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又齡,聽我一句勸,別當王爺的妾。”
“聽說王爺體力極強,沒有一個侍妾能承受。”
耳畔的聲音太吵,沈又齡摁住劇痛的太陽穴,還沒有從車禍的陰影中清醒。
就在昨日,沈又齡苦心經營的公司上市,四年沒休假的沈又齡,決定給自己放半天假。剛過馬路,一輛車呼嘯而至,將她撞飛。
等沈又齡再次睜眼時,她發現自己來到陌生的古代。
她這具身體的主人也叫沈又齡,出身貧苦。為了給重病的母親籌藥費,沈又齡賣身進景王府當丫鬟。
原主沈又齡生得花容月貌,王妃便動了心思,想把沈又齡和另一個美貌丫鬟張婉婉,都提拔為景王的侍妾。
屋子裡,相貌清麗的張婉婉愁眉苦臉,在沈又齡耳邊抱怨:“我好好一個姑娘,當什麼低賤的妾。”
當景王的妾,聽起來似乎前途無量。
可張婉婉早有聽聞,景王雖生得俊美無雙,卻是個薄情寡恩的男人。
他對女人的新鮮感,最多維持三個月。盛寵之後,多美麗的女人也會失寵,硃砂痣變成蚊子血,白月光變成白米飯,在後宅孤苦度過一生。
而且景王那方面特別強,妾室們身嬌體弱,侍寢中途經常被折騰暈過去,苦不堪言。
“等會咱們見到王妃,磕頭求她收回恩典。我寧願嫁給馬伕,也不想嫁給王爺守活寡。”張婉婉還在絮絮叨叨,打定主意不當侍妾。
在張婉婉嘮叨的空隙裡,沈又齡迅速分析了一遍自己的現狀。
古代社會,皇權至上——她現在身份是最卑微的丫鬟,是王府最低等的存在。
運氣好,嫁給馬伕門房,生下的孩子繼續當丫鬟奴才。
運氣不好,哪天主子直接賜死,暴屍荒野無人收屍。
身為21世紀的卷王,沈又齡可不願意在古代一條受人擺佈的鹹魚。
她要卷,她要奮鬥!
卷不死,就往死裡卷!
天上不會掉餡餅,什麼人淡如菊都是鬼扯,不爭不搶一無所有,命運掌控在自己手裡,前途是靠自己掙出來的。
前世她瘋狂內卷,把瀕臨破產的公司做到上市;這輩子她依然能卷,在古代搏出自己的大好前程。
幾乎沒有猶豫,沈又齡便已經下定決心——她要當景王的侍妾。
她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屋外,景王妃派來的老嬤嬤催促:“沈又齡,張婉婉,王妃召見,還不出來?”
木門嘎吱打開,沈又齡和張婉婉露面。
老嬤嬤將兩人帶到王妃居住的坤玉院。
景王妃出身名門,十六歲嫁給景王,育有二子一女。兩人當了十年夫妻,也算得上是相敬如賓。
沈又齡邁進正殿,遵循記憶中的禮節,規規矩矩給景王妃行禮。
她暗中打量端居主座的王妃。王妃身穿暗紅繡雲紋衣裙,頭髮高高挽起,整個人透著淡淡的威嚴。
王妃眼角有細紋,膚色微黃,並未用脂粉掩蓋。顯然王妃接受自己“年老色衰”的現實。她地位穩固,已經不需要靠容貌來吸引丈夫。
王妃放下青瓷茶盞,目光掃過沈又齡和張婉婉的臉龐。
沈又齡生得嬌媚,張婉婉相貌清麗,都是一等一的美人兒。
王爺對後宅女眷興致寥寥,以至於王府這兩年,沒有新生兒出生。
身為當家主母,王妃得想辦法為王府開枝散葉,維護自己的賢妻名聲。
“沈又齡,張婉婉,你們可願意當王爺的侍妾?”王妃開門見山道。
張婉婉俏臉蒼白,撲通跪下磕頭:“回王妃,奴婢已有心上人,奴婢不能負了他的深情。”
張婉婉的心上人,是王府的青年馬伕,兩人情投意合。
王妃心中嘆氣。
“一入深宮深似海”,現在的小姑娘個個聰慧,血淋淋的反例擺在眼前,榮華富貴也蒙不住她們的雙眼。
王妃又望向沈又齡:“你呢?”
沈又齡行了個禮,恭敬道:“奴婢願意伺候王爺,為王妃分憂。”
王妃握茶杯的手微微一頓,打量沈又齡,在沈又齡眼裡看到了野心。
不禁暗笑。
又是個不自量力的女子。
自詡生得美貌,天真地以為能俘獲王爺的心。可惜啊,美貌在景王府的後宅,是最不值一提的東西。
哪怕傾國傾城的側妃柳秋意,當初獨得盛寵兩年,如今也成為後宅寡淡無味的女子。王爺每月去柳秋意院子裡的次數,還不到五次。
兩人也最多聊聊琴棋書畫,甚少有魚水之歡。
“既如此,我便抬你做妾室,賜住芳菲苑,賞五十兩紋銀。”王妃掀開茶杯,吹開茶葉浮沫。
沈又齡心中一喜。
創業第一步,擁有獨立的辦公室,還有五十兩銀子的創業基金!
沈又齡欣喜謝恩,跟著老嬤嬤離開。
主殿內,王妃啜飲一口碧螺春,問身邊的劉嬤嬤:“這丫頭生得貌美,你說,王爺能寵她幾日?”
劉嬤嬤笑著回答:“美則美矣,胸無點墨,空有皮囊。老奴猜測,沈氏最多得寵半月。”
在景王府後宅,有許許多多的美人兒。
沈又齡不是最美的,出身卑微,還不通文墨,欠缺禮儀。這種女人,最後也只能淪為後宅最普通的一員,一輩子困在後宅,了此殘生。
若是沈又齡運氣好,還能生下一兒半女。可惜侍妾沒有撫養孩子的資格,生了孩子,也是為王妃添嫁衣。
“哎,真是可憐。”王妃面露不忍,隨即又吩咐劉嬤嬤,“過段日子再買些漂亮丫鬟進府。舊人失寵,總得添些新人。”
劉嬤嬤恭敬道:“是。”
“算算日子,王爺南巡也快回來了。”王妃語氣平淡,丈夫外出歸來,她沒有絲毫的情緒波動。
劉嬤嬤問:“王妃,可要將王府修整一番,添些鮮活漂亮的花草,迎接王爺歸來?”
王妃淡淡搖頭:“何必做這些沒用還費錢的事。”
夫妻十年,王妃也曾也和側妃妾室們鬥得死去活來。可漸漸地,王妃已經看透了後宅恩怨,變得人淡如菊。
沒有人能一輩子得寵,王爺的愛太短暫。
再恩愛的夫妻,到最後也是兩看兩相厭。還是把心思放在孩子的教養上,孩子才是她未來的倚靠。
不止王妃看開了,後宅絞盡腦汁爭鬥的側妃庶妃們,也漸漸看開了。
爭寵有何用?
還不如當條鹹魚,寵辱不驚,笑看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