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開來的五萬大軍,分成一邊兩萬五,分得非常整齊。
他們跑入黑暗,趁著城樓上的大軍沒反應過來,槍盾兵們一個接著一個靠牆,然後一層層的往上疊加,形成一個斜坡,一直延伸到城牆頂部。
斜坡最外層,是層層疊疊的盾牌,形成一個個階梯,盾牌旁邊空隙之中,還有著長槍伸出。
剩下的槍盾兵還有步兵,一個個踩著這些盾牌,偶爾攙扶一下長槍,極速朝著城牆上方登去。
雖然談不上無視黑暗,但也失誤率極低。
他們一上來,就被斥候給發現了。
斥候們馬上調轉馬頭,飛奔回去報信。
上來的步兵和弓盾兵也沒有管他們,在原地組成防禦陣型,等待其他人上來。
仿生人的效率和紀律,根本不是活人能比的。
很快就只剩下最後一批,先把武器遞上去後,隨後組成單人梯,一個個踩著肩膀上。
最後幾個人彼此抱著腿,被其他人直接拉上去了。
李承乾這邊,伴隨著李世民這個皇帝下令,就算箭雨再怎麼密集,身經百戰的士卒們也動了。
雖然在分散開來的過程中,導致更多人死傷,可還是聽命行事。
在他們分散開來後,城樓下的箭雨也停下了。
李承乾雖然看不到城牆頂上發生的事情,但火光照亮的範圍變大,側面也能印證一些事情,他不再做無用功。
接下來是一場硬仗,但他信心十足。
城樓上,箭雨停下後不久,李世民就接到斥候回報,真的被李勣說準了,李承乾的大軍已經爬上城牆。
李世民表情陰冷,抽出天子劍。
城牆雖然寬闊,但那是相對而言。
對於萬人級別的大戰,就純粹是狹路相逢勇者勝,根本就沒有任何排兵佈陣的餘地。
城牆更遠處的黑暗之中,整齊劃一的腳步聲漸漸臨近。
這種腳步聲,是李承乾軍隊的專屬。
果然,很快,李承乾的軍隊,推進到了火光的映射範圍。
看到那黑壓壓排列整齊,似乎能把擋路的一切粉碎的槍盾兵,走到火光範圍中,李世民天子劍一指,大吼道:“左右,給朕殺!”
皇權的作用還是很明顯的,隨著李世民下令,以他這些年來的威勢,大大的鼓舞了士氣。
很快,雙方終於正面撞上,交手開始了。
李世民帶著群臣,登上最高的城樓,俯視著戰場。
“繳械不殺!”
“繳械不殺!”
“繳械不殺!”
在正面戰場上,除了李世民這邊士卒受傷,或者瀕臨死亡發出的慘叫,李承乾的軍隊,似乎就會說四個字,並且還整齊劃一。
從始至終,前面的倒下了,後面的頂上,隊伍永遠是那麼整齊。
一排槍盾兵,一排步兵,雙方配合簡直完美。
李世民這邊也差不多,但在紀律上也好,在出手的精準度上也好,哪怕是百戰老兵,也比仿生人差遠了。
肉眼可見,兩邊都在往李世民這邊的城樓推進。
儘管速度並不快,但始終穩穩當當。
李世民這邊的軍隊就不一樣了,越打越慌,越打越亂。
本來就是在黑夜之中,火光閃耀之下,根本就看不全面,表現就更差了。
狹路相逢勇者勝,李承乾的軍隊,是絕對的悍不畏死,百戰老兵也沒法比。
他們從死掉的自己人身上踏過,從始至終幾乎腳步不變。
李世民的軍隊,很快就受不了了。
真正接觸之後他們才發現,這支軍隊何其可怕。
就算被砍死,從始至終只說那麼一句:繳械不殺!
很快,有些士卒放棄了抵抗,他們崩潰了。
本來閉目等死的他們,卻沒等來自己的死亡。
等他們再次睜開眼,卻發現自己已經被包裹在李承乾的軍隊中。
可從始至終,沒有一個李承乾的士卒動他們。
他們哭了,心中的天秤,也朝著李承乾靠攏。
有了第一批做榜樣,自然就有了更多。
就連被放倒在地受傷的那些,只要不重新拿起武器反抗,李承乾的仿生人同樣沒動他們,而是繞過了他們。
如此一來,李承乾軍隊的推進速度越來越快。
城樓上,諸多貞觀大臣們,把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
眼裡浮現出驚訝,不可思議,凝重,畏懼,恐懼等神色。
這樣的軍隊,別說是訓練出來,他們連想都沒有想過。
“陛下,太……這支軍隊太可怕了,根本擋不住!”
李君羨聲音裡,微微帶出了顫音。
貞觀十三年,李君羨還在擔任左武衛大將軍,負責掌管太極宮玄武門的禁軍宿衛,直接護衛皇帝安全。
此時,他就跟在李世民身邊。
李世民臉色鐵青,持劍的手微微顫抖,很想揮手一劍結果了李君羨。
但,這樣做於事無補,反而顯得他昏庸。
李君羨說的,的確是事實。
他還想著,靠著內城的城牆,還有收攏的兵力,在這裡擋住李承乾兩天。
再不濟,至少擋住一天。
之後,大不了再退守宮城。
如此一來,就近的勤王大軍,就應該可以到了。
沒想到,別說是擋住一天,半個晚上都擋不住。
雖然有李承乾出其不意,不帶攻城工具都爬上了城牆。
可這支軍隊的強大,他也是再一次歷歷在目。
李世民不是深宮裡長大的皇帝,本身爬冰臥雪,經歷過無數次大小戰場,什麼情況他一清二楚。
“留下前鋒兵力斷後,剩餘的隨朕退守宮城!”
李世民當機立斷,並沒有連出昏招。
擋不住的,這是事實。
如果繼續拼下去,就算有他在這裡,士卒們不敢退。
但為了保命,只怕越來越多的人會裝死。
一不小心他就可能被活捉,那就一切都完了。
宮城更小,城牆也更高更厚,宮裡的禁衛更是精銳中的精銳。
只要不再給李承乾爬上城牆的機會,他有信心堅持到勤王大軍到來。
只要勤王大軍來了,那一切都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