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書房內。
“什麼?要咱在文武百官面前親自授予他調用錦衣衛的權利,他才肯繼續查下去?”
“他以為他是誰啊!咱沒有他,一樣可以把事情查清楚!”
朱元璋的反應不出朱標意料。
前些日子才把令牌收回,現在又要賦予對方權利。
還是在文武百官面前。
如此反覆,這讓群臣怎麼想?
“父皇,現在正是在關鍵時期。”
“相對來說,兒臣覺得查清楚太子妃的死因更為重要。”
“這麼多天下來,他們已經獲得喘息之機。”
“現在查起已經覺得有些晚了。”
“況且之前錦衣衛並沒有任何進展。”
“陳良一接手,立刻便有了新的進展。”
“現在若是要查明此事,恐怕真的離不開陳良。”
聽聞此言,朱元璋冷哼一聲,道:“那也不是他來脅迫咱的理由。”
“還威脅咱,咱已經秘密召見過他。”
“讓他繼續查下去,這小子反而得寸進尺。”
“現在要當著大臣的面賦予他權利,這不等於在所有人面前承認咱錯了?”
“這樣顯得咱反覆無常,群臣會怎麼想?”
見狀,朱標微微嘆了口氣。
隨後,他幽幽道:“父皇,你知道現在有些人怎麼說此事嗎?”
朱元璋不禁好奇問道:“怎麼說?”
“有些人覺得,太子妃的死是陛下默許的。”
此話一齣,朱元璋頓時怒目圓睜,大聲喝道:“放屁!”
“誰說的?咱把他舌頭給拔了!”
“妄議皇家之事,從中作梗挑撥關係,哪一條罪都夠他們受得!”
隨後,朱元璋瞥了一眼朱標。
“標兒,你不會真的信他們說的吧?”
朱標嘆了口氣,道:“父皇,我覺得是真是假不重要。”
“重要的是文武百官中那些知情人是怎麼想的。”
“尤其那些淮西勳貴。”
“淮西勳貴?”
這四個字像是什麼特別敏感的東西一樣,令朱元璋有些應激。
“是淮西勳貴這麼說的?”
對此,朱標並沒有說話。
朱元璋大怒道:“咱看這些人都不想活了!”
“他們能是什麼好東西!還敢來議論咱的事情!”
“標兒,這話可不敢信,咱若是知道誰要害死常氏。”
“咱絕對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
“誅滅九族!”朱元璋怒道。
“父皇,這話兒臣當然不信,但架不住眾人有口欲言。”
“就當作是堵上他們的嘴,讓那些人看到父皇要徹查此事的決心。”
見朱標如此保舉陳良,朱元璋意識到,自己這次只能吃下這個虧。
自己原本是想小小的以懲戒的方式來提醒一下陳良。
沒想到被陳良莫名其妙的擺了一道。
隨後,朱元璋深深嘆了口氣。
“既然如此,咱就依著他。”
“不過也僅此一次,這小子仗著自己現在有點用,就敢來脅迫咱。”
“到以後他還了得?”
“若是將來你鎮他不住,怎麼辦?”
“父皇放心,兒臣自有分寸。”
……
時間很快來到第二天。
陳良已經從朱標口中得知,朱元璋答應了此事。
“這朱標竟然真能勸動朱元璋,看樣子我還是小看了朱標在他心中的地位。”
“不然就是真的為了儘快查出太子妃之事。”
“無論是哪一種,都證明朱元璋對朱標的重視。”
陳良心中正思索間,只聽龍椅上。
朱元璋雄渾的聲音傳來。
“陳良。”
陳良當即從班子裡走了出來。
“臣在。”
“咱經過深思熟慮,還是決定把北鎮撫司錦衣衛的調用權利賦予你。”
此話一齣,群臣一片譁然。
“什麼情況?陛下前些日子不是才給了陳良點顏色瞧瞧。”
“怎麼這麼快就變臉了?”
“陛下可不是個反覆無常的人,這陳良到底給陛下灌了什麼迷魂湯?”
眾人一個個不免驚詫起來。
此時的朱元璋只感覺自己臉上火辣辣的疼。
自己前些日子才收走,如今沒兩天又還回去了。
群臣的反應果然如朱元璋所料。
“咳咳,有些事情還是需要靠陳良來處理。”
“咱為了能夠把事情解決,所以才繼續讓他調用錦衣衛。”
“前些日子,也是咱欠考慮了。”
此話一齣,群臣一個個震驚不已。
“我沒聽錯吧?陛下這是……認錯了?”
“陛下竟然會認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陳良再次得到調用錦衣衛的權利。
此時的眾人看向陳良的目光已經完全變了。
能讓朱元璋認錯,這是什麼概念?
老朱什麼人,他們這些洪武朝老臣可太知道了。
要讓他認錯比登天還難。
就算讓他寫個罪己詔,也能寫成自己的功績書。
而今天,朱元璋竟然認錯了。
還是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跟一個戶部主事認錯了。
“難道陛下變了?”
“難道陛下要變的跟李世民一樣聽勸?”
此時,群臣一個個心思各異,其中一名南方官員不知道心裡在想什麼。
臺上的朱元璋咳嗽兩聲,道:“咳咳,各位有何事啟奏?”
只見一人當即站了出來,啟奏為江南一些官員貪汙的事。
大意為一些問題不大的人,希望朱元璋從寬處理,發配流放。
而朱元璋看到這些人的所作所為,心中怒不可遏。
朱元璋曾經就是被貪官整的飯都吃不上一口。
要說他對於老百姓有多話,這有爭議。
但是對於貪官,朱元璋可謂是滔天大恨。
“哼!這些人咱誅他們的九族也不為過!”
“你少在這裡為他們求情!”
話音剛落,只見一名官員突然站了出來。
“陛下!”
“這些人曾經也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如今犯了錯便要直接處決。”
“陛下為何不念一絲舊情?”
“如此這般,只怕會讓群臣之心與陛下遠離!”
“望陛下放過這些罪官,把他們異地流放!”
聽聞此言,朱元璋不禁有些懵逼。
以前在這件事上可從來沒有人敢這麼跟自己說話。
群臣也是紛紛看向這名官員。
“他吃錯藥了?”
而此時,他內心卻是想著。
“陛下居然都認錯了,想必真的想變的和唐太宗一樣聽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