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吊錢是多少人家大半年的花費了?
他們居然半天就花沒了,她就不該讓他們帶那麼多錢!
“不是就買張床嗎?怎麼還買了兩張書案?家中不是有張書案嗎?還有這衣櫥啥的看著村裡的木匠就能做,等晚點做出來也成,怎麼還去城裡買?”
李氏絮絮叨叨,感覺能省的錢不少。
若非搬家,這邊要做的事情太多,她就該跟著一起去。
蘇大道:“那個沒這個好。”
“那買一張也是夠了,如何要兩張?”李氏心疼,“合著你們倆個自己不賺錢,花錢不心疼?”
這話蘇大聽得多了,完全無感,比起彭氏,李氏說這些話完全不痛不癢。
蘇荷連忙解釋道:“娘,這是生產工具。”
“什麼生產工具?”李氏覺得出門前女兒還好好的,回來說話就聽不懂了?
蘇荷昂起頭道:“我想跟爹一起抄書賺錢。”
李氏只覺得這錢是浪費了,但東西已經買了,只能無奈的道:“你才識多少字?就會抄書了?”
蘇荷覺得她娘這是瞧不起她:“我會畫畫。”
“畫畫?”
“對啊,畫畫也能賺錢。”
李氏已經接受錢沒了的現實,用食指點了她的額頭一下,“行吧,就看你畫的有沒有人買。”
她是不信女兒能賺錢的。
蘇大也不信。
不過他們都是寵孩子的主也沒太打擊她,至少蘇大研墨的時候允許女兒也蹭一點。
這時候筆墨紙硯哪怕是最低等的也是要不少錢的,尤其是會買話本的人都是有錢人家,紙墨還不能用太差的。
李氏知道還有幾百錢是抄書的押金心裡舒服了不少。
女兒要浪費點紙墨也就浪費吧,總比學她爹日日遊手好閒的好。
繡活學不會,總要會點什麼吧。
蘇荷選那本遊記的時候就粗看了內容,是關於娘娘山的。
娘娘山不在他們這裡,但她根據記載猜測和自己去過的某山景點差不多才對,故而完全可以畫一本圖冊。
房子的採光並不好,天還沒大黑就需要點燈了。
抄書燈油也是要錢的,都是成本。
兩個人抄成本感覺就少了一點。
蘇荷的毛筆字還行,但跟原主比強太多了,為了不露餡,她決定先將圖畫畫好,等她過幾日大哥回來再讓他大哥添上文字。
到第二天中午的時候,她爹還在奮筆疾書,她已經畫好15張圖稿了,為了讓書本顯得厚實點,還弄了封面和扉頁,蘇大看了只覺得浪費紙張。
蘇荷對自己的成果很滿意道:“我這本畫冊,可是要賣5兩銀子的。”
蘇大覺得女兒畫的是不錯,但能得個3、400大錢就不錯了。
李氏也覺得如此,她在女兒這麼大的時候繡荷包也能賺錢了,一個荷包得繡小半天,賺個兩三文錢,當時覺得自己已經很了不起了。
沒想到女兒張口就是5兩銀子,還真的是年紀小啥夢都敢做。
若是以前在老宅,少不得要被彭氏和幾個妯娌陰陽怪氣給女孩子拿筆浪費錢銀,這會兒分家了好歹能讓女兒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
李氏嘴上說節儉,其實也不是那種會節儉的人。
蘇大不事生產,蘇荷決定下午去看看自家的“家業”。
就近先看看前天搬來的宅子。
宅子很大,有前院後院。
前院李氏曬了今天洗的衣服,然後就是空曠一片稍微夯過的泥土地面,後院也是空空蕩蕩的一片,沒得什麼東西。
雖然與夢想中的田園生活有些出入,但只要她娘答應,發揮的空間還是挺大的。
出了後院小門還有一片荒地,按照村裡的規矩,各家最近的荒地是可以用來種菜的。
不過她爹太懶,她娘要操持家務、做繡活,目前看這塊地也是可以隨意發揮的。
種點兒蘿蔔白菜什麼的,鄉下人日常都是吃自己家菜的,再弄一塊空地圍著這不知道什麼的樹圈起來,能養雞,日常也能吃一兩個雞蛋。
原主會的也就是養雞,在鄉下有錢想要吃肉也不容易,別的不說,就他們家這地走路去縣城買肉來回差不多就要一個時辰,鄉下總有幹不完的活,不是特別的日子不會有人去城裡買肉,雞蛋算是重要的葷菜來源了。
宅子不遠處還有個池塘,一看就是那種淤泥後積的,不靠近都蘇荷都覺得有股腐臭味,據說池塘邊的二十多畝水田都是他們家的,在村裡算是一等一的良田,另外的十畝地則是旱地,就算是水田也沒這邊好。
再過去就是石灘河,河床多石頭,尋常水不是很深,但是漲水的時候聽說過有一年將兩岸全都淹了。
風景嘛,也沒啥風景。
自然的風一吹,蘇荷覺得涼颼颼的。
所以這夢想究竟是實現了還是沒實現?
這田園生活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樣啊。
沒水沒電沒互聯網,就連想找個有共同語言的人都不可能。
整個看下來蘇荷很無語:她是想要過田園悠閒生活,但不是想要做種植大戶!
雖說她對自己畫的畫冊有信心,但是時代不同誰知道是不是真的能賺錢呢?
要知道在鄉下,一畝地一年的產出折算成錢也不過1、2兩銀子。
蘇大抄一個短話書,扣掉各種成本也就能賺個80來文錢,兩本也就160文錢,500文錢至少得抄7本書,也不知道她爹能不能堅持。
聽說以前屬於開荒田地不用交稅,如今翠嶺縣已經是個大縣了,他們這些農戶自然是要交稅的。
田地多還有點餘錢,田地少或者田不好,多少人家一年勞作也不過是夠自己家人餬口,有個頭疼腦熱無錢就醫,扛得過去就扛,扛不過去就死也不連累家裡的那種。
就她這年紀能賺一兩銀子的,村裡不知道多少人登門求娶了。
不過她這系統似乎很佛系,任務完成了就完成了,完不成也沒懲罰。
她覺得不著急的話,蘇大還是有可能賺到500文錢的。
隨緣吧。
蘇荷在宅子周邊晃盪了一圈,實在沒找到啥有趣的事情就又回到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