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供銷社已經不能滿足百姓需求,每個村裡都開了小賣店,幾乎都是從金家進貨,所以金家是鎮上數一數二的富戶。
金家奶奶去世了,爺爺金財,因腿傷很少出門,飯菜都是給他端進屋子。
公公金建國,和婆婆吳桂芬生了三個孩子,大兒子金寶,22歲,二兒子金玉,20歲,小閨女金玲,17歲。
家裡分工明確,公公進貨,金寶搬貨,婆婆和金玉金玲賣貨,姜晴雪負責做飯。
她昨夜睡得很不好,醒的也早,索性起來洗把臉,舀水,淘米煮粥。
一想到夢裡的屈辱,她就不想做飯,但老爺子對她這麼好,不能讓老人家捱餓。
這時候住的還是老房子,前屋是商店,後屋是住處,中間圍起來一個大院子,裡側院牆旁是菜地和雞窩。
挨著菜地有一口大鐵鍋,姜晴雪把洗好的米下鍋,添幾瓢水,又洗了8個雞蛋放鍋裡。
家裡7口人,以往都是煮7個,她的雞蛋要分給金寶半個,這是剛進門時婆婆立的規矩,因為婆婆也會分一半給公公。
還記得婆婆原話:“啥家庭啊這麼造?女人就應該把好的留給男人。”
現在她不願意了,所以多煮一個,老婆子有能耐就一口別吃,別想再從她這讓。
她家是山青鎮下張家村的,年前爺爺在她家正骨,住過一段日子,說她懂事,幹活麻利,要介紹給他大孫子。
金家是富戶,金寶長得又高又俊,婆婆一直以為金寶能娶個好媳婦,沒想卻娶了她這個鄉下女,她怎會看她順眼。
之前說話也會夾槍帶棒,尤其最近,明面說她好幾次了,她面子矮,每次都是臉通紅又不敢反駁,把希望寄託在懷孩子上。
現在她想明白了,自己立不起來,誰都不會把她當回事。
灶坑裡架上木頭,用火柴劃火點著引棒放進去。
過了一會兒,大米粥的香氣散發開來,她把昨天蒸的饅頭擺上蒸屜,放進鍋裡。
等粥煮好,姜晴雪把雞蛋一個一個撈上來,再把粥盛進搪瓷盆,端進屋子中間的飯廳。
金玉已經擺好桌子,從她手裡接過粥盆。
金玲取來碗筷,一碗一碗盛粥。
姜晴雪給他們一人一個雞蛋,二人先吃,吃好了去店裡換婆婆,早上來的都是來批貨的,由熟悉他們的婆婆接待。
她端著爺爺那份送進東屋,等他吃完再過來收。
金玉金玲吃飽了去換人,公公婆婆回來時 ,金寶也卸完貨了。
他和公公幹的都是力氣活,吃的也多。
三人洗過手坐過來,姜晴雪麻利的給他們盛粥,又把剝好的雞蛋放在他們碗裡。
金寶和公公看著碗裡的一個半雞蛋習以為常。
婆婆看到碗裡一整個雞蛋,撇了撇嘴,衝姜晴雪翻了個白眼,以為把雞蛋都給她,她就能看她順眼嗎?
“是你自己不吃雞蛋的,別怪我們不給你吃。”
姜晴雪沒理會,手心握著的雞蛋砰的磕在桌子上,一點一點剝開。
對面三人齊齊看她,公公和金寶很快收了目光,當看不見。
吳桂芬眯起眼睛,幽幽問道:“你多煮了一個?”
姜晴雪沒抬眼,仔細的剝著雞蛋皮,點了點頭。
吳桂芬氣的摔了筷子,夾的蘿蔔鹹菜掉在了桌面上:“真沒見過你這樣過日子的,以後還是煮7個,我不吃了都給你,嘴怎麼就饞成這樣?”
“你在家半個都吃不上,現在還嫌半個少了,過兩天好日子不知道咋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