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書記,紅土鄉之所以發生房屋坍塌的事故,歸根結底還是老百姓太貧窮了,整個紅土鄉超過三分一的人都住這幾十年前的舊房屋,年久失修,就成了危房。而這些老百姓又沒錢蓋新房,只能繼續住著,遇到暴雨天氣,就很容易發生這種坍塌事故。”
劉鴻志此時心裡很不是滋味,他走訪過紅土鄉所有的村子,對於村民們的生活條件也是一清二楚。
有些家裡都窮的揭不開鍋了,靠政府救濟也養不活家裡人,所以只能上山挖野菜補充口糧。
劉鴻志的話,鄉政府的其他幹部也深以為然,紅土鄉土地貧瘠,資源不多,道路崎嶇,是延北縣最貧困的鄉鎮,沒有之一。
然而劉鴻志通過對紅土鄉的研究,發現情況並不是這樣,紅土鄉還是有資源可以利用的。
“我認為要解決紅土鄉的民生問題,首先就是要發展經濟,從根本上解決貧困的問題。”
“哦?”姜衛國心裡就來了興趣,他對紅土鄉也是瞭解的,十分貧困。
每年縣財政都要撥款救濟,成為了一個負擔,對此縣裡也是十分的苦惱,但是也沒有任何辦法。
劉鴻志這麼講是完全是為了老百姓著想,但是這話聽到其他人心中就不是這個味了。
尤其是姜衛國和高雲清對視一眼,心裡在想紅土鄉是完全沒有發展前景的。
除非省市裡面刻意扶持,但是整個嶺西省在整個華夏都屬於比較落後貧困的省份,像紅土鄉這樣的鄉鎮不知有多少,省裡憑啥特別扶持你啊。
當然另一種情況就不同了。
姜衛國意味深長的看了看劉鴻志道:“小劉,你有什麼想法?”
“我認為要想發展經濟,首先必須要改變紅土鄉的基礎設施,尤其是公路要重新修。紅土鄉還是有很多資源的,比如紅土鄉屬於高原氣候,日照充足,這裡種植的蘋果色澤光豔,口味甘甜,如果能夠運出去,就可以增加農民的一項收入,另外紅土鄉位於三省交界之地,如果開發出來也有利於紅土鄉的發展……。”
談到對紅土鄉發展的方向,劉鴻志胸有成竹。
他的工作就是這方面,他對紅土鄉研究也比較透徹,面對縣委書記的詢問,他將自己心中的想法都說了出來。
所有的人都是眼睛一亮,不單是李學兵、康建國如此,就是主要負責紅土鄉經濟發展的經發辦主任都沒有想到紅土鄉竟然還有這麼多資源可以利用!
組織部長高雲清也是有遠見的人,聽到劉鴻志的發展方向,也是點點頭道:“小劉的方向把握的很好,如果小劉所想能夠得以實現,相信紅土鄉不但可以脫掉貧困鄉的帽子,還可能成為我縣最富有的鄉鎮之一。最重要的是如果以紅土鄉為中心,打通三省交界的交通,對我們整個延北縣,甚至是整個嶺西省都是一個重要的發展契機!”
姜衛國深以為然的點點頭道:“高部長說的沒錯,但是發展需要資金,我縣財政也是很吃緊,根本沒有多餘的款項再撥出來了。”
“小劉啊,你在省裡有啥關係沒有?如果省裡能夠支持你的規劃,我相信你的想法肯定能夠實現的。”姜衛國突然對著劉鴻志說道,語氣看似隨口說說,其實他一直都在暗中觀察劉鴻志的表情,這是一種試探。
劉鴻志就是一愣,姜衛國為啥突然這麼問?
雖然看起來很隨意,但是劉鴻志知道這話絕對沒有那麼簡單,莫非他是懷疑自己在省裡有後臺,怪不得自己一個小小辦事員能夠得到縣委書記的青睞,但是劉鴻志卻更加糊塗了,這懷疑毫無根據啊。
自己的情況只要查一下就知道了,父母是很普通的工人,哪有什麼後臺啊。
在姜衛國聽到李學兵的彙報之後,立刻就讓高雲清查了一下劉鴻志的背景,結果讓他沒想到的是劉鴻志就是延北縣普通工人家庭出生,沒有什麼後臺。
當然姜衛國肯定不信,所以這次帶著組織部長高雲清,親自來看看劉鴻志,查查他的情況。
姜衛國的話也立刻引起了康建國、郝連發等人的注意。
當官的沒一個是傻子,這話透漏出了一個重要的信息。
劉鴻志是有省裡關係的人,想到這裡他們就不禁多看了幾眼劉鴻志,以後要設法和他搞好關係。
劉鴻志笑笑道:“我在省裡關係到是有一些,我試著去跑跑,看能不能讓他們支持一下紅土鄉的發展。”
劉鴻志所說的關係自然不是姜衛國所想的那種關係,但是聽到姜衛國等人耳朵,就是劉鴻志承認了自己在省裡有後臺。
這也是劉鴻志故意而為之,並沒有承認,也沒有說明是那種關係,只是偷換了概念而已。
姜衛國和高雲清對視一眼,高雲清會意,說道:“小劉是個很有能力的同志,我看可以給他加加膽子。”
姜衛國裝作思考了一下,點點頭:“我看可以考慮。”
這話說的再直白不過了,縣委書記雖然說是考慮,但是基本八九不離十。
劉鴻志要升了,這是所有人心中的想法,大家的心裡就不舒服了。
要知道劉鴻志才參加工作幾個月,還沒有過試用期,這是開了先河了。
要說最不舒服的還是郝連發,大家都知道劉鴻志是他的下屬,如果劉鴻志要升了,那最有可能頂替的就是他的位置,如果是這樣,那他怎麼辦。
劉鴻志不知道自己與縣委書記的對話,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
姜衛國臨走的時候還拍了拍劉鴻志的肩膀,親切道:“放心大膽的去做,縣委一定會支持你的,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找我。”
劉鴻志心裡有點激動,其他的他不在乎,只要能夠為老百姓辦實事就行,每次看到紅土鄉的老百姓窮困潦倒的樣子,劉鴻志心裡就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