脫未來被養豬的命運。

這一幕不是那些文官想看到的,但他們沒辦法,沒有誰敢質疑朱元璋的決定,冊封一事只能先放下。

“皇爺爺,等一等。”

離開之前,朱允熥看向身後那兩個,手臂流血的侍衛,迎面走去,道:“你們職責所在,盡職盡責,忠勇可嘉,剛才是我不對。皇爺爺,孫兒想讓他們現在出宮,儘快看大夫療傷,可以嗎?”

剛才闖進來,揮劍傷人,大逆不道,有損他的名聲。

既然決定奪嫡,他要為剛才的衝動道歉,能挽回多少算多少。

“來人,帶他們去太醫署。”

朱元璋明白小逆孫的意思,也願意配合。

剛才那麼膽大包天,現在又能為剛才的行為負責,還想洗一洗不好的名聲。

儘管改變不了文官對他的態度,但可以增強武將對他的認同感。

朱允熥背靠的,是武將不是文官。

“跟咱回去。”

朱元璋的表情,又變得嚴肅。

朱允熥只好跟上去,心想老朱不會輕易放過自己,跟老朱回去,不知道要面對的是什麼,但他可以肯定,今天的表現已經得到老朱的認可。

他認為最嚴重的,是挨一頓打,不會有其他不好的懲罰。

“多謝陛下,多謝三皇孫殿下!”

那兩個受傷的侍衛,感激涕零地跪下磕頭。

等到朱元璋帶走了朱允熥,大殿上很快恢復安靜。

“舅舅,我們怎麼辦?”

常升問道。

“回去再說。”

藍玉尋思著說道。

現在武將當中,最能打的是藍玉。

淮西武將以藍玉為首,他們願意聽藍玉的,率先離開皇宮。

同時,他們還多了期盼。

無論如何,也要把朱允熥推上那個位置,不僅為了利益,也是為了可以活下去。

武將一走,文官隨之也離開。

朱樉他們幾個皇子,神色凝重,也要回去商量怎麼辦。

“兩位老師,如何是好?”

朱允炆感到天要塌了,頓時手忙腳亂。

剛才朱允熥把很多事情說破,狠狠打擊了他的優勢,給了他一種,朱元璋可能不會再立自己的不安。

“殿下,莫慌。”

黃子澄說道:“我們一定會幫你,陛下暫時不冊封,是想安撫藩王和武將,不代表不再選擇殿下。”

齊泰贊同道:“黃大人說得對,我們先回去想一想如何應對三皇孫殿下,有計劃了,第一時間找殿下商量,我們文官,都站在殿下這邊。”

“麻煩兩位老師了!”

朱允炆忙道。

黃子澄讓他不要慌,但很難不慌,他就是個比較膽小的人。

本來今天的冊封只是走個過場,但被朱允熥強勢破壞,落差之大,朱允炆還沒能緩過來。

黃子澄二人,隨後也走了。

朱允炆越發心亂如麻,無法冷靜,匆匆忙忙往東宮回去。

“母妃,我可能當不成皇太孫了。”

剛回去看到呂氏,朱允炆彷彿找到了主心骨,忍不住哭訴道:“朱允熥要和我搶,皇爺爺不相信我了,母妃我們怎麼辦?”

“忍住,別哭!”

呂氏早就知道,今天發生了什麼。

皇宮裡面,很多時候藏不住秘密。

呂氏收買的一些宮女太監,已經把大殿上發生的事情傳回來。

聽到朱允熥破壞冊封,朱元璋連聖旨都沒有宣讀,呂氏心裡大怒,現在後悔了,早知如此,當年就該想辦法,讓朱允熥活不到今天。

當時為了營造賢妻良母的人設,好得到朱元璋的重視,呂氏選擇把朱允熥撫養長大。

今天之前,朱允熥平平無奇,但誰也想不到今天一鳴驚人。

呂氏認為一定是朱允熥在自己眼皮底下,裝了很多年,讓她放下戒心,眼看要得到那個位置,就走出來破壞。

她比誰都要生氣,恨不得把朱允熥撕碎,悔不當初。

“現在我是太子妃,你就是嫡子,滿朝文官都支持你,那個位置註定是你的,誰也搶不走。”

呂氏看到朱允炆臉色泛白,手足無措,恨鐵不成鋼道:“慌慌張張,哭哭啼啼,以後怎麼當皇帝?回房冷靜一下,好好反省。”

“是!”

朱允炆正要回去,但想到了另外一件事,又道:“母妃,朱允熥好像知道了很多,我們那些事情。”

呂氏眼神一冷,叮囑道:“什麼我們的事情?你要記住,我們沒事,光明磊落,什麼都沒做過。”

她很肯定,朱允熥只是懷疑,拿不出任何證據。

既然沒證據,就不用怕了。

“我是太子妃,只要他還回東宮,我就能把他控制、拿捏,他能拿什麼和你奪嫡?”

呂氏語氣放緩,道:“先回去休息,我去乾清宮看看。”

作為朱允熥的繼母,呂氏認為發生了這種事情,有必要在老朱面前露一露臉,繼續維持賢妻良母的人設,順便探探口風。

——

朱允熥跟隨朱元璋,一直到了皇帝的寢宮乾清宮。

“剛才逼問咱,立你為儲君,讓咱殺了你的氣勢呢?”

朱元璋看到朱允熥和自己,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像是害怕了,道:“現在怕咱了?”

朱允熥坦然承認道:“因為孫兒知道,皇爺爺不會殺了孫兒,但有可能揍孫兒一頓,孫兒怕痛,不想捱打。”

“你那麼肯定,咱不會殺你?”朱元璋問。

今天朱允熥的表現,讓他刮目相看,像是換了個人。

以前平平無奇,並不出彩,又有呂氏干預,朱元璋經常忽略了朱允熥的存在,想來也是愧疚,都是自己孫兒,他厚此薄彼,也怪不得這逆孫能做出今天的事情。

“皇爺爺和孫兒,血濃於水,血脈相連。”

朱允熥道:“當年元末大亂,民不聊生,皇爺爺親眼看到身邊的親人一個個離去,因此很看重親情,不會手染孫兒的血。”

這話使得朱元璋沉默良久,馬皇后病逝後,還是第一次有人和他說起當年的事情,追憶往事無限感慨,對這逆孫的氣消減得差不多了。

看到老朱的表情變化,朱允熥明白這句話有用了,應該不會挨罰。

在適當的時候,和朱元璋提及血肉親情,這是很加分的。

“你這話,戳到咱的心坎裡了。”

朱元璋嘆了口氣,但還沒放下今天的事情,又道:“說吧,誰教你的?不是藍玉,難道是馮勝?那群老匹夫裡面,馮勝讀書最多,一定是他教你的,對吧?”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