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章邯那氣勢恢宏的大殿之中,氣氛略顯凝重。
鍾離眜的目光始終緊緊跟隨著項羽的神色,他見項羽神色稍緩,趕忙上前,恭敬的進言:“霸王,司馬欣和董翳此二人,如今已然棄暗投明,不如令其戴罪立功。”
項羽微微點頭,眼神中透露出威嚴與審視,冷冷地看向司馬欣和董翳,說道:“你二人若敢再有二心,休怪本王無情,定斬不赦!”
司馬欣和董翳聽聞,頓時嚇得臉色慘白,趕忙跪地,連連叩首,聲音中滿是惶恐與感激:“霸王放心,我等定當感恩圖報,全力以赴、誓死效忠大王,絕無二心!”
項羽沉思片刻,緩緩開口,語氣堅定且充滿決斷:“命你二人即刻隨本王一同圍剿劉邦,首要之務,便是抓住蕭何。另外,傳本王命令,軍中將士,但凡能抓住蕭何者,賞千金,封千戶侯!”
司馬欣和董翳聞聽此言,心中一緊,臉色瞬間變得難看至極,但仍不敢有絲毫猶豫,再次重重地叩首在地,高呼:“誓死追隨霸王,萬死不辭!”
正在此時,一名傳令兵腳步匆匆,神色慌張地衝進大殿,單膝跪地,高聲稟報道:“大王,虞子期將軍和項冠將軍正與漢軍交戰,敵眾我寡,形勢危急,請求大王速速支援!”
項羽聽聞,神色瞬間凝重,銳利的眼眸中閃過一絲決然,聲如洪鐘般下令:“即刻整軍,隨本王火速馳援!”
漢軍這邊,蕭何得知郭猛與傅寬戰死,而司馬欣、董翳竟然並未派兵馳援,心中頓時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暗叫一聲“不好”,他當機立斷,急速整頓兵馬。
蕭何近期在關中大力招募新兵,經過這段時間的籌備,已有不少新兵入伍,且都安排了經驗豐富的老兵統領。此刻,他親率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地朝著函谷關進發。同時,派大將申屠嘉率領四萬兵馬,奔赴武關。他心中謀劃著,趁武關、函谷關尚未察覺到我軍的行動,有所防備之時,一舉掌控這兩處至關重要的關隘,以此為穩固的據點,進而再謀關中之地。
當蕭何率領大軍抵達一處山坳時,突然,四周山林中喊殺聲驟起,緊接著,如蝗群般密集的箭雨鋪天蓋地地傾瀉而來。漢軍毫無防備,頓時陣腳大亂,眾多騎兵中箭墜馬,步兵們也在箭雨中慘叫著倒下,鮮血瞬間染紅了這片土地。
虞子期領命後,早已率領楚軍在這山林中潛伏多時,就等著漢軍進入包圍圈。待猛烈的箭雨停歇,虞子期猛地抽出長劍,振臂一揮,聲若雷霆般大喝:“殺!”
隨著這一聲令下,蟄伏已久的楚軍如離弦之箭,又似猛虎下山,以排山倒海之勢朝著漢軍衝殺而去。
一場驚心動魄的廝殺瞬間展開。漢軍由於突遭伏擊,傷亡慘重,士氣低落,陣型也早已大亂。而楚軍士氣高昂,憑藉著精心策劃的伏擊和勇猛的衝鋒,迅速佔據了上風。交戰一段時間後,漢軍的防線漸漸被楚軍兇猛的攻勢擊潰,開始節節敗退。
蕭何眼見局勢愈發危急,心中無奈,果斷下令:“撤退!將士們,邊戰邊撤,不可慌亂!”漢軍在蕭何的指揮下,且戰且退,艱難地擺脫了楚軍的追擊。
就在漢軍狼狽撤退之時,一名探子快馬加鞭趕來,欣喜地向蕭何稟報道:“蕭大人,大喜!申屠嘉將軍打敗了項冠!”
蕭何聽聞,臉上頓時露出一絲驚喜之色,毫不猶豫的下令:“全軍向武關進發!”
另一邊,項冠是項羽的先鋒,打起仗來悍不畏死、勇猛無比。他領命後,早早的在去往武關的必經之路精心埋伏好,然而,等了許久,始終未發現漢軍的蹤跡。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逐漸放鬆了戒備,心中不免有些疑惑:“這漢軍難道察覺到了什麼,改道而行?”
此時,申屠嘉騎在高大的戰馬上,神色凝重地掃視著前方看似平靜卻暗藏玄機的道路。他心中隱隱感到一絲不安,總覺得這山谷透著一股說不出的詭異。思索片刻後,他果斷下令:“傳我命令,派一隊精銳探子,前去前方山谷仔細探查一番,務必小心謹慎,不可打草驚蛇!”
不多久,前去探查的探子匆匆趕回,神色慌張地稟報道:“將軍,大事不妙!前方山谷兩側的樹林中,埋伏著大量楚軍!”
申屠嘉聽聞,大驚失色,額頭上瞬間冒出一層細密的汗珠。但他很快鎮定下來,下令道:“立刻尋一條隱秘小徑,避開楚軍的伏兵,全軍務必保持安靜,快速潛行!”
不多時,申屠嘉率領著漢軍沿著一條隱秘的小徑小心翼翼地潛行。
項冠這邊,一名探子匆匆奔來,焦急地稟報道:“項將軍,大事不好!漢軍發現了我們的埋伏,繞道走了!”
項冠聽聞,心中大驚,他深知若任由申屠嘉順利抵達武關,那麼整個戰局形勢將會對楚軍極為不利。他來不及多想,果斷捨棄原本的埋伏之地,率領部隊抄近道前去追擊漢軍。
申屠嘉率領的漢軍由於繞道而行,馬匹經過長時間的奔波,已然有些疲累,行軍速度逐漸放緩。就在距離武關城門不遠處,項冠率領的楚軍如疾風般追了上來。
申屠嘉無奈,只得咬牙轉身,指揮漢軍擺開陣勢應戰。雙方瞬間便廝殺在一起。
楚軍雖然人數比漢軍少,但個個勇猛異常,如同下山的餓虎,勢不可擋。申屠嘉帶領的漢軍人數眾多,憑藉著人數上的優勢,與楚軍陷入了僵持的苦戰。
武關守將不明緣由,見楚軍氣勢洶洶來襲,以為是敵軍攻城,急忙率軍開城援助漢軍。在漢軍和武關守軍的內外夾擊之下,項冠率領的楚軍漸漸抵擋不住,損失慘重。
項冠眼見局勢已無法挽回,只得率領殘軍奮力突圍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