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四人進來時,二姑太太正拉著齊二姑娘的手不停的稱讚著,屋內其樂融融。
見到吳氏進來,二夫人紀氏連忙出聲,
“祖母,九弟妹他們來了呢!”
屋內眾人都將目光投向走進來的四人。
趁著二姑太太注意力都在吳氏她們身上時,紀氏連忙朝二姑娘使了個眼色。
二姑娘自然意會,輕輕掙開二姑太太拉著她的手,悄悄回到紀氏身邊。
二姑太太並未在意,她此時更想著的是吳氏。
待吳氏帶著週年湘三人向老夫人祝完壽後,二姑太太就親切的喚吳氏一聲,拉著她的手,
“也是許久沒見侄媳,瞧著氣色越發好了!”
吳氏不自在地笑了笑。
府裡這位二姑太太,每次見她都特別熱情,作為小輩又不能不理會,可實在讓她有些招架不住。
二姑太太並沒有在意吳氏的不自在,目光移向她身後,看到週年湘的臉,眼前一亮。
“這幾位就是侄兒新納的妾吧,侄媳也是有福,瞧這位姨娘,長得可真真好看,想必就是長公主納進來的吧……”
吳氏聽她提到長公主,臉色更是不自然,正要說些什麼敷衍過去,就聽見老夫人開口。
“好了,每次回來話都這麼多,吵的我頭痛。”
老夫人略帶訓斥地呵責她。
這個庶女什麼都好,就是整天惦記著想給夫家攀點關係,有時候說話也不注意場合和在場的人,若是沒人制止就會一直說下去。
被老夫人這樣說,二姑太太卻並未覺得難堪,賠笑道:“是女兒的不是了…”
老夫人無奈地搖搖頭。
這邊剛說完話,國公爺就帶著府內一眾男兒走了進來。
今日在場的都是府內的人,自然也沒有什麼男女之別,便是週年湘她們這些姨娘,也只是退到了主母身後站著。
週年湘低垂著頭,餘光掃過走進來的眾人。
國公走在最前面,身姿寬闊挺拔,步伐矯健,身側跟著的一人卻是身形臃腫,腳步虛浮。
掃過他的臉,竟是比一些女子還要白,眼下青黑一片,瞧著便是一個沉迷酒色之人。
週年湘收回視線,自然知曉此人是誰。
正是老夫人的次子,國公爺的三弟,榮安長公主的駙馬,世子的父親安樂侯。
週年湘進府前便已聽說他和長公主常年分居,私下底也愛尋歡作樂。
雖礙於皇室威嚴,明面上不敢納什麼姨娘侍妾,但通房丫鬟卻一點都不少。
此時瞧見他的模樣,回想起長公主雍容華貴的氣度,便對安樂侯的印象不怎麼好,心中也多了幾分鄙夷。
國公爺帶著一行人在屋中跪下,
“祝母親壽辰吉樂,身體安康。”
老夫人笑得合不攏嘴,連連抬手。
“好,好,快起來!”
國公爺拜完壽,自然輪到安樂侯。
安樂侯拱拱手,笑起時臉上的肉也擠在一起,配上他青黑的眼,瞧見便有些滑稽。
“兒子祝母親壽辰吉樂,福壽綿延。”
老夫人瞧見小兒子這副模樣,自然是又愛又恨,對他也沒什麼好說的。
“起來吧。”
兩個兒子給她祝完壽,就輪到孫輩了。
週年湘略抬頭,打眼就瞧見跪在一眾男輩間的齊紹瑞。
因著是三房唯一的子嗣,雖然年齡最小,卻也是站在了大房的世子身邊。
今日給老夫人祝壽,他自然也換了衣衫,丰神俊朗。
起身退到一旁時,目光便看向了三房女眷的位置。
週年湘還瞧著他的目光就與他對上了。
被他抓包,週年也沒有害怕,迎上他的視線,笑眼彎彎。
金姨娘自然也注意到世子看過來的目光,只是見他與身旁的人對上,周姨娘也直勾勾地看著他笑,心裡暗罵一聲:狐媚子!
吳氏同樣也注意到,見他目光直接越過自己,投向了她身後,眸色一黯。
齊紹瑞看過來的目光並未停留很久,與週年湘對視也只是一瞬間的事,屋內並沒有多少人注意到,反而都在看著給老夫人拜壽的哥兒姐兒們。
這是府裡的曾孫輩,但三房如今還沒有子嗣,所以這些都是大房的人。
吳氏感受到身上看過來的視線,捏緊了手中的帕子,心中苦澀。
.
壽宴自然是在安槐院開的。
國公爺與國公夫人攙扶著老夫人在上方就坐。
週年湘她們這些姨娘的位子自然是在偏廳,與正廳隔著一道門。
幾人跟隨侍女在位子上坐下。
府內幾位爺的姨娘也不算多,所以依照各房分成了兩桌。
與週年湘她們同桌的,有之前在園子裡見過的鄒姨娘和柳姨娘,她們身旁還坐著兩位沒見過的,想必是三爺或四爺的妾室。
先前同樣見過的龐姨娘坐在了另一桌,和她同桌的自然是大房世子爺和二爺的妾室,不過懷有身孕的田姨娘還在禁足,今日並未出來。
週年湘三人坐下後,鄒姨娘就笑著開口,
“周妹妹,又見面了。”
週年湘也笑著同她們寒暄,
“鄒姐姐好,柳姐姐好。”
鄒姨娘身旁的女子突然開口,語氣略帶幾分嘲諷。
“鄒姐姐何時與三房的人這麼熟了?”
鄒姨娘的笑意淡了幾分,扯扯唇角。
“方妹妹足不出戶,哪像我們整天愛四處串門,自然就認識了。”
聽見鄒姨娘的稱呼,週年湘也知道了女子的身份,應該是四爺屋裡的方姨娘,另一位應該是三爺的張姨娘。
方姨娘冷笑一聲,“像鄒姐姐這樣愛巴結人的串門方式,我可不稀罕!”
鄒姨娘聞言有些生氣,“方姨娘你什麼意思!”
見兩人因為自己就快要吵起來,週年湘心中有些煩躁,
“我與兩位姐姐只是恰好在園子裡見過一面。”
週年湘的解釋讓方姨娘更是輕蔑地看著鄒姨娘。
“我還以為有多熟了呢,才見過一面就巴巴貼上去。”
“你!”
鄒姨娘憤怒地瞪著方姨娘。
見場面有些不對,週年湘也失了耐心,臉上雖帶著笑容,話卻很直接。
“見面自然要打招呼,如果方姐姐覺得這樣便是在巴結人,那你同鄒姐姐說這麼多,豈不是恨不得貼在鄒姐姐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