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細碎,透過公子府書房的窗格,灑落在蒙艾攤開的手掌上。她掌心之中,幾粒飽滿的金黃色稻種,如同微縮的太陽,閃爍著誘人的光澤。她語氣裡帶著壓抑不住的興奮,轉向扶蘇,“公子,看!這就是能讓大秦糧倉滿溢的種子!”
扶蘇接過種子,指腹摩挲著,感受著那份沉甸甸的質感。他的眉頭卻微微蹙起,眼底的震驚還未完全褪去,又添了幾分凝重,“夫人,這…真的能畝產百石?”他的聲音裡帶著一絲遲疑,並非不信任蒙艾,只是這數字太過驚世駭俗,讓他本能地感到一絲不安。
蒙艾語氣肯定,帶著現代人的自信和驕傲,“當然!這可是我從…一位世外高人那裡求來的,絕對不假。”她又拿起一旁的圖紙,展開在案几上,“還有這個,改良農具的設計圖,有了這些,耕地的效率至少能翻上幾倍!”圖紙上的線條簡潔流暢,勾勒出的農具構造卻精巧異常,對於這個時代的人而言,無疑是天方夜譚。
扶蘇俯身細看,目光追隨著那些奇異的線條,手指不自覺地在圖紙上臨摹。他的眼中,驚詫之色愈發濃郁,“這些農具…設計精妙,若真能如夫人所說,確實是利國利民的至寶。” 他頓了頓,憂慮再次浮上眉梢,“只是,朝堂之上,那些守舊的大臣們,恐怕不會輕易相信如此…匪夷所思之物。” “奇技淫巧”四個字,終究還是嚥了回去,但擔憂之情,溢於言表。
蒙艾早就料到會有阻力,古代人的保守思想根深蒂固,尤其涉及到關乎國本的農事,那些老頑固的反對聲浪可想而知。 她心中嘆息一聲,面上卻依舊笑容明媚,“公子放心,我自有辦法讓他們相信。再說了,我們還有陛下呢,陛下聖明,定能識得真金。” 她的語氣輕鬆,彷彿胸有成竹,然而,內心深處卻已開始盤算,如何在朝堂之上,舌戰群儒,讓那些老古董們心服口服。
“夫人,您的家書到了。” 侍女的聲音在門外響起,打斷了蒙艾的思緒。
蒙艾略感詫異,接過侍女遞來的信箋,展開,熟悉的筆跡躍然紙上,是父親蒙毅從邊關寄來的。 信中,除了尋常的問候,也委婉提及了她在咸陽宮朝堂上的“驚人之語”,字裡行間,既有父親對女兒的擔憂,又隱隱透著一絲期盼。
蒙毅在信中寫道:“聞汝於朝堂之上,言辭驚世,吾心甚憂。 汝性素來跳脫,吾亦知之,然廟堂之上,非同兒戲,言行務必謹慎。 父帥雖未曾明言,亦有隱憂。 然吾亦信汝非孟浪之輩,所為必有深意。 望汝珍重,勿墜蒙氏門風。”
蒙艾默默讀完,心中百感交集。 父親的擔憂,家族的期望,如同兩座大山,無形地壓在她肩頭。 她將信紙疊好,遞還給侍女,深吸一口氣,驅散心中那一絲煩悶。 看來,她要面對的,不僅僅是朝堂的質疑,還有家族的聲譽。 這場“獻寶”之路,遠比她想象的,更加艱辛。
“公子,”蒙艾轉過身,目光再次變得堅定,“我們不能再拖延了,必須儘快將高產種子和改良農具,呈獻給陛下。” 她的聲音斬釘截鐵,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扶蘇望著蒙艾眼中閃爍的光芒,心中的憂慮逐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期待和信任。 “夫人所言甚是,事不宜遲,我們這就擬一道奏摺,詳細稟明陛下。” 扶蘇的語氣也變得鄭重起來,他明白,這不僅僅是一次獻寶,更是一場關乎大秦未來走向的豪賭。
兩人伏案商議,很快便擬好了奏摺,字斟句酌,詳細闡述了高產水稻和改良農具的劃時代意義,並附上了初步的推廣種植計劃。 蒙艾還特意準備了一份演示稿,打算在朝堂之上,用最直觀的方式,展示這些“奇物”的價值。 為了更具說服力,她甚至命工匠連夜趕製了一批改良農具的模型,力求有理有據,讓那些老頑固們,無可辯駁。
咸陽宮,章臺宮內,氣氛沉靜。 嬴政端坐在龍案之後,目光沉凝,批閱著案上堆積如山的奏章。 趙高躬身立於一側,屏息凝神,大氣也不敢出。
“陛下,”趙高輕聲稟報道,“公子扶蘇與公子夫人蒙艾,呈上奏摺,言稱獻上…奇物。”
“奇物?” 嬴政抬起頭,放下手中的硃筆,眉頭微挑,眼底閃過一絲興味,“何謂奇物?”
趙高略微遲疑,措辭謹慎,“奏摺上言,乃是…畝產十倍之高產水稻種子,以及…省時省力之改良農具。”
“畝產十倍?省時省力?” 嬴政聞言,眉梢輕輕一揚,臉上浮現出一絲玩味的神色。 “將奏摺呈上來。” 他的語氣平靜,聽不出任何情緒。
趙高連忙雙手奉上奏摺。 嬴政接過,展開細閱,眉頭漸漸鎖緊。 奏摺中對高產水稻和改良農具的描述,匪夷所思,完全超出了他的認知範疇。 然而,字裡行間,卻又透著一股懇切之意,不似虛妄之言。 尤其是“蒙艾”二字,再次映入眼簾,讓他不禁想起幾日前朝堂之上,那個語出驚人的女子。
“這個蒙艾…” 嬴政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還真是…總能給朕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 他放下奏摺,沉吟片刻,吩咐趙高,“傳旨,明日早朝,宣公子扶蘇、公子夫人蒙艾,章臺宮議事。”
“奴婢遵旨。” 趙高躬身領命,悄然退下,心中暗自揣度,這位公子夫人,究竟又會在朝堂之上,掀起怎樣的波瀾?
翌日,章臺宮,朝堂之上,氣氛異乎尋常的凝重。 文武百官分列兩側,低聲交談,竊竊私語。 昨日,嬴政突然下旨,宣公子扶蘇與公子夫人蒙艾,於今日早朝議事,議題竟是他們所獻之“奇物”,朝堂之上,頓時譁然。
“畝產百石?簡直是天方夜譚!”
“妖言惑眾,惑亂聖聽!”
“婦人干政,果真乃禍亂之源!”
保守派大臣們搖頭嘆息,對蒙艾和扶蘇的奏摺嗤之以鼻,認定這不過是譁眾取寵的鬧劇。 甚至,已經有人開始醞釀,如何在朝堂之上,彈劾蒙艾,讓她為自己的“妄言”付出代價。
嘈雜的議論聲中,嬴政的身影,在趙高的陪同下,緩緩出現在章臺宮門口。 朝堂瞬間安靜下來,群臣紛紛躬身行禮。
“眾卿平身。” 嬴政威嚴的聲音,迴盪在空曠的章臺宮內。
群臣起身,各自歸位,目光卻不約而同地投向殿外,等待著即將到來的“焦點”。 片刻之後,蒙艾和扶蘇,並肩步入章臺宮。 蒙艾身著莊重宮裝,面容沉靜,舉手投足間,卻散發著一種與眾不同的自信與從容。 扶蘇則顯得有些拘謹,緊隨蒙艾身後,神情略顯緊張。
兩人走到殿中央,再次跪地行禮,“兒臣(臣婦)扶蘇(蒙艾),拜見父皇(陛下)。”
“起來吧。” 嬴政的目光,落在蒙艾身上,語氣平靜,“朕聽聞,你們獻上了…奇物?”
蒙艾起身,不卑不亢地答道,“回稟陛下,正是。 臣婦與公子扶蘇,獻上高產水稻種子,以及改良農具,可解民生之困,固國之本。” 她的聲音清脆有力,帶著一種令人信服的感染力。
然而,她的話音未落,便立刻遭到保守派大臣的駁斥。 “放肆!蒙艾,休得在此妖言惑眾!” 一位鬚髮皆白的老臣,怒目圓睜,指著蒙艾厲聲呵斥,“畝產百石,亙古未聞! 你將這莊嚴肅穆的朝堂,當成了什麼地方,豈容你在此胡言亂語!”
“正是!婦人目光短淺,所言不足為信!”
“當嚴懲此等蠱惑人心的妖婦!” 群臣紛紛附和,指責之聲,此起彼伏,矛頭直指蒙艾。
蒙艾面對群情洶湧的指責,卻鎮定自若,臉上依舊掛著淡淡的笑容。 她早料到這些老頑固不會輕易接受,她轉過身,目光掃過群臣,語氣平靜而有力,“諸位大人,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今日,我便將這‘奇物’呈上,請諸位大人親眼 一看,這究竟是妖言惑眾,還是利國利民的至寶!” 說著,她示意身後的侍從,將早已備好的托盤呈上。
侍從們小心翼翼地捧著托盤,托盤之上,分別陳列著金黃飽滿的稻種,以及幾件精巧的農具模型。 蒙艾走到托盤前,拿起一把稻種,高舉過頭,向群臣展示,“諸位大人請看,此乃高產水稻之種。 顆粒飽滿,色澤金黃,與尋常稻種,大相徑庭。” 群臣們紛紛探頭,仔細端詳蒙艾手中的種子,臉上露出疑惑之色。 這些種子,的確與他們平日所見的稻種,略有不同,似乎更為飽滿,色澤也更為鮮亮。
蒙艾又拿起一件改良農具模型,向群臣展示,“再看這些農具,乃是我潛心鑽研,改良而成。 結構精巧,操作簡便,可大幅提升耕作之效。” 她一邊說著,一邊演示農具模型的使用方法,精巧的設計,讓一些略懂農事的大臣,也忍不住嘖嘖稱奇。
“這…這農具,倒有些門道。” 一位年長的官員,低聲喃喃,語氣中帶著一絲動搖。
“哼,不過是些花架子罷了,華而不實!” 仍有保守派大臣嘴硬,不願承認這些“奇物”的價值。
嬴政饒有興致地看著蒙艾的演示,目光深邃,帶著探究和欣賞。 他始終沉默不語,只是靜靜地觀察,似在等待蒙艾接下來的舉動。
蒙艾演示完畢,轉身面向嬴政,盈盈下拜,“陛下,臣婦所言,句句屬實,絕無半點虛假。 此高產水稻種子與改良農具,乃天佑大秦之祥瑞,若能推廣種植,必將澤被萬民,國泰民安。” 她語氣誠懇,神情堅定,散發出一種令人信服的力量。
嬴政微微頷首,目光中帶著一絲讚許,“蒙艾,若你所言屬實,自是功德無量。 然,口說無憑,需得驗證方可證真。” 他話鋒一轉,語氣陡然變得嚴肅,“朕命你與扶蘇,即刻前往皇家農場,試種高產水稻,試用改良農具。 若真能如你所言,畝產百石,省時省力,朕必有重賞。 若弄虛作假,欺君罔上…” 嬴政的聲音驟然冰冷,帶著一絲凜冽的殺意,“朕,絕不輕饒!”
群臣聞言,頓時一片譁然。 始皇陛下竟然真的要試種? 這豈不是給了蒙艾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一些保守派大臣還想出言反對,但觸及嬴政威嚴的目光,又紛紛噤聲,不敢再多言。
蒙艾聞言,心中一喜,連忙再次跪地謝恩,“臣婦領旨! 臣婦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所託!” 她知道,機會來了,一個向所有人證明自己,改變大秦命運的機會。 而皇家農場,便是她踏出宏圖偉業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