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早前得了朱棣的計策,
便立刻執行起來。
他親自擬定了籌銀聖旨,以白紙黑字的形式頒發了出去,
同時,
還給陝西三邊總督孫傳庭,加封了兵部尚書頭銜,還令其督師江西、湖廣、貴州及江南、北軍務,賜尚方寶劍,並指令其儘快出潼關消滅李自成部。
安排完籌銀和軍務兩件大事之後,
朱由檢信心十足,
雖然事務繁忙,還不忘每天按時來太廟偏殿,想著向兩位祖宗稟報進展。
可這一個月時間裡,
他們三位皇帝,根本沒能湊到一塊。
朱元璋因為生病在休養,根本沒來過太廟,
朱由檢壓根沒見到過太祖爺。
而朱棣也是忙於第五次出征漠北,
時常到了約定的時辰,未能準時出現,
因此,朱由檢見到朱棣的數次,也是屈指可數,
並且他們每次見面,
朱棣都是遲到,
朱由檢又急著離開去處理緊急要務,
以至於他們兩位“大忙人”,除了短暫交流朱棣的計策執行情況,
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
去交流其他的事情,
像永樂朝之後的大明走向,朱棣還是一無所知。
終於,
當這一日見面時,
朱由檢直接給朱棣帶來了計策推進不利的消息。
“京城和地方衙門收到了籌銀的聖旨,幾乎沒有什麼動靜,”
“臣孫又讓官員們出動私下去遊說,可那些高門勳貴、富戶、地主們還是不願意出錢出力。”
“軍事上,臣孫已經給那孫傳庭最大的權限了,只想讓他儘快出擊改變戰局,”
“可據監軍稟報,他卻是一直按兵不動,對臣孫的旨意無動於衷,”
“現在京中已經開始傳聞他打算擁兵自重,甚至開始和賊寇暗中勾連。。。”朱由檢越說越慌亂了,腦海裡甚至浮現出了孫傳庭背叛自己的畫面,
畢竟他現在幾乎把一大半的兵力,都交到了孫傳庭手裡,
他的朝廷已經沒有多餘的底牌了。
朱棣聽完朱由檢詳細的敘述,終於接受了自己計策失敗的事實,
他憤怒地拍擊桌案,罵道,
“朕的計策居然會失敗?”
“這些從上到下的官員和富戶們居然如此不配合?他們到底是怎麼想的?”
“我大明倒了,對他們有什麼好處?!簡直混賬!”
“還有你!”
“你到底有沒有用心去治理天下的?”
“都當了十六年的皇帝了,竟把我大明管成這副光景?!”
朱由檢聽到朱棣的責備聲,心中萬般委屈不忿,但也只得跪地認錯,事實情況就是他已經想不出任何辦法了,除了求祖宗“保佑”。
“太宗爺恕罪!臣孫發誓這些年從未懈怠,拼盡全力地治國理政,”
“可奈何。。。是臣孫無能。”
“求祖宗再教教我!”
朱棣嘆息一聲,喃喃說道,“朕一時間之間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了。。。”
他本以為自己的計策,不敢說能完美解救危局,
但至少可以延緩局勢的潰敗,
所以,他這段時間一門心思地投入到第五次北征的籌備當中,
可現實情況,卻是狠狠地打了他的臉。
“那?”
“太祖爺可會有法子?”
“他老人家已經好久沒見了,莫不會是老天爺收起了機緣?”朱由檢訕訕地說道,
既然太宗爺已經計窮,救不了危局,
那麼應該把希望寄託在太祖爺身上,
畢竟太祖爺比大宗爺還高了一輩。
“應該不至於,要是收了機緣,你都見不到朕了,”
“根據朕的記憶,這會父皇因為大哥薨逝,生了重病應該還沒好,”
“再說,朕的辦法已經是最優解了,”
“他能有啥更好的法子?”朱棣語氣中略帶著些許不服氣。
朱由檢聞言,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失望之情,爬滿了整張臉,
難道天真的要亡我大明嗎?
“你也不要如此喪氣,”
“碰上事情,就這副樣子,成何體統?你可是堂堂一個帝王。”朱棣也對朱由檢的頹喪感到不滿,這個後世子孫除了態度恭謹,氣勢上實在太軟。
“現在朕和父皇沒有辦法,不代表別人沒有,”
“朕的第五次北征在即,各路名臣良將齊聚京城,”
“朕準備召集他們,以你的境況作假設命題,讓他們商議出一個結果,再給你回覆。”
說完,朱棣便站起身徑直向外走去。
“大宗爺英明!那臣孫明日準時來此迎候您。”朱由檢鄭重一拜,
這永樂朝人才濟濟,文有“三楊”等閣老,武有英國公等不世出的名將,
這些人傑,可不是我崇禎朝的那些庸臣能比的,
他們一定會有辦法拯救危局的。
朱由檢恢復了一些信心,站起身準備離開偏殿,
卻聽見推門聲響起,
一道微微佝僂的明黃身影,映入他的眼簾,
“太祖爺?!您可算來了?”
“您龍體痊癒了?”朱由檢再度跪地行禮道,
“起來說話吧。”朱元璋輕擺著手,
他大病初癒身體還是有些虛乏,
所以坐到了主座上,以節省體力,
“你怎麼知道咱生病了?”
“啟稟祖宗,是太宗爺說的,他老人家一直記得您的事,”
“而且根據祖宗您的實錄記載,這些時日,您的確身體抱恙,罷朝休養,”
“當然,臣孫也日夜在心裡為您祈福。”朱由檢恭敬地說著好聽話。
皇帝每日的一言一行,都會有專門的史官記錄在起居注裡,
用於載入正式的國史,
而記錄朱元璋言行的史籍,就叫《明太祖實錄》。
“你有心了。”朱元璋誇了朱由檢一句,旋即話鋒一轉開始批判朱棣,“咱不利索的事,他老四記得牢,”
“那他應該知道咱,差不多就這會恢復才是,”
“怎麼不見他的人在此迎候?”
“真是豈有此理!”
“他這是躲著咱,不想和咱說他坐上皇位,用了哪些勾當吧。”
朱由檢聞言,心中發苦,
原來太祖爺還不知道太宗爺發動靖難奪位的經過,
單單發現太宗爺做了皇帝,
太祖爺就有這麼深的怨念,
要是讓他知道具體細節,
只怕會在洪武朝就對身為燕王的太宗爺下狠手啊!
朕身為太宗爺後裔,豈不是也要跟著遭殃?!
真是造孽啊!
怕什麼,來什麼,
只聽朱元璋幽幽地說道,
“不過,他不在,你在也一樣,”
“你這後世之君,肯定知道的只多不少,”
“你來告訴咱,他老四是如何登上皇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