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上人來人往,看上去十分熱鬧,只是夏若南初來乍到,不知該去哪裡賣胡椒。她只能隨機攔下一位路人,請教道:“這位兄臺,請問哪裡可以買到胡椒?”
路人答道:“你是外地人吧?胡椒這麼金貴的貨物,肯定要去西市的孫記椒筍行買啊!”
還好問了一下,要不然夏若南以為胡椒最初是作為香料傳入中原,她找錯香料鋪了。
夏若南又問西市怎麼走,然後順著路人指的方向來到了西市。
西市是一個繁華的商業區,一排排的商鋪門店林立,有肉行,有酒肆,也有財帛行、飲子藥家等等。
夏若南找到孫記椒筍行,孫記椒筍行面闊三間,前店後住,店裡也有幾個客人。
夏若南走進店面,只見擺在櫃面上的除了花椒、胡椒還有各種乾貨和調料,甚至還有蔬菜。
“這位客官,想要買些什麼啊?”看到有客人登門,夥計趕緊上前招呼。
夏若南問:“胡椒怎麼賣?”
夥計拿了一小碟子胡椒出來,說,“這是上等胡椒,十六貫一斤,您看您要多少?”
十六貫就是十六兩銀子,一兩六錢金子啊!
夏若南咋舌:“這麼貴!”
夥計笑道:“都是這個價,只不過咱家的品相更好,您看看就知道了。”
夏若南便問:“那你們收胡椒嗎?”
夥計道:“收啊,這種品相的,十貫一斤。”
得,到哪兒都少不了中間商賺差價,還賺的這麼理直氣壯。
不過一想到自己賺的更多,夏若南也就無所謂了。
“那你看看,我這胡椒怎麼樣?”她把自己的胡椒拿了出來,擺在櫃面上。
夥計眼睛一亮,滿面堆笑,說道:“這位公子您稍候,我去請掌櫃的來。”
掌櫃的過來一看,很爽快的說:“您這兒有多少,我們都要了,就按市價十貫收。”
夏若南就帶了兩斤,一個盒子裝一斤,掌櫃的全收了,讓人過秤。
“去盒淨重一斤四兩,也就是二十兩,十二貫五百錢,要給您換成銀錠嗎?”
怎麼是一斤四兩?她明明稱了兩斤來的。
夏若南正疑惑間,忽然想起來古代的秤是一斤十六兩,所以才有“半斤八兩”這個成語。
幸好她沒問出來,不然真要被人笑死了。
她說:“十二貫換成一兩金二兩銀,剩下的五百錢我當零花。”
很快,掌櫃的就把一兩金錠二兩碎銀和一串銅錢交給了夏若南,還笑著說:“夏公子要是還有貨,就來找我們,您也看到了,咱們這兒價格公道,童叟無欺。”
掌櫃的是個人精,一眼就看出夏若南這次來是探路的,身邊肯定還有貨呢!
夏若南笑道:“我還有幾個同鄉,也是行商,我去問問他們,要是手裡的貨還沒出,就給孫掌櫃送來。”
“那就多謝夏公子了。”孫掌櫃十分高興,希望夏若南手裡的貨越多越好。
夏若南端詳了一下金銀,看到上面都有孫記的徽號,明白像這種大商家,都會在金銀上做標記。
她把錢袋揣進懷裡,離開孫記,並不急著回去,而是在一家客棧住下,每日四處閒逛,兩三日下來,對這裡算是有所瞭解。
此處是冀州下轄的新都郡,郡太守是開國功臣之後,受封梁國公。
梁國公治下還算安穩,賦稅也不算重,物價中規中矩,一斗米大概十二文錢,但據說冀州之外的幾州情況都不太樂觀。
冀州乃至整個大齊朝民風還算開放,女子可以出門,也可以做生意。那當壚賣酒的,就是個小婦人。
未婚女子單獨出門需頭戴冪籬,已婚婦人則沒有這個侷限。
女子也可以單獨立戶,但前提是家中沒有別的男性了。還有一種情況,則是女子為家主,丈夫入贅。
再說大齊朝的那位天啟帝,似乎是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前些年頻頻對外征戰,還喜歡御駕親征,結果徵一次輸一次,老沒臉了,這幾年才算消停下來。
沒有戰爭,賦稅不重。
憑這兩點,夏若南決定在冀州安頓下來,就選這兒做生意了。
打聽好這些,夏若南讓符靈把自己傳送回去,準備把剩下的胡椒留下一部分送人,其餘的都散賣給孫記。
這一次她學乖了,稱了一百六十斤,也就是老秤的一百斤。
要把這一百多斤胡椒運過去賣還真不容易,夏若南找城中村一位老住戶借了輛板車,板車有些年頭兒了,看起來應該能和冀州融為一體。
但是這麼推著有些顯眼,夏若南又去菜市場買了冬筍和芹菜覆蓋在胡椒上面。
“符靈,走,賺錢去啦!”
符靈施法,夏若南就到了大齊朝,冀州城外的一片荒地裡。
符靈得意洋洋的說:“上次把你傳送在城內,你怕被人看見,這次我特意把你傳送到城外,夠偏僻了吧?絕對沒人經過!”
夏若南看著板車上一百六十多斤的東西,心裡一萬頭草泥馬呼嘯而過,半晌才憋出一句:“你他孃的可真是個人才!”
當初符靈第一次傳送她是想看看她是不是個笨蛋,她怎麼就沒想測試它一下再結契呢!
夏若南推著板車,艱難的走出荒地。走到城外的官道上時,她已經氣喘吁吁了。
停在路邊歇一會兒,夏若南發現進城的人還挺多,每個人都會被守城的士兵盤問,特別是帶著貨物的。
夏若南擦擦汗,鎮定的推著車排隊入城。
“幹什麼的?”輪到她時,守城士兵喝問了一句。
夏若南笑道:“送些家裡的菜給城裡的叔伯。”
士兵挑開上面的袋子,看到裡面的冬筍和芹菜,嫌棄的撇了撇嘴,把夏若南歸為“鄉下人”那一列。鼻孔朝天的說了句:“進城的都要收城門稅一百文。”
夏若南摳摳搜搜的摸出一百文遞過去,士兵收了,揚了揚下巴:“行了行了,進去吧!”
暗暗鬆口氣,夏若南推上車就走,她知道,要是說自己是買賣人,城門稅肯定不止這麼多,說不定還會問她要路引。
她哪來的路引啊?不止沒有,她還是個黑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