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通玄》!我聽過這個名字!我有一個在本科醫學院的同學就跟我講這個,但他說的是白話文啊,可不是文言文。”
“太可怕了,主播的文化功底簡直深不可測!”
“我第一次聽說梨子還有這樣的功效!”
“那我正好嗓子有些啞了,豈不是要多買一些梨子!”
從剛剛的小劇場演繹到講出梨子的功效,周衛國一步一步的將蓮花鄉的梨子展現給所有觀眾。
而他們對梨子的興趣也愈加濃厚。
周衛國又想起了一篇散文。
林清玄先生的《雪梨的滋味》。
他清了清嗓子繼續道:“梨子,好吃,止咳清肺。除了這些,它還具有歷史意義。”
“啊?還有歷史意義?主播你快說。”
“竟然還能講?主播I服了you!”
周衛國緩緩開口:
“我有一個朋友,他叫清玄。”
“我們曾在臺省相處過一段時間,當時兜裡拮据但又想吃新鮮水果便去買了梨子。”
“可即便如此我們也只夠買一個梨子的錢。”
“最後我們買了一個梨子,然後我提議分開吃。”
“可清玄說在他的老家有一種說法,梨不能切開,因為這代表著‘分離’,是不好的寓意。”
“我笑著問你一個無神論者竟然還信這個?”
“清玄搖搖頭說不信,但他有點想他父親了。”
“沉默了少許,他將梨子拿在手裡,然後輕聲說道:衛國,你知道嗎?梨子很好吃,但並不單純,裡面包含著國仇家恨。”
“我當時便問:此話從何說起?”
“清玄有些嘆息,他說道:在我父親那個年代,華國的土地上有著大量的櫻花國人。”
“當時為了文化滲透,很多櫻花國的人都當起了老師。”
“我父親和我說,教他們文化課的就是一名櫻花國人。”
“他曾舉著梨子說哪一天打倒了華國,他們就可以吃魯地上的蘋果以及津市的梨子了。”
“清玄對此很是嘆息,他有些激動的說道:就為了梨子、蘋果,櫻花國殺了我們多少同胞!”
“那些生長在華國大地上的梨樹不知沾染了多少我們無辜同胞的鮮血。”
“然而,那些血早已埋在土裡並沒有沾染在梨子上。”
“以至於後世子孫有許多已經對那些梨樹下橫飛的血肉失去了記憶。可嘆的是,那些櫻花國人恐怕還在唸念不忘我們華國的梨子吧。”
“清玄有些性情了,他舉著梨子看了看,說:梨啊,香甜、可口,可我每逢見到它總能想起我父親跟我說過的話,也能想到昔年華國遭到的恥辱。”
故事講到這裡,所有的觀眾都愣住了,甚至忘了發彈幕。
他們開始還沒聽懂,以為這只是主播和他朋友相處的趣事。
誰能想到最後竟然有這麼深層次的意義!
周衛國講述的時候一字一句,速度不急不緩令人聽得入迷。
並且在講到最後的時候,所有觀眾都跟著共情了!
那一刻,他們只感覺血脈噴張,一股沖天的憤怒由心中升騰。
他們想起了被櫻花國侵略的日子。
他們想起了先輩們的熱血。
“我怎麼聽著有種想哭的感覺,彷彿被帶回了那個年代!”
“先輩們的恥辱以及犧牲不能被遺忘!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先輩們真槍真刀的殺出來的!”
“我們真是太混蛋了,享受著安逸的生活卻依舊這麼憊懶。”
“是啊,融四歲,能讓梨。可我們呢?我們這樣渾渾噩噩真的對得起先輩們的犧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