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如穎轉過頭,就看到臉色凝重的趙遠鴻。
她嘆息了一聲。
“哥,你相信我,我真的不喜歡他了。”
崔如穎又補了一句。
“以後在朝堂上,你千萬不要再幫他,不然就太虧了。”
趙遠鴻點了點頭,臉色卻並不好。
“妹妹,他的事情暫且不說,無論是喜歡還是不喜歡,都無妨的,只是……”
他臉上有些複雜。
“如今你性子大變,就算是遭了刺激,可如今對他這樣,鬧起不小的風波,你倆的事情又被人翻了出來,太子殿下之前久不在京城,如今回京,肯定會注意起你。”
想到周蒼何,他眼中又是驚羨又是無奈。
這位太子殿下可謂是人中龍鳳,自從被立為太子開始,滿朝文武無人不服。
他做事果斷,剛柔並濟,滿心正義,之前就是因為一次科考舞弊案,牽連太深,遠在京城是調查不出門道的,這位太子殿下竟然直接去了鄉里,蟄伏三月,把厚厚的一疊官員名單帶回了京城。
滿朝文武皆是震驚。
任誰都想不到,太子殿下竟然裝扮成了一個書生,親自過去體驗了一番。
自此,朝堂之上大換血,許多涉案的官員全部都遭了貶斥。
周蒼何徹底揚名,不再是久居廟堂的東宮之主,而是盡得民心的太子殿下。
許多官員提起這位太子殿下,都是又愛又恨。
愛是因為太子殿下為民著想,肯定是位明君,而且手段頗高,無人不服。
恨的是有太子殿下在,他們背地裡的陰私都要偷偷藏起來,再也不敢炫耀,更不敢被人發現了手腳。
如今的海晏河清,和周蒼何脫不了關係。
崔如穎曾經是京中貴女,喜歡上趙遠鴻無可厚非,畢竟趙遠鴻的皮相的確是好。
後來趙遠鴻一路成為朝堂不小的官員,說是相配也不為過。
可如今,她變了,開始嫌棄趙遠鴻。
趙遠鴻又喜歡阮念雙,這一段三角關係在京城之中被人議論紛紛。
別人嘲笑崔如穎,又深知,憑他們的身份,哪怕崔如穎腦子不太好,他們也攀附不上,又酸又妒,說的話就更難聽了。
平常京城中鬧出一樁趨勢,最多也就五六日,便會平息下來,可如今這件事已經過去了十多天,不僅沒有平復下來,反而有越演越烈的趨勢,甚至如今還驚動了太子殿下,他不由得懷疑,是不是,太子殿下盯上了崔如穎,盯上了他們崔家。
崔錦揉了揉眉心。
“妹妹,你有沒有想過,太子殿下為何要同你一起吃飯?他有沒有問什麼?”
崔如穎愣住了。
“什麼意思?”
崔錦正了正神色,認真開口。
“太子殿下從來不與人一同吃飯,他能與你一起吃,並不是吃個飯這麼簡單,他一定在謀劃些別的什麼。”
“我們崔家……”
他眼中有些複雜。
“崔家雖然忠心,但是權勢太過了,可是有些東西,不好直接交出去,不然難免落個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
“登高跌重的道理,妹妹不會不懂。”
“如今你突然一改往日的性子,當眾讓趙遠鴻下不來臺,旁人不會相信你是不喜歡他,而是真想,你是不是謀劃些什麼,畢竟,你不僅僅是一個未出閣的女兒家,還是崔家的女兒。”
崔如穎聽的有些頭疼,不過,憑著看了多年宮鬥劇的經驗,她隱約明白了一個道理。
“哥。”
她抬起頭,戰戰兢兢地問。
“咱們不會被抄家吧?”
崔錦黑線。
饒是他再好的脾氣,如今也忍不了了,一巴掌拍在崔如穎的肩膀上。
“你在想些什麼東西?”
崔如穎揉著肩膀,齜牙咧嘴。
“哥,別生氣,我就是這樣一想。”
她咳了兩聲,然後說道。
“我知道你的意思,太子殿下跟我一同吃飯,如今細想,的確有些不對。”
“不過,他應該沒有對我起疑。”
“還有……”
她眸光動了動,幽幽開口。
“哥哥,我是真的不喜歡趙遠鴻,我總不能因為局勢,忍著繼續喜歡他,別人懷疑也好,不信也罷,時間長了,自有分曉。”
“再者,偌大的一個崔家,若是人人都是滴水不漏,無堅不摧的,任誰看了都知道,這家子不簡單。”
她咧嘴一笑:“有我這樣鬧騰的一個人在,多少能讓人打消些疑心。”
崔錦被逗笑了。
“你啊……”
他揹著手往外走去,聲音緩緩。
“算了,該是怎樣就是怎樣,反正我們崔家忠心無二。”
“滿朝文武,誰家沒有勢力在,真要查起來,誰家都一樣。”
“妹妹,你願意如何就如何吧,只是有一點,若是真的不喜歡他,那就下定決心,趙遠鴻絕不是一個可以交託的良人。”
崔如穎轉過身,看著他離開的背影,有些愣怔。
雖然他的聲音平緩,但是崔如穎還是從他的話裡感知到了親近。
崔如穎心中一暖。
“好。”
“你放心吧,哥,我以後,一定會為崔家著想,不會再給你們惹麻煩的。”
崔錦長嘆一聲。
他的這個妹子真是長大了,以前從不會說這樣的話的。
他要走,門口的守衛立刻把門給打開了。
直至他走後,門也沒有關上,畢竟趙遠鴻已經離開了。
只是……
遠處的一條巷子口,趙遠鴻站在樹後,陰暗的看著這邊。
“崔如穎,我倒要看看,欲擒故縱,你要縱多久。”
“等你下次來找我,我也要把你給趕出去,讓你好好的受人嘲笑,讓你知道,今時今日你的所作所為,根本不會得到我的青睞。”
他咬著牙,一拳砸在了樹上。
樹紋絲未動,他的臉色卻變了變,立刻把手給縮了回來,疼得彎下腰。
……
崔錦剛走,下一刻,府外來了一個面容清秀的男子。
他穿著薄衫子,風一吹,身段盡顯。
他紅著臉,小聲的對著侍衛說道。
“郡主邀小人來……還望兩位行個方便,通稟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