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回事?”
就在他滿心不解之際,大腦卻忽地一聲嗡鳴,使得整個人的所有感官瞬間陷入某種空白和僵直。
讓踏步前行的他險些摔倒,或許是身體本能的緣故,最終站穩了,卻停了下來。
引得四周部分行人投來詫異的目光。
好在這個過程持續的並不長,很快便恢復過來。
隨著感官恢復,他立刻感覺到了不同,整個感知似乎得到了某種突破,變得清晰、明亮、細微、準確……
行人的穿著裝飾面孔、周邊的建築材質結構、前方各種障礙與距離等都變得前所未有的清晰,或嘈雜或細微的聲音也能有效分辨,各種信息快速交織,甚至可以在腦海中形成清晰立體的景象。
然而這還只是感官上整體的變化。
最特別之處卻是對四周不斷流動空氣的感知,念動間,可輕易捕捉其流向、速度、強弱等,似乎只要他願意,可以輕易融入其中,甚至借勢借力。
隨之而來的修行記憶驗證了這一點。
實際上,踏風步修行入門和小成都沒什麼難度,只要稍稍有點天賦,都能達到,但從小成至大成就變得困難了許多,很多人一輩子都難以突破。
但這門武學真正的核心卻在圓滿境。
其涉及到了精神感知的壯大與突破,一旦突破,便能感知風的各種變化,最終結合身體氣勁勃發運轉,達至身與風合、踏風而行的最高境界。
其帶來的不止是速度的提升,更有對‘風’這種天地組成‘元素’的理解和感悟。
可惜這門武學終究只是不入流武學,未能讓姜黎觸及更深的東西。
但他卻隱隱感覺到了那種‘本質’的存在,似乎只要再進一步,便能窺見,勾起了他濃濃的渴望。
“身與風合,踏風而行……”
姜黎呢喃,心中生出一絲莫名的安全感,踏風步圓滿所帶來的安全感。
隨後,他收斂心緒,準備繼續前行,卻忽有所感,轉頭看向某個方向。
遠處,趙明誠正不急不緩走來。
“趙七哥。”
待其靠近,姜黎開口打招呼。
趙明誠神色略微有些複雜地看了看姜黎,駐足開口:“以前是我眼拙了,沒想到我們之中,你才是城府最深的那個。”
“自保而已,讓趙七哥見笑了。”
姜黎沒有否認,畢竟,接下來也不可能繼續隱藏。
“自保可以理解,不過你為何倒向鐵山?”
趙明話語間似有怨念。
幾日來,鐵山多次毫不遮掩地召見姜黎,並表現出親近之意,明眼人不難猜出其投靠的事實,所以趙明誠知曉並不奇怪。
姜黎苦笑:“趙七哥誤會了,談不上倒向誰,只想盡心盡力替朝廷辦事而已。”
對於趙明誠的怨念,他也能理解,畢竟之前曾伸出橄欖枝,想要招攬,如今自己卻投了鐵山,趙明誠心中有點想法也正常。
“誤會?”
趙明誠冷笑一聲:“共事一場,好心提醒你一句,倒向誰都可以,但絕不該倒向鐵山。”
姜黎聞言,面色微變:“趙七哥,這話什麼意思?”
趙明誠卻邁開腳步趕路,不再回應半個字,朝著南城門方向而去。
姜黎跟了上去,與趙明誠並肩而行,試圖從其口中套一些話,但趙明誠卻始終一言不發,直到南城門。
這讓姜黎心中充滿了警惕。
他覺得趙明誠的話不是無的放矢,一定有原因,或許此次的任務真有人要針對自己。
南城門外,宋承安、張雷、劉大海已經等在那裡。
除了三人,旁邊還有幾名馬市之人各自牽著一匹高頭大馬靜靜等在一旁。
大明統治千多年,期間進行過無數次改革。
馬匹租賃便是其中之一。
當初,各地城衛司都有飼養機構,專門馴養管理馬匹,這讓朝廷不得不為此每年投入了一筆不菲的錢財,關鍵還經常因為貪腐等原因無馬可用。
後來巡察司巡察使在巡察各地時發現了這一問題,於是上書朝廷,最終推動改革,演變成了如今這般情況。
各地城衛司與馬市合作,每次使用租賃便可。
這樣一來,不止砍掉了馬匹高昂的飼養管理費和一大批公職人員的俸祿,還極大程度擠壓了在這方面的腐敗滋生空間,為朝廷節省了一大筆開支。
更關鍵處在於城衛司隨時有馬可用。
見姜黎和趙明誠到達,宋承安簡單吩咐幾句,便讓馬市的人將馬匹牽出,一行人當即朝著奇木鎮奔馳而去。
各地馬市配備給城衛司的多是好馬,南江縣也不例外,所以五人趕路的速度很快。
南江縣縣城離奇木鎮六十里左右,五人快馬加鞭,不到一個多時辰便趕到。
抵達時,當地鎮長早已備好酒菜恭候多時。
說起來,‘鎮長’這個職位同樣是大明改革成果之一。
不過這個職位卻並非真正的官職,而是由縣裡主導,各地老百姓代表推舉起來領頭協助縣裡管理一鎮之地的‘民選官’,主要配合課植農桑、檢查非法、催辦賦稅、徵召徭役等,其俸祿來源也非直接由官府劃撥,而是當地額外的一種特別稅收。
鎮長雖不是真正的官,月錢也不高,卻有著不小的地位和權力,不止手底下管著好些個里長,還有戶口登記、規束民風、徵召徭役、代行部分法度等權利。
於普通老百姓而言,幾乎就是壓在頭頂上的天,在一鎮之地,很有權威。
有這份權威在,要搞點好處自然也不難,在如今這般政令不暢的情況下,尤其如此。
所以這個位置絕對是香餑餑,沒點背景勢力,很難搞到手。
但縣裡面若有大人物看他不爽,要罷掉也很容易,隨便找幾個理由就能做到。
這也是每每上面有人來,鎮長都熱情接待的原因所在。
宋承安沒有拒絕,領著四人填飽肚子,隨後在奇木鎮鎮長的帶領下去到案發地點。
不出所料,死者無一例外,全是被吸乾水分的乾屍,明顯屬於邪宗餘孽所為。
然而案發現場卻沒有發現邪宗餘孽蹤跡。
想要揪出這些人,只能清查摸排。
為了提高效率,張雷提出了分頭行動的建議,除了劉大海有些猶豫,趙明誠和宋承安出奇地意見一致,投了贊成票。
少數服從多數。
儘管知道這樣的決定有問題,姜黎也沒反對,一是反對無用,二是踏風步圓滿帶來的安全感讓他有獨自行動的底氣,三是他想看看宋承安這傢伙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
最終,在鎮長特意找來的幾名當地人帶領下,幾人開始分頭行動,根據發現的少量蛛絲馬跡展開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