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看這小子怎麼有些面熟呢。”
齊同偉感覺見過周衛國,但一時間想不起來了。
他隨意划走該視頻,然而下一個內容更加炸裂!
“融四歲,能讓梨?”
齊同偉聽到這句話不免爆了個粗口。
三字經?
等等,這小劇場是怎麼回事?
齊同偉看的津津有味。
“難怪那麼多人都愛看這小子直播,竟然將這麼有深意的三字經結合到了表演當中。”
“有點聰明才智,我這個老頭子都喜歡,那年輕人豈不是更喜歡?”
很快,視頻就播到了《梨子的滋味》。
齊同偉也是戰爭年代過來的,他能共情周衛國口中那個朋友的憤怒以及憂愁。
他耐心的看著這條視頻,神色也是一會兒激動一會兒身深思。
周衛國在潛移默化的做著文化輸出,就是老教授自己也不得不承認他沒有做的完美。
“社會發展到如今,外國的文化滲透過於嚴重,但國人還不自知。”
“甚至一些個年輕人的動漫展覽開始光明正大的洗 腦,這的確需要警醒。”
齊同偉一邊看視頻一邊碎碎唸的自我思考。
當他看到有人質疑時,齊同偉會憤怒。
當他看到周衛國巧妙化解時,他會露出一副此子深得我心的笑容。
通過梨子這麼普通的水果能讓世人共情革命先輩,甚至不少人開始去翻看那些事蹟,這比一堂正規的歷史課還有意義。
周衛國這小子不僅講得好,他的語言共情能力更好!
這小子當個賣貨主播完全就是屈才!
他完全可以來北大當個老師,不出五年,這小子就能評教授!
等等,這小子我一定在哪裡見到過!
仔細想想。
忽的,齊同偉來到書房,他從書架上找到了一本筆記。
將其猛地翻開,只見扉頁上寫道:
“綠野堂開佔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是他!
周衛國!
自己帶過的學生!
齊同偉心中氣惱萬分,當初他讀過這首詩,還誇讚過周衛國小有詩才,但卻沒有後續了。
想不到這小子豈止有詩才,更有經世之才!
本該教書育人的好苗子,如今卻成了帶貨主播?
當真可惜。
嗯?等等,齊同偉忽然想到一個事情。
熱搜上的標題是書 記帶貨?
他急忙翻看手機,這才知道周衛國現在是鳳京市黑山鎮蓮花鄉的鄉書 記。
難怪他賣貨總是會講農民伯伯是可敬可愛的人們。
“這幫自媒體下回剪視頻能不能剪全了啊!”
齊同偉嘟嘟囔囔一聲之後坐在椅子上。
既然當年沒能留住你這小傢伙,那未來就讓老朽幫你稍微鋪鋪路吧,華國需要你這樣的人才。
自稱老朽的齊同偉打開微信,將周衛國的直播切片以鏈接的形式發送了出去。
這是一個四人交流群,都是北大文學系的教授,他們私下總會相互介紹一些好的文學內容或者喝喝酒、釣釣魚、下下棋。
發完鏈接之後,齊同偉發了一句話:
“看看吧,這小子的談吐會顛覆你們的認知。你們看完一定會有這輩子越活越迴旋的想法。”
叮。
群裡很快就有了回覆。
【愛吃蓮子的老陸:老齊,你總是誇大其詞。這小子一看就剛畢業沒幾年,能說出什麼話?】
【想退休的老陳:老齊嘛,好面子,就這樣。前兩天我剛發過一篇好文章,他就想找回面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