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李復興謝過鄰居們,便回家提了十斤小米到二大媽家,還把剩下的雞蛋和大白菜都一併拿了過去。
張師傅那邊一共四個人,乾的都是體力活,吃不飽肯定不行。
按照如今的糧食定量,乾重活的人,每天需要一斤左右的糧食,但現在這年月,不可能真的吃到一斤糧食。
自己對門的三大爺,每天頂多也就吃七兩,再多吃,家裡其他人還吃不吃了?
實際上要是真放開肚子吃,別說一斤,就是兩斤他們也能吃得下,這年代沒什麼油水,大家吃的也就多,不跟後世一樣,很多人吃一點就飽了。
張師傅他們是吃一頓午飯,所以李復興按每人六兩的量算的,算是非常實在了。
“吃這麼好啊?”二大媽瞪大眼睛。
小米雖然比不得精米之類的,但也是很好的糧食了,頂飽。李復興竟然給他們每人六兩,還有雞蛋和白菜。
她家可不敢這麼吃啊!
這弄得她都想讓家裡老大去學裝修了。
李復興笑著說:“得讓人家幹活的吃飽肚子不是?”
十斤只夠吃個四天左右,等等問問張師傅要幹幾天,不夠的自己再從拼夕夕買點補上。
不多時,張師傅就帶著人來了,材料工具也都帶著。
李復興迎上去,給他們一人散了一根大前門。
“張師傅,麻煩你們了,中午你們就在二大媽家裡吃,雖然吃不那麼好,但肯定讓你們吃飽,完工的時候,我請大夥吃肉。”
張師傅等人都笑道:“能吃飽就行,麻煩東家了!”
這年月,能填飽肚子就行了,要什麼吃好?
再說了,人家東家還說完工請大夥吃肉。
肉啊!
一想到吃肉,就有人忍不住吞口水,已經好幾個月沒碰過肉了。
這東家還真是大氣,不像有的人,連鹹菜都得按根給,多吃一口好像就要了他的命似的。
“大概得幹多久?”李復興問道。
張師傅盤算了一下,說道:“應該七八天左右,最多不超過十天。”
李復興點點頭。
寒暄完之後,張師傅他們就著手開始幹活,李復興看了一會,也不再打擾。
到中午的時候,李復興就拿著票去國營飯店吃飯,他也懶得去廠食堂了。
穿越回來可不是為了吃糠咽菜,體驗艱苦生活的,該享受的時候就要享受,只要不太過分就行。
國營飯店的工作人員果然跟聽聞的一樣,對人愛搭不理的,這服務態度要是在後世,飯店不出一個月就得關門。
但李復興卻沒看到那句無故不得毆打顧客的話。
事實上這句話是八十年代才在國營飯店流傳開的。
現在雖偶有口角爭執,但還沒那麼嚴重。
張師傅等人都在二大媽家吃飯,紛紛讚歎東家大方。
“幹活的時候都仔細點。”張師傅對其他三人說道。
“師傅,我們心裡有數,您放心就是。”
這麼大方的東家,可是很難遇上的。
吃過飯後,李復興前腳回到四合院,後腳三大爺就趕了回來,帶著已經打造好的零件。
“復興,東西都在這,你檢查檢查。”
李復興挨個看了看,覺得沒什麼問題。
“謝謝三大爺了,孫師傅是要鮮肉還是乾肉?”
“這個都行,只要有肉就行,哪裡還能挑肥揀瘦的?”三大爺笑著說。
“行,那您等等,我出去一趟。”
想到大家對油水的渴望,李復興還是決定從拼夕夕裡買一斤肥肉居多的豬肉出來。
等了沒一會,李復興便提著一斤肉回來了。
三大爺吞了口口水。
這是很多人做夢都想的肉。
他接過李復興手裡的肉,便匆匆回了軋鋼廠,把肉交給老孫。
家裡已經兩個多月沒吃過肉了,他昨天在廠裡吃了點野豬肉,雖然就一兩口,倒也算嘗味了。
“老周,以後有這好事還喊我。”
三大爺撇了撇嘴。
拿到手搖水泵和鑽桿的李復興,正準備回李家莊,便看見李大力帶著幾個村裡的年輕人來了,他們有人趕牛車,有人推推車,有些鬼鬼祟祟。
“大力,怎麼突然來城裡了?”
“二十一叔,我們打了頭鹿,你看看……”
李復興看了一眼。
好麼,梅花鹿!要放在後世,這幾個高低得進去蹲個十來年,這是頭成年鹿,得有一百多斤。
“鹿角呢?”李復興問道。
鹿血沒了很正常,打死之後,得趕緊放。鹿血大補,倒可惜了。
除了鹿血之外,鹿角也是很好的藥材,難不成你們都割了?
“那玩意兒帶著不好裝,所以就割了,在我家放著呢,二十一叔,你要?”
“當然要了,等回村的時候去你那拿,你們這是什麼情況?”李復興見他們一個個鼻青臉腫的。
打個梅花鹿還能弄成這樣?太菜了吧?
李大力等人都支支吾吾的。
“家裡揍的。”最後還是說了出來。
家裡知道他們偷偷進山,二話不說就揍了一頓。
李復興無言以對。
過了片刻,他才問道:“想賣錢還是換糧食?”
村裡這種給他送業績的行為,他自然不會拒絕。
“換糧食,但除了紅薯之外,還有別的麼?”
來之前老支書已經叮囑過,換糧食。
要是偷偷打的,那他們幾個可以平分,但既然被發現了,就得歸集體所有,沒什麼好說的。
“土豆吧!”李復興提議。
土豆也很便宜,價格只比紅薯高一點,一分錢一斤。這頭梅花鹿,他可以給李家莊三千斤土豆。
“行,就土豆吧。”
紅薯吃多了,愛放屁。
“你們來的也是時候,一塊把東西給我捎回去。”李復興指了指手搖水泵和鑽桿。
李大力幾人看過去,不知道是什麼。
“這是啥?”
捎回去也不難。
“水泵,說了你們也不明白,幫我帶回去就行。”
李大力幾人也不再多問,把那些東西搬到牛車上,然後跟著李復興往軋鋼廠去。
到軋鋼廠附近,李復興指了指一處角落:“你們在那等我。”
村裡人有個優點,就是聽話,不會多嘴問問題。
李復興扛上裝在麻袋裡的梅花鹿,便走進鋼鐵廠。看門大爺雖然不知道里面的什麼,但看這架勢肯定是給廠里弄的物資,便直接放行。
路上,李復興碰見了一樣是採購物資回來的同事。
看對方面帶愁容,似乎是收穫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