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4章

入城之後,王通將華雄的首級交給華雄的一位族侄,讓其族侄為華雄料理後事,然後,就待在軍帳之中,開始熟悉這個身體原來的那個角色。

從舊主的那些記憶碎片中,王通得知。

那位名叫王同的小兵,其實是出身於太原王氏,因家道沒落,又遇到戰亂,便流浪到長安乞食。三年前,趕上華雄在長安擴軍,為了一口飯吃,便加入了華雄的軍隊。之後華雄見那王同有些武藝,便將王同安排在親兵之中。

也就是說,那個王同加入華雄的軍隊的軍隊已經有三年多了。從軍三年多還是個小兵,可見那王同也沒什麼本事,果然是“無名之輩”。

正想著這事,一位穿著皮甲的漢子來到軍營,大聲問道:“誰是王同?”

王通看了那人一眼,沒有作聲。

卻見那人徑直走到王通身邊,說道:“叫你呢,怎不作聲?”

“我叫王通,不叫王同。”王通道。

“這不差不多嘛?”

那人笑了笑,又道:“我管你是王通還是王同,只要是今天在陣前勇鬥那綠帽賊的好漢就行。你今天勇鬥綠帽賊,我可是看到了的,就是你沒錯兒。”

綠帽賊,也就是關羽。

因為他們現在還不知道關羽的名字,所以才這麼叫,這就是傳說中的……以帽取人。

後人以訛傳訛,將“帽”字讀成了“貌”字,也就變成了“以貌取人”。

“你找我何事?”王通問道。

“不是我找你。”

那人道:“是虎賁中郎將李肅李將軍找你,我是李將軍的親兵營曲長,名叫李獻。你快隨我去見李將軍,不要讓李將軍久等。”

說罷,便在前面帶路,帶著王通向中軍大帳走去。

……

沒多久,王通便在李獻的帶領下,來到了中軍大帳。

大帳中站分成左右兩排,站了20幾人,坐在最主位上的是一位身材高大、氣勢不凡,身穿黑色鎧甲的將軍。

這人就是虎賁中郎將李肅。

李肅是呂布的同鄉好友,呂布殺丁原而投靠董卓就是李肅說服的。到後來呂布誅董卓,李肅也是呂布的重要幫手。

而現在,汜水關主將華雄已死,城中職位最高的就是李肅,因此,李肅也就暫時坐了帥位。

“你就是王同?”

“回稟李將軍,屬下名叫王通,不叫王同。蓋因關中一帶方言口音等原因,才被人謬稱為王同。”

“哪個通?”

“通姦……額錯了,是通天徹地的通,博古通今的通。”

“口氣不小啊。”

李肅笑道:“好一個通天徹地,博古通今!你能說出這八個字,莫非是讀書識字之人?”

“讀得不多。”

王通心中一動,趁機說道:“王某年少時師從族中長者,讀過一些兵書。”

“你還讀過兵書?”

李肅有些驚訝地問道:“你讀的是哪一本兵書,又是何人所著?”

“孫子兵法,孫武所著。”

“背幾句試試!”

“遵命!”

王通昂首挺胸,大聲背誦道:“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背得不錯!”

李肅看著王通,若有所思。

隨即,便又說道:

“你背的乃是《孫子兵法》中的始計篇。但是,你卻並不是按照順序從‘兵者,國之大事也’開始背。

而是從中間截取一段,莫非另有所指?”

“是的。”

王通道:“屬下想的是……咱們汜水關的主將華雄將軍剛剛戰死,敵軍必然以為我軍士氣大跌,絕不會想到咱們會發動夜襲。

若是今晚發動夜襲,正合孫子兵法中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或者,能小有收穫。”

李肅聞言,心中更覺訝異。

雙眼瞪著王通,有些吃驚地問道:“你確定……你只是一個小兵?”

“千真萬確。”

王通低頭答道,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

“為何?”李肅追問道。

“屬下曾偷學華雄將軍武藝,被華將軍察覺,差點被處死……”

“原來如此!”

李肅嘆了口氣,又接著說道:

“華雄將軍向來固執,你偷學他的武藝不得重用,也在情理之中。而你,卻並未因此記恨華將軍,反在他遇害之時,挺身而鬥強敵,拼死奪回其首級,足見你心胸開闊且忠義之心深重。華將軍泉下有知,必會認你這個弟子。”

王通聞言,臉上露出痛苦之色,低聲道:

“屬下身為劣徒,未能護得恩師周全,心甚有愧。他日若有機會,必取那紅臉賊關羽的首級!”

李肅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許,隨即說道:

“難得你如此忠義。不過,你有如此武藝,又熟讀兵書,做一名小兵實在屈才。今日我便破格提拔你為軍司馬,領兵一千,在李佑校尉麾下聽令。至於兵卒,華將軍的親兵營便交予你統領,如何?”

王通心中大喜,連忙抱拳行禮:“多謝李將軍!”

李肅揮了揮手,示意王通退到一旁,隨即轉向帳中諸將,沉聲道:“華將軍戰死,我軍士氣受挫。若能夜襲取勝,必能提振軍心。方才王司馬所提夜襲之事,爾等以為如何?”

趙岑起身拱手道:“李將軍,末將以為不妥!關東聯軍勢大,兵力達三十餘萬,連營數十里。曹操、孫堅、公孫瓚等人皆非等閒之輩,夜襲恐難取勝。”

李肅眉頭微皺,心中雖認同趙岑之言,卻仍有些不甘。他轉頭看向王通,問道:“王司馬,你以為如何?”

王通上前一步,拱手道:“回稟將軍,十八路諸侯中雖有知兵之人,卻也不乏庸碌之輩。屬下以為,柿子先挑軟的捏。”

說罷,他走到輿圖前,手指在聯軍營地西北角和東北角點了點,繼續說道:

“聯軍勁旅多在中軍,東西兩翼兵力薄弱。因此,在下認為,我軍可佯攻中軍,使敵軍的中軍主力不敢輕動,再以精銳突襲兩翼,必能將兩翼擊潰!”

李肅聽罷,眼中精光一閃,用力一拍桌案,大笑道:“妙計!你這‘明攻中軍,實取兩翼’之計,與當年兵仙韓信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有異曲同工之妙!”

……

(備註:這裡要重點說明一下,每次說到夜戰,就有人說夜盲症。其實,烏巢之戰就是夜戰。李朔雪夜入蔡州就是夜戰。仔細查看古代戰例,幾乎所有的戰爭都有夜戰。夜盲症是被一些寫明朝的作者嚴重誇大了的。)

……

(附錄圖片:兵仙韓信。)

……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