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靖初很奇怪以前溫柔小意的劉婉兮,怎麼突然就變成了了這樣,不僅主意越來越大,還對他越來越不耐煩。
不過他沒有說出來,怕劉婉兮又發火,只能點了點頭:“好,娘子,我出去看看,下雨這麼多天了,能不能挖點野菜回來,晚上咱們吃灰面蒸菜。”
劉婉兮從床上下來:“我跟你去。”
“不行,你現在腿還沒好,不能出門。”吳靖初阻止了劉婉兮。
劉婉兮懊惱的捶了捶自己的腿:“唉,都怪我,為什麼偏要跟吳翠翠那個小丫頭置氣呢?不然現在也不會這樣,又要裝腿瘸,又害得你被嫌棄分家。”
吳靖初連忙制止了她的動作:“說什麼呢娘子,嫂子早就不想供我讀書了,跟你沒有關係,別什麼都往自己身上攬。”
劉婉兮不甘心:“你去找根棍子,我當柺杖,非要跟你出去,再說了,我總要出去看看才放心,不然我不知道以後咱們的路到底該怎麼走。”劉婉兮眼神堅定的說。
吳靖初無奈:‘好吧,你等我。’
片刻後,吳靖初拿著一根修理過的柴進來,劉婉兮比劃了一下,正合適。拄著柺杖,劉婉兮在吳靖初的攙扶下出了門。
吳勇兩口子見他們出來,連忙上前問:“你們兩個要去哪裡,三郎,你媳婦的腿還沒好,怎麼讓她出來了呢?”
不等吳靖初開口,劉婉兮先回答:“娘,在屋裡實在悶得慌,我想讓靖初帶我去地裡看看,要是能挖點野菜什麼的回來也好。”
張翠蓮眼裡劃過心疼:“可是你的腿。”
劉婉兮湊到張翠蓮面前悄聲道:“娘,我的腿已經好了,拄拐只是為了不讓村裡人議論,您放心。”
張翠蓮一臉驚喜的看著劉婉兮,再得到劉婉兮的肯定後又看向吳靖初,吳靖初朝她微微點了點頭。
張翠蓮才算徹底放下心來:“好吧,那你們自己小心點,三郎,照顧好你媳婦。”
吳靖初點頭,扶著劉婉兮出了家門。
吳勇一臉疑惑的看著張翠蓮,張翠蓮看了看大房的房門,拉著吳勇回了自己的屋子。
關上房門,張翠蓮才跟吳勇說:“當家的,老三媳婦剛剛和我說她的腿已經好了,三郎也是這麼說的。
看來,當時三郎媳婦的腿沒有斷。
這就好了,三郎不用拖著個累贅生活,咱們也可以放下心了。”
吳勇震驚的同時也是滿臉驚喜:“是真的嗎?可是當時不是你說的三郎媳婦的腿斷了嗎?怎麼會?”
張翠蓮白了吳勇一眼:“沒斷不好嗎?那天我到的時候三郎媳婦的腿確實鼓出一塊來,就連王氏(村長媳婦)都說斷了。
而且老三媳婦那一身冷汗,也不是假的,想來三郎媳婦的腿只是脫臼,並沒有斷。”
聽到張翠蓮這麼說,吳勇也是徹底鬆了一口氣:“還好還好,三郎媳婦也是個聰明的,知道村裡人會因此議論,特意裝著腿瘸,不過也要找個合適的機會好了才行,總不能一直瘸著吧?”
“你放心吧,這麼多天了,難道你還看不出來老三媳婦是個有主意的?咱們三郎的福氣啊,說不定還在後面呢。”
“但願吧!”吳勇看了看窗外,一臉希冀的樣子。
大房這邊剛剛聽見劉婉兮和張翠蓮的對話,伸手捅了捅吳靖毅:“唉,你說三郎和三弟妹在想啥呢?
腿都瘸了,還想出去折騰,還有咱娘,也不攔著點,就這樣讓他們出去了?”
吳靖毅不耐煩的甩開李依依的手:“你管人家幹什麼,咱們現在都分家了,要不是你,爹孃也不會惱我。
現在好了,不單是爹孃,怕是三郎也記恨上我這個大哥了。”
“你個沒良心的,不分家,不分家難道還等著繼續貼補你兄弟嗎?
咱們累死累活的,自己的孩子都上不了學,憑什麼就只顧著你兄弟,不管自己死活了嗎?”
李依依歇斯底里的質問吳靖毅,吳靖毅生怕吳勇和張翠蓮聽見,連忙捂住她的嘴:“你小點聲,是怕爹孃聽不到嗎?”
李依依不服氣,硬是掰開吳靖毅的手繼續說:“怕什麼?難道我說的不是事實嗎?這麼多年了,要不是為了三郎,咱們至於一天好日子都沒過上嗎?
要說懶咱們也不懶,要說銀子,咱們也掙了不少,不都拿去補貼三房了嗎?難道我說的有錯嗎?”
吳靖毅知道李依依說的是事實,當下也沒有反駁,甚至心裡還隱隱生出一絲不滿來。
看著一貧如洗的家,嘆了口氣才說:“行了,這不是趕上災年了嗎?都分家了,以後各顧各的,咱們自己過自己的日子,不去管他們就是了。”
見吳靖毅服軟,李依依也見好就收,沒有再鬧。
這邊的吳勇和張翠蓮對視一眼,嘆了口氣:“這些年是委屈了老大老二了,他們有怨言也在情理之中,咱們就當沒聽見吧。”
張翠蓮沒有說話,她知道這些年大房二房有怨言,一直是自己壓著才沒有爆發,現在好了,一分家,什麼都不顧了。
二房這邊也聽到了大房的對話,只是他們什麼都沒說,但是從對方眼裡也看到了答案,以後他們都不會再管三房了。
門外的劉婉兮和吳靖初也是,劉婉兮倒是沒什麼,就算沒有別人的貼補,她相信他們也能生活得很好。
吳靖初一直低著頭,他現在心裡就像打翻了五味瓶,說不上來是什麼感覺,羞愧、自責,難過,解脫,都有。
劉婉兮拍了拍吳靖初的肩膀道:“行了,咱們以後還他們就是了,不要難過了,都會好的。”
吳靖初重重點了點頭:“好,娘子,我不會他讓你失望的,走吧,咱們也別進去了,免得尷尬。”
兩人本來是打算回來拿揹簍的,可剛到門口就聽見李依依和吳靖毅吵架,而且吵架的原因還是吳靖初,所以兩人就沒進去。
不過聽到了也好,有個心理準備,不然以後要是李依依再夾槍帶棒的陰陽,怕吳靖初受不了。
沿著田邊的小路一直走,很快兩人就來到了自家地邊上。
雖說現在已經分家,但是還沒有出來劃分哪裡的地歸誰,不過都是挨著的一片,無所謂哪裡。
從第一場大雨下過後又零散的下了幾場小雨,他們回來這一路上已經有些野菜悄悄冒出頭了,可能也是憋得太久了,種子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發芽了吧!
田埂上幾棵嫩綠的薺菜引起了劉婉兮的注意,看了看四下無人,她也懶得裝了,丟下柺杖,快步跑上前,將薺菜挖出來放到籃子裡。
這個籃子還是逃荒前家裡就有的,不值錢的東西,就沒有帶走。吳靖初也看見了不少,兩人連忙開始挖。
雖說剛冒出頭沒多久,但也正是嫩的時候,挖回去吃正好。
兩人快速挖著,大家都是剛到家,還沒安置好,等大家安置好後肯定也會出來找野菜,他們要趁現在多挖一些回去。
只是一道田埂,兩人就挖了滿滿的一籃子薺菜。
劉婉兮讓吳靖初趕緊先把挖好的薺菜送回去,等會兒再來接她。
吳靖初的動作也很快,沒過多久就揹著一個揹簍來到了劉婉兮的身邊。
一直挖到傍晚,身上的揹簍和籃子都滿了,兩人才慢悠悠的往家趕。
村裡有一口公用的井,村民們吃水都會來這裡打。吳靖初挑著兩隻桶,去井邊查看。
井裡的水已經蓄了不少,打了滿滿兩桶,吳靖初才往家裡挑,直到家裡的水缸裝滿,他們今天晚上要把薺菜洗好焯水後晾起來。
給吳勇和張翠蓮老兩口拿了些,又給大房二房送了些,劉婉兮和吳靖初才開始擇菜。
擇好的菜下鍋焯水,出鍋後放到晾衣服的杆子上晾乾,以後想吃拿出來泡一泡就能吃,主要還是古代沒有冰箱,儲存食物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