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兒子參軍犧牲了,小兒子十二歲的時候下水庫洗澡沒了,現在就陳文兵一個兒子。
這事到底是孃家理虧,她也有做給親家母看的意思。
“拿著,這四百塊是我給你要來的補償。”
這下別說別說李保霞了,連陳文兵和林滿玉都露出了不敢置信的表情。
他們心裡明白,李家是城裡人,張榮英和李金民都是工人,大舅子也是工人,就連二舅子小舅子也有事幹,跟他們這種鄉下種地的是天壤之別。
李家孩子多,李保霞當初能下鄉就證明在家裡地位不高,這麼些年也證明了,李家老兩口確實忽視這個閨女,就連家裡的兄弟姐妹也對李保霞很冷淡。
現在一直看不上自己夫妻的丈母孃,突然掏出四百塊錢給他們?
“媽,這錢我不能要。”,李保霞下意識的將錢給推了回去。
張榮英道,“拿著吧,差點火拼了,好不容易才給你要來的,這是趙家賠的,該你得的,不是我補給你的,你這次吃這麼大虧,孩子還早產,醫藥費就不說了,後面調養身子也要營養。”
不等李保霞說話,張榮英就將錢按在了李保霞懷裡。
又從兜裡掏出100塊遞給張兵,“這一百塊也是我找趙家要來的,給保霞獻血的幾個公安同志,可得買點禮品私下上門感謝一番,要不是他們,今兒保霞…….”
說到這裡,張榮英的聲音已經帶上了一絲哽咽。
得知是趙家出的錢,陳文兵沒有推讓,“媽,我知道了,我一定把事給辦好。”
李保霞看了一眼婆婆,拿起手中的錢,“媽,這錢……”
張榮英道,“給你你就拿著吧,這些年是我跟你爸虧了你,好在文兵是個好孩子,家裡的情況你也知道,一大家子,各種鬧騰,你從小就懂事,我跟你爸,哎~”
李保霞鼻子一酸,她其實心裡都明白。
家裡這麼多的姊妹,就她一個人下鄉了,上面大哥,下面的弟弟,都能留在城裡。
這些年她每次回孃家都低人一等,家裡兄弟姐妹跟她也不怎麼親熱,甚至她懷著孩子,因為計劃生育想要回家躲幾個月,家裡都不同意,後面還是躲在了男人大姑家。
她也在心裡安慰自己,至少,至少當初下鄉的時候,家裡還是找了點關係,給她放在了周邊,沒有天南地北的弄到偏遠的外地去。
“媽,我沒怪你,我知道家裡兄弟姊妹多,你也不容易。”
林滿玉也跟著乾巴巴勸道,“親家母,你也別難過,當父母的,誰還沒有個力不從心的時候啊,家裡孩子多,顧得這個就落下了那個,你們能養出保霞這麼好的閨女,已經很了不起了。
現在他們小兩口感情好,比什麼都強,咱們就放寬心,過去的就過去了,保霞懂事又善良,能娶到她做我家的兒媳婦,是我們陳家的福氣,我們也年紀大了,以後就靠他們自己了。”
她一個農村老太太,跟張榮英也不熟,也不會說話,只能挑些好話寬慰。
張榮英也客氣回道,“哪裡哪裡,文兵也是個好孩子,保霞在你家過日子我放心,前些年還多虧了你們照顧,我家保霞能碰上你這麼貼心的婆婆,也是她的幸運。
就像你說的,家裡孩子多,顧的上這個就沒顧上那個了,我和保霞爹要上班,平日走動也不多,現在孩子都大了,以後啊,咱們當長輩的也多親近親近,相互串串門,孩子們也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