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母看看自己閨女,自己這是急糊塗了,馬上明白閨女的意思。
坐下來,邊檢散落一地的針線,一邊說:“桂花嫂子,謝謝你替我們家青青著急,這事我們青青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我家青青你看著長大的,你也知道是什麼樣的人,我們家對徐家這麼多年怎麼樣,你也是知道的。”
“這徐家娃子上週寫了一封信來說要跟我們青青退婚,說什麼要自由戀愛,不要家裡的包辦婚姻,這麼多年了,村裡人都知道他倆的事情。這要退婚,我家青青以後在村裡怎麼活,我家青青這孩子也是真傻。從收到信就不吃不喝,昨天才做下那蠢事,跑去跳河尋死,我這傻閨女哦。”
桂花嬸子這也聽出味道來了,這徐家這麼多年得了好處,現在還想把退婚的髒水往宋家潑呢。
“媽,我出去一趟。”宋青青說完就換鞋準備出門。
桂花嬸子:“青青,你這是去哪呀,你別……”
宋母:“閨女,你別去……”
桂花嬸子和宋母同時發出聲音。
“放心吧,不會再尋死了,我會好好活著,要那些對不起我們的人付出代價。”說完就往外走去。
哼,就你們徐家長嘴嗎?我也長嘴。
輿論的高地,自己不佔領,就得給別人佔領,一定要拿下這塊高地。
桂花嬸子嘀咕:“這孩子不會出啥事吧。”
宋母聞言,收拾了一下,跟桂花嬸子一起出門,追著宋青青而去。
宋青青出門徑直走到到大隊部,門口的大樹下坐著好些人,這也是村裡的新聞發佈中心。
現在距離秋收的農忙時節還有一段時間,除了一些壯勞力要上工外,其它的婦女老人孩子都閒著,樹下聚了好幾個嬸子在閒聊,徐母就在其中。
看見宋青青過來,突然就安靜了,看著宋青青的眼神都充滿的鄙夷。
宋青青拖著大病初癒的身體,一副我見猶憐的表情,看得周圍的嬸子們不由得有些同情起來。
“宋家丫頭,你這身體咋樣,昨天你暈過去我們可嚇壞了。”一個昨天在場圍觀的大嬸說話了。
“謝謝嬸子,我好多了,昨天是我想不開做傻事,讓大家擔心了,以後不會了。”
宋青青對著後面趕來的宋母和桂花嬸子一個放心的眼神。
宋青青又看向徐母:“徐嬸子,長征哥是真的要跟我退婚嗎?前幾天收到長征哥的信,說要跟我退婚,我真不敢相信。這麼多年長征哥去參軍,我留在這裡照顧家裡,讓他在部隊裡沒有了後顧之憂。這剛升了軍官,我還想著長征哥終於可以有資格接我去隨軍了,真沒想到卻等來了長征哥的一封退婚信。”
“本來以為這麼多年跟長征哥婚事,長征哥也是認定的,沒想道現在長征哥說是不想要家裡的包辦婚姻,要自由戀愛,就這麼把我給拋棄了。”邊說還邊抹眼淚。
“這麼多年,我都當自己是徐家人,照顧長征哥家裡人和弟妹,哪一樣都沒有落下,這樣以來,以後讓我如何做人,昨天想到這些我就想一死了之。”。
“鬼門關裡走了一遭,我才想明白,不能就這麼死得不明不白,就想來跟嬸子問個明白,您跟長征哥是一樣想法,要退這個婚嗎?”
周圍嬸子們這會都變了神色,原來這徐家小子早就有了退婚的意思了。
徐母有點慌了:“你都跟別的男人摟摟抱抱了,這樣的媳婦我們徐家可不敢要了,要是把你娶回去,你讓我家長征的臉往哪擱。”
“什麼摟摟抱抱,昨天那麼多人都看著的,人家軍人同志救了我的命,要是沒有軍人同志,我早就去閻王爺那裡報道了。”
“我死得不明不白,不要緊,可是我就這麼走了,讓仇者快,親者痛,家裡人都疼我,所以這麼多年對徐家也是能幫就幫,不過是希望我以後到徐家能過得好一些。當年長征哥去當兵也是頂替我二哥的名額,我二哥從小就想當兵,但是為了我這個妹妹,就忍痛把名額讓給了長征哥,我就這麼走了,多對不起我的家人。”
這下子,周圍人看徐母的臉色都變得鄙夷了。
宋家這麼多年對徐家怎麼樣大家都是看在眼裡的,徐家孤兒寡母的生活不易,宋家也拿出了最大的善意。
沒想到徐長征當兵的名額還是頂了宋家小子的,這徐家小子太沒良心。
“鬼門關裡走了一遭,我也想通了,長征哥一門心思想退婚,我們也沒有辦法,但是這麼多年我們宋家在花在長征哥和徐家的錢得還我們吧,光是有欠條有記數的算下來都有兩百多塊錢,糧食沒計數的都有不少,我也不多要,摺合一起就三百塊錢,還回來我們就兩清了,以後互不相欠。”
這些數都是前幾天,聽說徐長征要退婚,宋父宋母氣憤不已,簡單統計了一下這些年徐家管宋家借的錢糧的借條,有憑有據。
當初宋家借給徐家的錢糧本就沒想著要還,也是為了閨女的將來,可徐家要面子,每次還寫了借條,說是借。
宋父對徐長征的救命之恩,送給徐長征的參軍名額,這些都不是用錢來衡量的。
宋青青說完這些,都炸開鍋了,大家都議論紛紛,徐母被說得又氣又惱,但也無話反駁,羞愧得抬不起頭來。
“我閨女這麼好,徐長征那小子不配,以後再有人傳我閨女的不是,我找他拼命,走,我們回家。”宋母留下一句,扶起淚眼婆娑的宋青青往回走。
輿論此時也轉了方向,宋青青被退婚這個事情算是傳開了,但是徐家的忘恩負義也被傳開了,大家都同情起宋青青來。
大家看著徐母的眼神也不對了,這徐家自己忘恩負義,說不定就是徐長征那小子當上軍官了,看上了城裡姑娘,看不上宋青青那鄉下丫頭了,才提出的退婚。
這宋家丫頭也太可憐了,長得是挺漂亮,但還是逃不出鄉下丫頭的命呀。
宋家一家子在村子裡的口碑不錯,如果不是出了宋青青這事,誰敢編排宋家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