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大地,龜裂如蛛網,一眼望去,滿目瘡痍。
赤日炎炎,炙烤著這片曾經肥沃的土地,往日里清澈的河流,此刻只剩下乾涸的河床,裸露出嶙峋的怪石,彷彿是大地張開的巨大傷口,無聲地控訴著天災的無情。田野裡,往日綠油油的莊稼早已枯黃,捲曲著葉片,如同被抽乾了水分的軀體,無力地垂著頭。空氣中瀰漫著一股焦土的氣息,熱浪滾滾,吸入鼻腔,彷彿要將人的五臟六腑都烤乾。
村莊裡,往日炊煙裊裊的景象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房屋緊閉,門可羅雀,偶爾能看到幾個面黃肌瘦的百姓,眼神空洞,步履蹣跚地在村中游蕩,如同幽靈一般。孩童的哭聲,老人的嘆息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一曲令人心碎的悲歌。往日里生機勃勃的關中,如今宛如人間煉獄,死氣沉沉。
咸陽宮,往日的威嚴與肅穆,此刻也被一層陰霾籠罩。
章臺宮內,氣氛壓抑得令人窒息。嬴政眉頭緊鎖,龍案上堆滿了來自關中各地的告急奏報,每一份奏報都如同雪片般,字裡行間充斥著絕望與哀嚎。 如同揮之不去的陰影,盤旋在嬴政的心頭。
嬴政猛地將手中的奏報摔在案上,發出沉悶的聲響,震得龍案都微微顫抖。他的聲音裡充滿了怒火,以及一絲不易察覺的焦躁。天災,不僅威脅著關中百姓的生存,更動搖著大秦的根基。民以食為天,若是百姓無糧,社稷不穩,大秦江山,亦將岌岌可危。
“ 天災已蔓延至何等地步?”嬴政的聲音低沉而威嚴,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壓迫感。
殿內群臣,皆是噤若寒蟬,無人敢輕易開口。 天災之勢,蔓延之快,範圍之廣,遠超所有人預料。關中乃大秦糧倉,若是持續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沉默在殿內蔓延,讓人感到窒息。
“說話!”嬴政怒喝一聲,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沉默,聲音如同驚雷般,震得群臣心驚膽戰。
“陛下……”一位年邁的大臣,戰戰兢兢地站了出來,聲音顫抖,“ 天災已蔓延至關中七郡,河流斷流,井泉枯竭,百姓顆粒無收,餓殍遍野……若再不加以遏制,恐將引發民變!”
民變二字,如同重錘般,狠狠敲擊在嬴政的心頭。他最擔心的,莫過於此。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若是民心盡失,大秦江山,危矣。
“可有良策?”嬴政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怒火與焦躁,目光如炬,掃視殿內群臣。
群臣再次陷入沉默,面面相覷,卻無人能夠提出有效的應對之策。旱情乃天災,非人力可抗,這是所有人心知肚明的事實。在天災面前,人力顯得如此渺小,如此無力。
“廢物!都是廢物!”嬴政怒不可遏,再次怒斥,聲音迴盪在空曠的大殿之內,震耳欲聾。群臣跪伏於地,瑟瑟發抖,無人敢出聲辯駁。
就在這時,一道清脆的聲音,打破了這令人絕望的沉寂。
“陛下,臣妾有話要說。”
蒙艾的聲音,清亮而堅定,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芒,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嬴政眉頭微皺,目光落在蒙艾身上,眼神複雜,帶著一絲疑惑,一絲期待,以及一絲……不確定。他知道蒙艾有能力,也見識過她的手段,但這乃天災,人力真的可以勝天嗎?
“說。”嬴政的聲音依舊威嚴,但語氣卻緩和了許多。
蒙艾上前一步,神色平靜,目光堅定,環視殿內群臣,聲音清朗:“啟稟陛下,關中乃天降災禍,然,天災亦可人為化解。”
“人為化解?”群臣聞言,皆是面露疑惑,甚至有人嗤之以鼻。在他們看來,蒙艾此言,無異於痴人說夢。天災面前,人力何其渺小,又豈能化解天災?
嬴政亦是眉頭緊鎖,目光緊緊盯著蒙艾,等待著她的解釋。
“關中之源,在於缺水。欲解缺水,必先引水。”蒙艾語氣沉穩,不疾不徐,“臣妾以為,當務之急,乃是興修水利,引水抗旱。”
“興修水利?引水抗旱?”群臣聞言,皆是面露不屑,有人甚至輕笑出聲。興修水利,引水抗旱,這誰人不知?誰人不曉?但這談何容易?關中水源枯竭,又從何處引水?
嬴政卻是眼神一亮,似乎想到了什麼,目光灼灼地盯著蒙艾,追問道:“如何興修水利?又如何引水抗旱?”
蒙艾微微一笑,早有預料,她從容不迫地說道:“臣妾已有所思,可效仿前人,於關中之地,修建水渠,引黃河之水,灌溉農田,解百姓之困。”
“引黃河之水?”群臣聞言,再次譁然,有人驚呼出聲:“黃河在千里之外,如何引黃河之水,灌溉關中農田?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 天災當前,刻不容緩。”蒙艾語氣堅定,不理會群臣的質疑,“臣妾願領旨,親赴災區,勘察地形,規劃水利,帶領百姓,興修水利,引水抗旱,解關中缺水之危!”
蒙艾此言一齣,殿內頓時一片譁然。群臣議論紛紛,交頭接耳,有人贊同,有人反對,爭論不休。
“ 關中之地, 環境惡劣,夫人乃千金之軀,如何能親赴險地?”一位大臣站了出來,語氣擔憂,實則暗含諷刺。
“婦人干政,已是不妥,豈能再讓夫人親赴災區,拋頭露面,成何體統?”又一位大臣站出來反對,語氣嚴厲,義正辭嚴。
“ 關中乃天災,非人力可抗,夫人縱有雄心壯志,恐也難挽狂瀾。”還有大臣搖頭嘆息,認為蒙艾此舉,不過是徒勞無功,白費力氣。
朝堂之上,再次陷入爭議之中。保守派大臣,紛紛站出來反對蒙艾的請纓,認為她婦人干政,不合禮法,又認為關中乃天災,人力難為,蒙艾此舉,不過是沽名釣譽,譁眾取寵。
嬴政靜靜地看著朝堂上的爭論,面色沉靜,眼神卻愈發堅定。他心中清楚,關中之危,迫在眉睫,朝堂之上,無人能提出有效的應對之策,唯有蒙艾,敢於挺身而出,主動請纓。
“夠了!”嬴政突然開口,聲音不大,卻瞬間壓制住了朝堂上的喧囂,所有人都噤若寒蟬,停止了爭論,目光齊刷刷地看向嬴政。
“朕意已決。”嬴政目光威嚴,掃視殿內群臣,語氣不容置疑,“准奏蒙艾之請,封蒙艾為欽差大臣,全權負責關中抗旱事宜,即刻啟程,不得有誤!”
“陛下英明!”蒙艾聞言,心中一喜,連忙跪地謝恩,語氣激動。
嬴政的決斷,如同定海神針般,瞬間平息了朝堂上的爭議。群臣雖有異議,但在嬴政的威嚴之下,也只能俯首聽命,不敢再多言。
“蒙艾, 關中事關重大,朕希望你,不負朕望,不負百姓所託,務必儘快平息,解百姓之困。”嬴政目光落在蒙艾身上,語氣鄭重,帶著一絲期望。
“臣妾領旨,定當竭盡全力,不負聖恩!”蒙艾再次叩首,語氣堅定。
退朝之後,蒙艾不敢耽擱,立刻返回基建官署,緊急組建抗旱團隊,調集物資,準備前往災區。
扶蘇得知蒙艾要親赴災區,亦是主動請纓,要求跟隨蒙艾一同前往,協助抗旱。
“夫人,關中之地, 環境艱苦,不如讓為夫陪你一同前往,也好有個照應。”扶蘇語氣關切,眼神擔憂。
蒙艾看著扶蘇,心中一暖,原本想要拒絕的話語,也嚥了回去。扶蘇的心意,她明白,也感激。
“也好。”蒙艾微微點頭,語氣柔和,“既如此,你便隨我一同前往吧。”
得到蒙艾的應允,扶蘇面露喜色,連忙去準備行裝。
咸陽城外,一支車隊整裝待發,蒙艾身著勁裝,騎著駿馬,英姿颯爽,扶蘇則騎馬跟隨在她身旁,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向著災區進發。
車隊一路疾馳,日夜兼程,向著關中最嚴重的地區趕去。
越是靠近災區,景象越是觸目驚心。道路兩旁,隨處可見逃荒的百姓,他們衣衫襤褸,面黃肌瘦,拖家帶口,步履蹣跚,如同行屍走肉一般。路邊,不時能看到倒斃的屍體,無人收殮,散發著令人作嘔的腐臭味。
蒙艾看著眼前這人間慘劇,心如刀絞,一股強烈的責任感湧上心頭。她原本只是為了完成任務,為了接近嬴政,但此刻,她卻真切地感受到了百姓的苦難,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重擔。
“ 關中天災……竟如此嚴重……”扶蘇亦是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臉色蒼白,聲音顫抖。他雖然身為公子,錦衣玉食,卻從未真正體會過百姓的苦難。眼前的景象,讓他感到震驚,感到愧疚,也感到一絲無力。
蒙艾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悲痛,語氣堅定:“ 我們絕不能放棄希望,只要我們齊心協力,一定能夠戰勝天災,解救百姓於水火之中!”
車隊繼續前行,終於抵達了災區中心。
放眼望去,千里焦土,一片荒蕪。河流乾涸,土地龜裂,村莊破敗,餓殍遍野,景象慘不忍睹,遠超蒙艾的預想。
蒙艾顧不得休息,立刻投入到抗旱救災之中。她深入災區,實地考察,瞭解旱情,走訪百姓,聽取民意。她發現,旱情比奏報上描述的更加嚴重,水源匱乏,糧食短缺,疫情蔓延,情況危急。
“ 關中災區,遠超預想。”蒙艾面色凝重,與扶蘇商議對策,“水源枯竭,乃當務之急。我們必須儘快找到水源,引水灌溉,方能解危。”
“水源……談何容易?”扶蘇嘆息一聲,語氣無奈,“ 河流斷流,井泉枯竭,哪裡還有水源可尋?”
蒙艾卻是眼神一亮,想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圖紙。都江堰,乃是古代水利工程的奇蹟,其核心理念,便是“乘勢利導,因勢象形”,利用自然之力,化解水患,變害為利。
“或許……我們可以效仿都江堰之法,引黃河之水,灌溉農田。”蒙艾語氣帶著一絲希望,看向扶蘇。
“都江堰?”扶蘇聞言,面露疑惑,顯然從未聽過這個名字。
蒙艾微微一笑,從懷中取出都江堰水利工程圖紙,鋪在地上,向扶蘇詳細講解都江堰的水利原理和施工方法。
“都江堰之精妙,在於其無壩引水,分洪洩沙,灌溉農田,旱澇保收。”蒙艾指著圖紙,耐心解釋,“我們可以借鑑都江堰之法,在災區修建簡易水渠和蓄水池,引黃河之水,灌溉農田,解關中之危。”
扶蘇聽著蒙艾的講解,看著圖紙上精巧的設計,眼神逐漸明亮起來,原本的憂慮與無奈,也消散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希望與期待。
“夫人之計,甚妙!若真能引黃河之水,灌溉農田, 關中之危,或可迎刃而解!”扶蘇語氣激動,對蒙艾的計劃充滿了信心。
蒙艾微微一笑,心中亦是充滿了信心。她相信,一定能夠帶領災區百姓,戰勝天災,重建家園。
“事不宜遲,我們立刻行動。”蒙艾站起身來,語氣堅定,“首先,要做的,是制定詳細的抗旱方案,然後,動員百姓,參與水利工程建設。”
蒙艾立刻召集隨行官員和工匠,結合災區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抗旱方案。方案核心,便是先修建簡易水渠和蓄水池,引黃河之水,灌溉農田,同時,組織賑災,發放糧食,救濟災民。
方案制定完畢,蒙艾親自走向災區百姓,向他們宣傳抗旱方案,動員百姓參與水利工程建設。
“鄉親們,我是朝廷派來的欽差大臣蒙艾。”蒙艾站在高處,向著聚集而來的百姓,高聲說道,“ 天災當前,民生凋敝,朝廷深感痛心。為解鄉親們之困,朝廷決定,興修水利,引水抗旱!”
百姓們聞言,面面相覷,眼神茫然,顯然對蒙艾的話語,並不抱太大希望。 天災已久,他們早已絕望,對任何希望,都感到麻木。
蒙艾看出了百姓的疑慮,語氣更加誠懇,更加堅定:“我知道,鄉親們受苦了。但請相信我,相信朝廷,我們絕不會放棄大家!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共同努力,一定能夠戰勝天災,重建家園!”
“朝廷要修建水渠,引水灌溉?”一位老農,顫巍巍地站了出來,語氣帶著一絲懷疑,也帶著一絲期盼,“真的能引來水嗎?河裡都幹了……”
“能!”蒙艾肯定地點頭,語氣斬釘截鐵,“只要我們挖通水渠,引黃河之水,一定能讓乾涸的土地,重新煥發生機!”
蒙艾耐心說道,“只要大家願意出力,聽從指揮,就一定能夠成功!”
蒙艾的承諾,如同黑暗中的一絲曙光,點燃了百姓心中的希望。他們原本已經絕望的心,重新燃起了生機。為了生存,為了希望,他們願意相信蒙艾,願意參與水利工程建設。
百姓們開始積極響應蒙艾的號召,踴躍參與水利工程建設。他們拿起鋤頭、鐵鍬,跟隨蒙艾和工匠們,走向田野,開始挖掘水渠,修築堤壩。
抗旱水利工程,在災區全面啟動。蒙艾和扶蘇身先士卒,與百姓同甘共苦,帶領百姓挖掘水渠,修築堤壩。工地上,人頭攢動,熱火朝天,場面壯觀,充滿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