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16章

皇宮偏殿內。

陳良看著坐在凳子上的朱元璋,內心一陣不爽。

“這都到下班的點了,自己想加班,別帶上我啊。”

“我和你朱重八可不一樣,你就住宮中,我回家還有一大段距離。”

雖然心中腹誹,但陳良表面上卻是一副畢恭畢敬的模樣。

“陳良啊,知道咱喚你前來是所為何事嗎?”

聞言,陳良當即搖了搖頭。

其實對於老朱的意圖,陳良心裡猜個七七八八。

但帝王之心不可測,自己就算是知道也不能隨便說出來。

“今天早朝的時候,咱就一直在想,你提出的攤丁入畝的國策要如何施行。”

說完這句話,朱元璋目光炯炯的看著陳良。

陳良一聽,原本有些疲憊的他頓時來了精神。

這不就是自己離開朱元璋去做地方官的良機嗎!

“陛下,攤丁入畝是一項需要長期實施的國策,具體細節光靠說是沒用的。”

“既然攤丁入畝是臣提出來的,臣建議先從地方上試點。”

“由臣擔任某地方官,陛下坐鎮朝中指揮。”

“若是有成效,則可將此國策擴大,循序漸進。”

“只是若要施行,陛下以及群臣都要做好準備,這是一項長久的計劃。”

聞言,朱元璋沉思片刻,緩緩開口道:“既然如此,明日此事便由你提出。”

“挑選幾人前往地方任命,這項國策是你提出來的,那就由你在朝中指揮。”

“關於攤丁入畝的事情,咱便全權交由你負責。”

老朱一番話頓時給原本還在沾沾自喜的陳良頭上澆了一盆冷水。

自己原本想借此來脫離老朱的掌控,去一個小地方當個小官。

等老朱駕崩再大展宏圖,沒想到對方竟然把推行攤丁入畝之事全權交由自己負責。

“你是翰林學士,雖然官位品級不高,但權力不小。”

“這件事交給你負責,咱也放心。”

“咱會讓咱的太子輔助你,若是有什麼問題,可直接向太子說明。”

“要是出了大差錯,咱就讓你的腦袋,留在那奉天殿上。”

見朱元璋無時無刻不惦記著自己的腦袋,陳良當即唯唯諾諾退了出去。

離開皇宮,陳良不禁感慨人生之艱難。

“以前看歷史還沒感覺,現在親身經歷了,方知在老朱手底下為官,到底有多不好混。”

“薪俸低的可憐也就罷了,還一天到晚提心吊膽。”

“真不知道那些歷史上擠破頭皮都要考中進士的人到底為了什麼。”

……

翌日,奉天殿上。

“陛下,臣以為,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是啊陛下,施行國策,這可是大事,應該同中書省好好商議才是。”幾名大臣爭相開口。

“咱現在不就是讓爾等商議嗎?”

龍椅上,朱元璋皺著眉掃向臺下群臣。

陳良自從敲響登聞鼓到現在。

無論是提出攤丁入畝的國策,還是提出南北學子之爭的解決辦法。

這些人每次都是以各種理由反駁推脫。

唯有零星幾個北方官員贊同陳良。

這明擺著就是黨爭,以自己的利益為先,不為國家考慮。

若非現在正是用人之際,咱真想砍了你們這些人的腦袋!

朱元璋心中不悅,臉上表情卻是無悲無喜,以至於臺下群臣難以察覺朱元璋的情緒變化。

“陛下,茲事體大,既然容我等商議,待日後……”

“日後?就給你們一天時間,必須商議個結果出來!”

此話一齣,群臣一個個頓時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一天?一天時間能探討個什麼結果。”

“陳良那小子到底給陛下灌了什麼迷魂湯,竟然讓陛下這麼支持他!”

而此時,站在最前方的胡惟庸卻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

一旁的右丞相汪廣洋亦是一言不發,彷彿現在探討的事情跟自己沒關係一般。

而高坐龍椅之上的朱元璋洞悉一切,怎麼能不注意到自己這兩位左右丞相。

“胡惟庸,汪廣洋,二位為何一言不發?”

“陛下,推行攤丁入畝的國策已經是陛下決定好的事,為何還要多言其他?”

“況且,這對大明可是一項重大改革。”

“於百姓有益的事情,臣沒有異議。”胡惟庸淡聲說道。

“陛下,臣與左丞相有一般見解。”

見中書省兩位丞相如此應答,群臣這才一個個閉上嘴巴。

連他們的頂頭上司都支持,那他們說再多也沒什麼用。

“既然你們二人都支持這項國策的推行,那便待朝會散去之後。”

“由太子和陳良處理調派人手的事宜,在何處試點推行,用什麼人,一切都是陳良說了算。”

此話一齣,群臣愕然。

“陛下,讓陳良到翰林院調派人手去地方任職?這,這不合適吧?”

“是啊陛下,他不過是一個御史言官,剛入翰林,對翰林院的許多事情還不瞭解。”

“沒錯,翰林院每天這麼多工作,正是需要人手的時候,還要抽調人手出去。”

朱元璋龍眉一皺,道:“不是還有太子陪同嗎?”

“以前咱怎麼沒發現,你們反應這麼大呢。”

“之前你們提出勸課農桑,休養生息,這些推行下去也沒見這麼大的阻力。”

“怎麼到了攤丁入畝,你們就一個個有這麼多的理由?”

“不是人手不足就是有待商榷,你們到底要幹什麼?”

朱元璋表面如此說,心中卻是明白,就因為陳良是北方籍的官員。

而之前無論是提出國策,還是關於推行國策的工作,都是由南方集團來統一調派。

“陛下,這項國策推行起來難度太大,且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況且,陳良才入翰林院兩天,一屆御史言官,有些大膽的想法也實屬正常。”

“但並不代表他的想法就是可行的啊。”

“是啊陛下,小規模試點沒問題,但是為何要從翰林院抽調人手?”

“這項國策是他提出來的,要推行也應該由他來!”

“沒錯陛下!臣建議,讓陳良去當寧陽縣知縣,就在寧陽縣試點。”

“若是能做出成績來,再擴大推行範圍!”

此時,南方群臣一個個統一口徑,都是讓陳良去出任寧陽縣知縣。

聽著這些人在朱元璋面前覲言,陳良樂的如此。

畢竟自己確實想要激流勇退,先苟一波再說。

“哎,只可惜老朱不同意啊。”

果不其然,朱元璋突然開口,群臣一個個頓時安靜下來。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