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很快來到三食堂,就在眾人準備上二樓領導間時,劉海忠屁顛屁顛跑過來。
“光…光啟,這是什麼情況,你怎麼和領導們在一起啊?”
他的表情十分豐富,有疑惑、有驚喜、有興奮、有意外……
劉光啟笑了笑,言簡意賅的解釋道:
“爸,今箇中午我就不和您一起吃了,領導對我有安排。”
“成,陪領導重要,你一定要陪好幾位領導,可不敢大意。”
說著,劉海忠的目光還掃來掃去,顯然心存疑惑但是不方便問起。
朱崇山見狀,有心賣劉光啟一個人情,主動說道:
“劉海忠同志,你不用擔心,這次把光啟叫上一起吃飯是有些技術上的問題要問他,沒有別的意思。”
“另外,我要恭喜你啊,能教出這麼優秀的孩子,光啟的學識和能力都是一流的,是廠裡不可缺少的人才,以後我們還打算重點培養呢。”
劉海忠聽見一廠書記這麼誇自己兒子,比誇自己都開心,臉上瞬間揚起得意的笑容,腰板挺得更直了。
“書記,光啟這孩子打小就聰明,但是再聰明也得有貴人相助啊,依我看您就是那位貴人,以後我就把光啟交給您了,您儘管使喚。”
朱崇山非常滿意劉海忠的態度,更滿意這番話,笑著對一旁的生產副廠長馬川凱說道:
“老馬,劉海忠同志是六級鉗工,手藝精湛,同時也是廠里老人,我認為可以適當加加擔子,你說呢?”
“書記,您慧眼,廠裡不少工友都舉薦劉海忠同志,前幾天我還在想這個事呢,只是工作忙給耽擱了,下午我就落實。”
馬川凱一臉平靜,違心的話說起來十分絲滑。
這是大智慧!!!
劉海忠聞言,心中大喜,趕緊感謝。
他這輩子就迷兩樣,一是大兒子迷,二是官迷,沒成想劉光啟一回來兩樣都實現了,這下可有的吹噓了。
隨後,劉光啟跟著領導層上二樓用餐,劉海忠則回到餐桌。
剛坐下,同院鄰居易中海、賈東旭、魏大勇等人就湊過來。
“他二大爺,怎麼個情況啊,光啟這孩子怎麼和廠裡領導在一起了?”
易中海滿臉好奇,詢問道。
劉海忠聽到這話,飯也沒心思吃了,放下筷子就開始炫耀:
“老易,你們還不知道吧?光啟一進廠就得到領導賞識,朱書記點名讓他一起吃飯,還說有些技術上的事情要問我們家光啟。”
“唉,這孩子就是太優秀,我一再強調要低調,可是架不住領導們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說著,他還表現出一副無奈的模樣,十分氣人。
眾人聽後,心裡不是滋味。
尤其是易中海和賈東旭師徒,昨天下午還說要好好努力別讓劉光啟給拉太遠,結果今天就被拉的不見人影,這尼瑪都什麼事啊!
賈東旭心裡不服,嘴上嘟囔道:
“二大爺,不是我不相信你說的話,咱們廠大幾千人,劉光啟就算再厲害也不至於這麼快就拔尖吧?”
劉海忠聽完臉色劇變,大聲嚷嚷:
“賈東旭,你把話往明白了說,別放那拐彎的屁,什麼叫不至於這麼快拔尖?”
“二大爺,你看看你,我就是這麼一說,至於生氣嗎?”
“哼,我還不知道你小子,你那是隨口一說嗎,你就是嫉妒我們家光啟,我還不怕告訴你,不僅我們家光啟受到領導重視,我也馬上就升幹部了,以後說話給我小心點。”
易中海心頭再驚,眼珠子瞪得老大,下意識問道:
“老劉,你這話真的假的?你要當幹部了?”
“那可不,實話告訴你們,朱書記看在我們家光啟的面子上親口說要給我加擔子,馬副廠長也當場答應,還說今天下午就落實。”
這下,眾人心裡更加嫉妒,暗罵老天瞎眼,怎麼好事都讓老劉家趕上了。
易中海有些接受不了這個現實,心理直接破防,拿起飯盒就往外走。
他是七級鉗工,再進一步就是八級鉗工也就是大工匠,他都沒當上幹部反倒讓劉海忠先當上了,以後在院裡還怎麼保持威望?
就在易中海重新找到空桌坐下,以為這樣就看不見劉海忠那張討厭的臉時,劉海忠竟然端著飯盒跟了過來。
“老易,怎麼好端端的說走就走了,我話還沒說完呢。”
劉海忠一屁股坐下,完全無視易中海那鐵青的面色,繼續說道:
“你知道我們家光啟一進廠什麼待遇嗎?廠裡直接給定了十二級技術員,工資拿六十二塊錢呢,還享受特殊人才補貼。”
“另外,原本廠裡打算給這孩子分配一套團結樓,但是光啟死活不要,你猜猜因為什麼?沒錯,光啟說住團結樓不方便照顧我們老兩口,唉,要不說這孩子孝順呢,有這麼個有出息的兒子真好……”
劉海忠自問自答,說的行雲流水、怡然自得,字裡行間滿是得意。
易中海眼神隱隱透著一股殺意,兩隻拳頭攥的發白,恨不得現在刀了這個死胖子。
尼瑪,我都走了你還跟過來炫耀,殺人誅心也不過如此!
他埋頭飛快扒拉飯,想著趕緊離開,遲一步都得得心梗!
與此同時,二樓領導間。
朱崇山坐在主座,楊保國、孫玉祿等人分列兩側,劉光啟則坐在末端。
桌子上也不是多麼豐盛的飯菜,一盤辣椒炒肉、兩個素菜和一盆蘿蔔粉條湯。
當然,對比下面工人吃的雜麵窩頭、鹹菜疙瘩和棒子麵粥來說要強很多。
朱崇山吃著飯,笑著對劉光啟說道:
“光啟,這次把你叫過來主要還是想聽一聽轉爐鍊鋼更細緻的方面,尤其是研發成功後的產能情況,你給我們幾個講講,以後部裡領導問起來我們也不至於兩眼一抹黑。”
劉光啟點點頭,結合目前的實際情況,開始從設計理念、可實現的技術、研發流程角度講起。
一眾領導層聽的“津津有味”,不時點頭表示肯定。
其實,像朱崇山、李懷德這些人壓根聽不懂,但是不影響他們點頭,更不耽誤他們指導。
領導麼,三百六十行都能指導,少一行都不稱職。
一個小時後,隨著劉光啟話音落下,朱崇山先是裝模作樣指導一番,最後毫不吝嗇的送上高度評價。
“光啟,總體來說,你的想法很不錯,尤其一些角度和技術非常具有前瞻性,相信一旦研發成功絕對能提升咱們廠鍊鋼效率。”
“這樣,我給你一下午的假,你先把手頭上的事和房子的事處理好,這樣就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制定計劃書上,省得分神出岔子。”
不得不說,他在拉攏人這一塊確實有幾把刷子,從上到下、方方面面都給你考慮到位。
劉光啟沒有推辭,笑著應下並感謝一番。
對此,朱崇山十分受用,又是一番勉勵和畫大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