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新的畫面,他們看著民國波瀾。
1915年冬,長沙第二洋務小學土地廟內….橫亙歷史,完成大一統的兩位帝王首次肆無忌憚對視。
空氣壓抑,近乎凝固。
一歲半嬴政面無表情,跪坐稻草,淵停嶽峙,眼底響徹金戈鐵馬錚錚。
懷疑,審視,目光鋒銳。
此稚童不簡單。
他分明能察覺到這不是一個兩歲孩子應有的氣度。
兩歲劉徹如今揹負雙手,正襟而立,雙眸睥睨。
劉徹亦從容迎上那雙眼眸,感覺眼前這個年紀比自己還小的嬰兒與眾不同。
一時間兩道瘦弱身軀,隱隱形成對峙。
雙方警惕交錯,直到窗外傳來怒喝哀求。
嬴政小小身軀一點點挪到窗邊,他盯著窗欞內寒氣森然,他將腦袋儘量探出,眯起眼睛。
三名穿著漆黑稜角衣衫,戴著圓蓋帽子的身影正在撕扯昨夜魏見星張貼的告示。
看樣子是如今官府中人。
官府人在怒斥:“這些都是誰貼的,誹謗袁總統,有人看見嗎?”
被問話的是一個穿著短打的小痞子耷拉著眼睛,聳著肩膀,點頭哈腰道:“昨天有蒙著臉小女子來過,好像是……”說話的小痞子想了一下,笑的依舊諂媚。
“對了,是第二洋務小學的。”
窗欞邊伸著腦袋的嬴政冷笑起來。
魏見星,這便是你要救的民眾嗎?
他們這般出賣你,可笑你竟不顧安危。
這樣的人,這樣的世道,你救不了!
只有殺!
這一刻,嬴政眼神殘酷。
劉徹也在一旁看著,兩歲的孩子面無表情,從乾草堆裡撿起來一根木棍。
這位母親,想的還是太好了,和那些整日做夢天下大同之人一般。
天下大勢,無不依靠武力。
就得靠殺出一片安穩!
他低頭瞧了一眼手裡的木棍,用袖子裹住,以防脫手。
罷了,且做還她救命之恩。
漏風的大門被打開,劉徹提著棍子準備出門時,正巧迎上嬴政的眼睛,僅一個對視,兩人均是知曉對方念頭。
縱然無聲,亦彷彿做了約定。
劉徹上前攙扶起病弱嬴政,走出破廟。
…..
大清,順治二年,一眾朝臣正列班跪送攝政王多爾袞回府。
正要離開的多爾袞停下腳步,凝視光幕,驀然嗤笑起來。
“漢人,亂世最是混亂,只顧爭權奪勢。”
“都瞧見了?”
“那女子一心為家國天下,最終如何?還不是被宵小之輩出賣。”
“本王看,漢人一向把禮義廉恥,忠信孝悌掛在嘴邊,但也是最不遵守這套規矩的。”
話音落下,跪下朝臣中不少人盯著一眾漢臣,眼底滿是鄙夷。
光幕景象倒映在多爾袞眼中,愈發顯得譏諷。
“秦皇漢武,在漢人中威名赫赫,但那等世道,終究是亂了。”
“強敵環伺下,袁世凱並諸路兵閥各自為戰,帝王又能如何?”
“大清日後都沒了,民國?哼。”
對於大清日後淪亡多爾袞倒是並不在意,自古以來王朝更迭,乃是天意,等到民國,那也是數百年後的事,能一統山河數百年,已算得上國祚綿長。
多爾袞走了。
索尼等朝臣紛紛起身,冷冷看著光幕。
“那女子的確有些手段氣魄,可那個世道的人均是如此麻木腐朽,沒有血性。”
“你們改變不了兩個帝王,更改變不了世道。”
“以後你們所謂的大國也會消散歷史長河……”
他們期待目光下,新的一幕開始出現。
因為肆意張貼誹謗袁大頭的報刊。
魏見星即將被抓!
圍觀的百姓極多,大部分指指點點,蜷縮在角落裡,企圖在不引起那些警員注意下議論幾句。
兩個矮小孱弱的身軀艱難擠出人群,跟隨警員腳步,一路向前。
警員在小痞子帶路下氣勢洶洶前往第二洋務小學,還有路人跟隨其後瞧熱鬧,誰也沒注意到兩個孩子混在人群中。
走在最前方的警員一路穿街走巷,抵達第二洋務小學時,已抽出身上棍棒,氣焰囂張:“都出來,交代吧,誰貼的這些誹謗袁總統的告示!”
明晃晃的告示白紙黑字,在寒風裡搖晃。
嬴政看到警員手裡的棍棒兵刃,搖頭,那個短髮母親,怕是危險了。
然而下一刻,他開始看到一幕。
褪色藍布衣衫迎風筆挺,魏見星英姿颯爽,站在人群最前方。
身後兩百餘名學生穿著各色短服,許多衣服的布料都是不同顏色質量的布塊拼接而成,看起來格外狼狽,他甚至能看到有人的衣袖長短不一。
十幾名老師肅立魏見星兩側,這些人衣衫破舊寒酸,有些掉色,打著補丁,但很乾淨。
魏見星昂然抬頭,一群老師齊齊發聲,語調從容。
“我們貼的。”
近兩百名學生彼時異口同聲。
“我們也參與了!”
明明是一群讀書的少年和教書的先生,一時間竟在氣勢上壓的那些警員不知所措!
小痞子半躲在警員背後,眼睛掃過面前師生體型,一個一個仔細辨認,思索半晌,指著魏見星壓低了聲音。
“隊長,可能是她,身高胖瘦都挺像。”
警員隊長狠狠甩著警棍,正要上前。
兩百多名師生忽然邁步前行,將魏見星圍在正中。
“誰也不能動魏老師!”
“要抓就抓我們!”
“對,要抓就抓我們。”
少年男女身軀孱弱,儘管發抖的身軀能看出來這些孩子們的畏懼,但每一個嶙峋胸膛都高高挺起,盯著這些警員的眼睛,大聲喊著!
素來驕橫跋扈的警員氣的面色鐵青。
嬴政和劉徹在人群中仰視這一幕,呆若木雞。
少年男女的眼睛裡有恐懼,但唯獨沒有怯懦。
那些孩子難道不知道他們在對抗什麼嗎?
明明和他們沒關係,說到底,他們也只是一群最普通的百姓,這些人在做什麼!
魏見星在人群中冷冷看向這群警員,高聲訓斥,全無懼色。
“而今你們還以為這是大清嗎?還以為封建帝王還在嗎?現在是民主的世道,是言論自由的世道,沒有高高在上的皇帝!”
混在人群裡的劉徹氣得牙癢癢,瞪了一眼魏見星。
這說的是什麼話,自己這個短髮母親,放在大漢,那分明就是反賊!
但他也看著那些學生老師自發簇擁保護的魏見星。
可她為什麼能得到那麼多人的簇擁?
劉徹還沒來得及想明白,人群中魏見星聲音鏗鏘開口,衝著學生們。
“不要怕,不要怕他們,孩子們!”
“我們會建設一個新的世界,在此之前,我們必須衝破艱難險阻,我相信,未來的大國一定是民主的,自由的!”
最初跟隨魏見星在土地廟見過的少年率先舉起右手,高呼著,神情亢奮堅定。
“為少年中國,為新大國,衝破一切欺壓民眾的大山!”
“衝破大山!為新大國!”
彼時,山呼海嘯。
人群中,魏見星輕輕撥開擋在身前的學生們,從容前行,昂頭時像極了一名鬥士。
她衝著警員平靜伸出雙手,做出戴上鐐銬的動作。
而這一刻,站在她身旁的老師們也紛紛伸出手。
學生們開始緊隨其後,邁步,伸手。
就連站在一旁的圍觀的民眾,同樣伸出手。
數百雙眼睛看過來,幾名警員不知所措的踉蹌後退,惱羞成怒的指著身邊這些老百姓,終究沒能說出話來。
人群中不知道誰叫了一聲,於是周邊的百姓紛紛開口。
“說得好!”
“好!這是民主的世道,沒人能欺負老百姓!說得好!”
砰!
伴隨聲響,一名長沙貢社報的記者趁機拉動相機,冒出一陣青煙。
畫面定格,成百上千雙手和那些堅韌的眼眸,還有踉蹌後退的警員。
千百人無論行業貴賤,身份高低,齊齊伸手!
這一幕倒映到正在赤壁遊覽的蘇軾眼中,時年四十五歲的蘇軾似乎感到熱血久違的上湧。
他不由停下游覽腳步,下意識站直。
光幕中,女子平靜前行,伸出雙手,欲要佩戴枷鎖。
幾名官差竟是步步後退,神情惶恐。
明明僅僅一人,身後竟有萬鈞之力。
“這等氣魄……這等氣魄,當浮一大白!”
蘇軾狠狠攥緊拳頭。
這才是欲要改天換日,更改世道的模樣姿態。
直到此刻,蘇軾終於對這位女子有了認可,之前他甚至覺得一個民國底層女子,根本不配做秦皇漢武之母。
但如今,她勉強有資格了。
她就站在大雪裡,帶動那些身份低微的百姓,裹挾大勢傾軋。
這一刻,蘇軾沒來由開始期待起來。
秦皇漢武想必如今也已看到不同,他們正在接觸一條之前從未接觸的道路。
借民之力與民生息!
甚至已經在那位短髮母親身上看到初見成效。
以後呢?
以後魏見星又會如何更改?
這些帝王潛移默化之下,會不會當真改變?
他更期待接下來,是否有其他帝王參與。
還有民國的未來會走向何方。
彼時光幕中,蘇軾目光落在嬴政稚嫩身軀。
身處長街,看著站出的魏見星,嬴政呆呆看著這前所未見的一幕。
所有人都沒有為自己爭辯,而是在為他們共同的思想發聲。
魏見星是遊俠嗎?還是其他什麼?
他聽到人群裡有人在討論革命,說這些都是革命家在做的事,一歲半的嬴政忽然踮起腳尖,掃過面前這群庶民。
革命家?
母親革命家?
這又是什麼人?他們到底要締造一個怎樣的世界?
嬴政第一次對短髮母親所說的未來新世界有了一點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