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妍帶著幾名貼身宮女,一路穿過東宮的迴廊,徑直來到朱瞻基所在的屋子。
張妍站在門口,目光掃過守門的小太監,語氣溫和卻不失威嚴地問道。
“太孫殿下在裡面?”
那小太監見是太子妃親臨,連忙躬身行禮,恭敬地答道:“回娘娘的話,太孫殿下確實在裡面。”
張妍點點頭,正要推門而入,小太監卻猶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娘娘,太孫殿下之前特意交代過,千萬要守好門,不許任何人打擾。所以……”。
張妍聞言,微微一怔,隨即失笑道:“這孩子,又在搞什麼名堂?”
她雖然心中疑惑,但並未責怪小太監,反而對他的盡職盡責感到欣慰。
張妍站在門口,略一沉吟,便柔聲說道。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進去了。你去通傳一聲,就說我來了,看看他是否有空出來一見。”
小太監連忙點頭,轉身輕輕叩了叩門,低聲說道:“殿下,太子妃娘娘來了,想見您一面。”
屋內,朱瞻基正沉浸在修煉之中,聽到小太監的聲音,這才緩緩睜開雙眼。他深吸一口氣,平復了一下體內的氣息,隨後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走到門口打開了門,快步迎了上去。
朱瞻基微微一笑,語氣恭敬卻不失親近。
“娘,您怎麼來了?”
張妍見朱瞻基神色如常,心中稍安,但仍忍不住關切地問道。
“兒啊,我聽人說你剛才讓人準備了許多吃食,可是身體不適?”
朱瞻基笑著搖了搖頭,安撫道。
“娘,您不必擔心,孩兒只是最近找了一部內功,修煉時消耗了些體力,所以胃口大了些。身體並無大礙,反而比之前更好了。”
張妍聞言,仔細打量了朱瞻基一番,見他面色紅潤,精神飽滿,確實不像有事的樣子,這才放下心來。
她輕輕拍了拍朱瞻基的手,柔聲說道:“那就好。不過練功也要注意分寸,別累壞了身子。”
朱瞻基點頭應道:“娘放心,孩兒心中有數。”
張妍見他不願多說,也不再多問,只是叮囑道:“若是有什麼需要,儘管吩咐下人,別委屈了自己。”
朱瞻基笑著應下,目送張妍離開後,這才重新關上門,繼續他的修煉。
門外,小太監依舊盡職盡責地守在原地,心中對太孫殿下的敬畏更深了幾分。
朱瞻基在屋內潛心修煉了幾日,漸漸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
無論他如何努力,都無法將《萬相神功》的口訣說出來,甚至連寫下來都做不到。每當他試圖將功法內容表達出來時,腦海中便會出現一片空白,彷彿有一層無形的屏障,阻止他將功法外傳。
他心中疑惑,便仔細研究了一番《萬相神功》的奧秘,終於明白了原因。
原來,《萬相神功》乃是仙級神功,已經達到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無相無我境界。其核心口訣玄妙無比,幾乎無法用言語或文字留存於世。換言之,這部功法只能由他一人修煉,無法傳授給他人。
朱瞻基得知這個情況後,倒也沒有覺得有多遺憾。
因為他本來就沒打算將這功法傳給別人,畢竟萬相神功可是他最大的秘密。
不過,朱瞻基很快又發現,《萬相神功》中記載了那二十四部絕世武功的全部內容。雖然無法將《萬相神功》的核心口訣外傳,但這些絕世武功卻不受限制,完全可以抄錄出來。
他心中一動,立刻有了主意。
“既然《萬相神功》無法傳授,那我便將這些絕世武功精簡一番,傳授給他人,以此增強我的勢力。”
想到這裡,他決定先從《葵花寶典》入手。他找來紙筆,將《葵花寶典》的內容刪刪減減,只留下了部分精要,最終整理出了一部簡化版的功法,並將其命名為……《忠君劍法》。
原本他是想稱《辟邪劍譜》的,但想了想後,還是改成了《忠君劍法》。他打算從武功名字開始,就給那些練功的人灌輸忠君的思想。
完成之後,朱瞻基便去找張妍,開門見山地說道。
“娘,孩兒最近在研究一部功法,需要找一群身世清白、識字的小太監來幫忙練功,大概需要幾十個人。”
張妍聞言,雖然心中疑惑,但並未多問,只是點頭答應:“既然你有需要,娘自然會幫你安排。”
此時,皇宮內沒有皇后,宮中事務多由張妍這個太子妃打理。
她當即召來了宮裡的太監總管,吩咐道:“你去挑五十個身世清白、聰明伶俐識字的小太監,送到太孫殿下那裡,聽候差遣。”
太監總管連忙應下,恭敬地說道:“娘娘放心,奴婢一定辦好此事。”
沒過多久,太監總管便帶著五十名小太監來到了朱瞻基的院子。這些小太監年紀都不大,最小的十來歲,最大也就二十來歲。個個眼神機靈,顯然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
朱瞻基滿意地點了點頭,對太監總管說道:“辛苦了,這些人我便收下了。”
太監總管躬身行禮,諂媚地說道:“殿下客氣了,能為殿下效勞,是奴婢的福分。”
待太監總管離開後,朱瞻基便將這些小太監召集到一起,然後帶到了一處偏僻人少的宮殿,開始了訓話。
他神色嚴肅地說道。
“從今日起,你們就是我的人了。不過,在此之前,我要先考校你們一番,看看你們是否值得培養。”
小太監們聞言,紛紛露出緊張又期待的神情,齊聲應道:“奴婢一定盡心盡力,不負殿下厚望!”
朱瞻基點點頭,隨後便開始逐一“面試”這些小太監的資質和心性。
他讓其他人先在外等候,單獨叫來第一個小太監,語氣平和地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那小太監連忙跪在地上,滿臉恭敬的回答道:“回殿下的話,奴婢名叫李順。”
朱瞻基點點頭,繼續問道:“你是哪裡人?家中可還有親人?”
李順神色一黯,低聲道:“奴婢是山東青州人,家中父母早亡,只剩下一個妹妹,如今也不知去向。”
朱瞻基聞言,心中微微一嘆,又問道:“可有喜歡的人?識不識字?有什麼志向?愛不愛財?”
李順想了想,恭敬地答道。
“奴婢入宮前曾與鄰居家的姑娘有過一段情誼,但如今已是天各一方。奴婢識得一些字,是入宮後跟著老太監學的。至於志向,奴婢只願盡心服侍殿下,為殿下分憂。至於錢財,奴婢覺得夠用就好,不敢奢求太多。”
朱瞻基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後拿起筆,在一張紙上詳細記錄下李順的信息,包括姓名、籍貫、家庭背景、個人喜好、識字情況以及志向等。
“好了,你先站在一旁吧。”
朱瞻基揮了揮手,示意李順退下,隨後又叫來了第二個小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