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9章

自從戶籍上了以後,餘員外心裡猛地一下就輕鬆多了。

他不是怕餘令跑了,而是怕餘令是某家丟的孩子,是被某個拍花子拐走的孩子。

雖然他已經找了狗爺去做了確認。

其實他心裡還是有點點擔憂的。

現在可不一樣了,餘令有了戶籍,關係就在自己名下。

保人是自己的人,那餘令就是餘家的人了。

朝廷已經認可了,誰來了都不能否認這件事。

有子萬事足的餘員外很是開心,當晚就把東廂房給收拾了出來。

餘員外願意讓餘令感受他的善意。

所以,把更為尊貴的東廂房給了餘令。

餘令沒住過四合院,只是去參觀過四合院。

他雖不明白具體有什麼含義,但他卻感受到了尊重。

幫著一起收拾的廚娘可是明白。

四合院簡單說就是人住著的院子。

但四合院不但講究風水,還有更深次的尊卑高低之道蘊含其中。

坐北朝南的正房是老爺餘員外的住所,也是家的核心。

別看家裡人少,每月發錢的時候所有人都必須齊聚正房的堂屋。

在剩下的三個方位裡最好的位置就是東方了。

東廂房僅次於正房,東邊是太陽昇起來的地方。

所以坐東朝西代表著尊位,在一個大家裡,只有嫡長子住東廂房。

其餘的兒子只能西側。

所以,無論是豪門貴邸,還是四合院,能住在東的那就是家裡的最受寵的人,或者是繼承家業的長子。

餘令牽著悶悶,好奇的打量著屋裡的一切。

望著作為裝飾的瓶瓶罐罐,望著底下的落款,餘令忍不住喃喃道:

“新的,純新,沒有任何爭議的新!”

忙碌的廚娘王嬸聞言抬起了頭,附和道:

“少東家,這些將軍罐都是才買的,當然都是新的了,舊的還不要呢!”

刻意賣好的廚娘繼續道:

“少東家,這將軍罐擺好之後你就不要亂動了。”

“為什麼?”

“它們開始按照命宮落宮,都講究著呢,寓意你今後加官晉爵,事業有成呢!”

(ps:將軍罐子因為蓋頗似將軍的頭盔,故而得名始見於明嘉靖、萬曆年間,象徵著官運、財運和吉祥平安,跟家裡的魚缸一樣,不能隨意擺放。)

餘令聞言暗暗咋舌,學到了!

其實餘令剛才說新的不是在說這些東西是新的。

而是在心裡盤算著這些放到後世得賣多少錢。

臥在門墩的秀才忽然豎起了耳朵。

片刻之後餘員外從外面回來了,懷裡抱著一隻小黑狗,腋下夾著一本書。

“來福,明日唸完書後跟我去鋪子上,那裡也算半個家,鋪子裡有十幾號人,我帶你去認識一下!”

來福這個稱呼讓餘令猛吸一口涼氣。

餘員外知道餘令不喜歡,什麼他都可以滿足,唯獨這個名字不行。

他找高僧給餘令測了八字。

高僧說“令”字上頭的人字像屋簷,福分一落到上面就會像雨水一樣滑下去。

得起個名字來接祝福。

餘員外問來福二字如何,高僧沒說話。

餘員外往功德箱塞進了一坨碎銀,叮咚一聲響後,高僧點了點頭。

“福多口,狀如田,守得住,也圍得住……”

餘員外的心思很簡單,他就是想讓餘令的福澤厚一些。

名字簡單一點,賤一點,人就好養活一點。

“知道了大伯!”

餘員外很開心,他認為餘令很喜歡這個名字。

他把懷裡的狗和腋下的書給了餘令,轉身又去忙碌去了。

餘令知道,他去算賬了。

他在北京城有一間布莊,他每日就跟“銷售”一樣在各個成衣鋪子間穿梭,推銷著布匹,增加銷路。

(ps:明朝中後期有“二十四”民,)

四月已經到了,等到了五月新絲下來他又要往返每個農戶的家裡,去收購新絲。

或是提前預定十月份的棉花。

員外的日子也不是那麼的瀟灑。

根本就沒有沒事去喝茶,去鬥雞遛狗,或者去調戲個民女什麼的。

這些都是廚娘告訴餘令的。

她很善談,可這家裡幾乎沒有人跟她說話。

悶悶不愛說話,門房就更不愛說話了。

所以,她無人可說。

至於王秀才,在她的眼裡那是文曲星。

別看王秀才年紀不小了,廚娘看他的時候兩眼還冒星星呢!

餘令的到來,算是她的第一個聽眾。

憋了很多年的她終於有了宣洩口,她把她知道的都說了出來。

最讓她覺得美好的是,餘令還是一個小孩子。

就算說了什麼不該說的,她也能立刻補救回來!

他還是一個孩子啊……

第二日的北京城下起了雨。

餘令覺得自己若是沒有記錯的話這應該是北京今年開春以來的第一場雨。

快到五月下春雨…..

所以,今年春種一定會出大問題。

北京城籠罩在一片霧氣裡,分不清是遠處來的沙塵,還是濛濛細雨。

不過卻讓北京城多了幾分美感。

遠處皇宮的飛簷看起來就像一個大廟。

餘員外牽著驢,餘令和悶悶坐在驢背上,三個人並未朝城裡走,卻一直朝著正陽門外的城外出發。

“來福知道今日要做什麼麼?”

餘令搖了搖頭:“不知道!”

餘員外笑了笑,頗為開心道:

“家裡的人太少了,一個門房既是看門餵養牲口的,又是看家護院的!”

“現在你住進了東院,等到五月一到我就忙,隔三差五的回不來,所以今日是準備去城外挑幾個看家護院的!”

“城外?”

餘員外知道餘令想說什麼。

城裡就有“人才交流市場”,那裡有奴隸買賣,為什麼卻要走這麼遠去城外挑選。

“一會兒你就知道了!”

在細雨裡,在五城兵馬司懶散的注視下,餘員外帶著餘令和悶悶光明正大的走到了正陽門。

經過高大的城樓、箭樓及甕城就算出了城。

(ps:正陽門1946年還在,網上還有照片,後來給拆了。)

在走出城門的那一刻,目光所及之處全是人。

他們蜷縮在城牆下,這一堆,那一堆。

這個餘令很有感觸。

不擠著抱團取暖,體弱的,年老的必死。

這些都是流民。

餘令先前就聽人講過,別看朝廷的寧夏之戰,朝鮮之戰,播州之戰取得了大勝,但也耗光的國庫。

國庫沒錢了,百姓活著就更難了。

這些流民只是一部分,只是京城周邊的百姓,外地的還來不了。

脫離戶籍所在地,這麼大一幫子人,當地衙門就能以流寇給他們辦了。

如果都這麼跑,來年怎麼完成稅收。

戶籍,就是大明稅收的保證。

(ps:《明史.食貨志一》記載:“太祖籍天下戶口,置戶帖、戶籍、具書名、歲、居、地籍、上戶部、帖給之民。”)

(明代在承襲元代“諸色戶計”政策基礎上,建立了更為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直接固化了社會結構。)

餘員外往邊上一站,人群就像是被驚動的蒼蠅般突然動了起來,然後齊齊的圍了過來。

用期盼的眼神望著眼前的富人。

活不下去的婦人跪在地上,小聲地呼著大爺。

求餘員外買了她,她什麼都不要,只要每日給口吃的就行。

人群一動,那些在母親懷裡酣睡的孩子被驚醒,開始大哭。

本來以為睡著了就不餓的他們,醒來發現更餓。

那一聲聲的呼喊在不斷撕裂著人心。

可城牆上屬於五城兵馬司管轄的兵卒卻笑了,他站在城牆上大聲對著餘員外道:

“餘員外,收起你的善心,這些人都是活該的,家裡的地不種,妄想來這裡聚集混賑災糧,吃白食,做夢呢!”

餘員外朝著城牆上拱了拱手,然後扭頭看著餘令道:

“來福,挑兩個回去,就當發了善心,做了件好事!”

“老爺公子選我,你看我的手,你看我的牙,我沒病,吃飽了就能幹活,吃飽了就能幹活……”

“選我,選我,小的祖上曾給秀才公餵養過馬,駑馬,養馬,小的都會,一口吃的,一口吃的就行。”

餘員外的話被眾人的大喊聲壓了下去。

圍過來的人更多了,全都在“自薦”。

會什麼的都有。

餘令望著那一雙雙眼期盼的眼睛不敢說話。

悶悶沒有經歷過這些,她只覺得人多、熱鬧,瞪著一雙大眼好奇的張望著。

見餘令半天沒說話,餘員外好奇道:

“沒有麼?”

餘令長吐了一口氣,望著站在人群后一位牽著孩子的婦人。

婦人面帶悲慼,牽著孩子,孤零零的站在那裡。

“她!”

餘員外順著餘令的眼光望去,忍不住喃喃道:

“帶崽子的啊!”

喃喃自語罷,餘員外向著那婦人招了招手。

那婦人彷彿抓到了救命稻草般,擠過人群,牽著孩子直接衝了過來。

“你們兩個我只要孩子!”

聽著這冰冷的話語,婦人眼光頓時黯淡了下來。

忽然她又像是想到了什麼,猛的半蹲下身,露出笑臉,捧著孩子的臉笑道:

“娃兒,去,給老爺磕頭去!”

孩子立刻道:“不去,孩兒和娘不分開!”

婦人猛地一下就變了臉色,大聲呵斥道:

“去啊,快去磕頭啊,娘不要你了,娘是大人,沒有你這個拖油瓶,娘可以活的更好!”

婦人嘴裡說著最狠的話,按著孩子就想讓他跪下磕頭。

可這孩子卻是一個執拗的性子,繃著勁,動也不動。

在婦人的推搡下打了好幾個趔趄,然後張嘴大哭了起來。

可原本笑著的婦人也哭了起來,抱著眼前的孩子怎麼都不撒手。

哪有什麼娘不要你了。

可眼下這日子,能活一個是一個。

“別哭了,老爺我心善,家裡正巧缺一個人,兩人一起吧!”

這一句話落下,婦人和孩子才跪下,砰砰的磕頭。

餘員外笑了,扭頭對餘令道:

“孩子,看吧,這兩人現在才是母子!

記著,以後在外一定要多留一個心眼,後面的道理我慢慢教你。”

“嗯!”

餘令等人來得快,去的也快。

進城的時候五城兵馬司等人原本懶散的目光突然就變得咄咄逼人了起來。

望著這群人這般模樣,餘員外笑著走上前。

數粒碎銀悄無聲息的就滑到了領頭那人的腰釦縫縫裡。

“軍爺,小的這是出城接了個親戚!”

“好說,好說!”

……

餘令把這一切看在眼裡,就算再不明白也明白這代表著什麼!

這還是京城啊,這京城外又該是什麼模樣。

牽驢子的人由員外變成了那孩子,婦人緊緊地跟在身後。

地上的泥濘她好像不在乎,直接淌著走。

餘員外是跳著腳,蹦蹦跳跳的走。

因為有水坑,還有隨處可見的尖尖!

餘令望著牽驢的半大小子,好奇道:“多大!”

“十三!”

“有名字麼?”

“有!”

“叫什麼?”

“陳大喜,娘叫我阿嚏!”

“我叫餘令!”

阿嚏轉過身,望著餘令道:“令哥好!”

“這是我的妹妹,悶悶!”

阿嚏把眼光望著悶悶,低聲道:“小姐好!”

餘員外望著驢背上的餘令,他越看越覺得喜歡。

這孩子好,這說話自帶一股氣勢,就像一個大人一樣。

彷彿與生俱來一樣。

“阿嚏這個名字不好,今後在家裡叫小肥。

餘員外又開始起名字了,一如既往的不好聽。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