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3章

天下有靠自己摸索,從而就能練出內力的人嗎?

有,

仔細想想,還有不少都能叫出名字來的,這些人無一不是天才。

少林首座以這個標準來懲罰他,說實話的確有點不近人情。

還是那句話,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

想想倚天屠龍記裡的張君寶,不也是因為在郭襄送他的羅漢手辦裡悟出羅漢拳後,被少林寺誤會,最後沒辦法,覺遠只能挑著他和郭襄逃命。

這個少林寺首座,和倚天中的方丈一樣。

我相信有天才的存在,但我不相信如此天才的人會出現在我面前,更何況還是個雜役弟子。

就像那句他應該叫張麻子,他的臉上就應該有麻子一樣。

申遺申遺……

再思考一下,少林寺有這種天才被善待的情況嗎?

有!

天龍八部裡的掃地僧,他的境遇其實和覺遠與張君寶是一樣的。

都是從小在少林寺長大的雜役,先做俗家弟子,之後當上小和尚,明明天賦異稟,卻並不顯眼。

每天只是挑水劈柴做飯掃地……

只是他和張君寶不同的是,他從沒表現過自己。

直到歲數漸大,方丈們擔心他的體力跟不上,所以將其安排到藏經閣,負責整理經書,打掃衛生等工作。

而木訥的他,慢慢在藏經閣中開始翻看那些武功秘籍,內功心法,從而達到一種很高深的境界。

但他依舊不表露,不聲張。

直到少林寺有難,已經變成行將枯木的老和尚扛著音響出場,高調宣誓在座的各位都是弟弟。

如果沒有這場劫難,老和尚可能到死都不會走出藏經閣,去什麼江湖。

張君寶和掃地僧是一類人,只不過命運不同。

亦或者是掃地僧少年時,比張君寶更加木訥,他不會選什麼武僧,練什麼武功。

第二天,清晨起來後,張君寶便帶著他站樁練體。

一切武學基礎,除了內力,還得有一具健康的體魄,否則就算練成無崖子,還是個癱子。

“所謂拳法,腿法,在我看來,無非就是更快,更簡單的打倒對手。少林拳裡,不乏強身健體的拳法,小時候師父沒教我羅漢拳時我就在琢磨,明明一拳就能打倒敵人,為何還要做一些無用的動作。

難道只是為了好看?

後來我就根據少林的幾種養生拳中的招式自己琢磨,琢磨了一套我認為打架時最好用的拳法招式。

我也是用這套拳法,打敗了那些小和尚。

源哥看好啊,有哪塊兒不理解的,及時叫停。”

張君寶在指點張清源武功,張清源則是在扎馬步。

“嗯。”他扎著馬步點頭。

“第一招……”

卻見張君寶一個弓步向前,左手虛探,右手食指關節以一種極為刁鑽的角度向前。

在張清源的眼裡,他彷彿看到張君寶的面前站著一個對手,而那個對手被其左手的虛探吸引注意力,右手食指關節直奔其咽喉而去。

見張清源愣神兒,張君寶繼續展示。

“第二招……”

“這是第三招,是防禦對手拳頭的。第四招,攻擊,第五招,防擒拿……”

這些招式都沒有名字,大概是還沒來得及取名。

但招招精妙,彷彿是位年老的大宗師,經歷一輩子風風雨雨,見識過無數高手後總結出來的高深拳法。

而創造出這種拳法的,卻只是個十七歲的少年。

什麼是天賦,這就是天賦!

就好比黃裳,一點武功不會,卻只憑借皇家經書創造出九陰真經一樣,都是天才啊!

感覺著腿部漸漸痠痛,顫抖,慢慢轉變成麻木……

最後一屁股坐到地上,張君寶的講解也準時結束。

看著滿頭大汗的張清源,張君寶問道:“怎麼樣,源哥兒,都記住了嗎?”

張清源點點頭,大口地喘著粗氣,額頭的汗水如雨般掉落。

“咳咳,咳……都記住了。”

“嗯,記住了就好,習武講究循序漸進,今天就先到這裡,晚上咱倆一起練拳。”

“好。”

張清源吞嚥著口水,嗓子裡彷彿嚥了盒利群那麼幹燥。

更讓他難受的是,雙腿已然不是他自己的了。

早飯時,他吃了四個大饅頭,外加兩碗粥。

要不說窮文富武呢,不說買草藥補品,光是糧食得吃多少。

張君寶告訴他,等身體跟得上以後,飯量就沒這麼大了。

吃過早飯,張清源要去鎮上擺攤賺錢去了,張君寶留在家裡看經書,鑽研武功。

來到三河鎮靠碼頭的十字路口,工人已經就緒,站在碼頭上等待老闆們的召喚。

四周店鋪眾多,賣什麼的都有,柴米油鹽,糧布酒肆餐館,茶樓茶攤,修鞋補襪的,熱鬧非凡。

選了個背靠陽光的位置,支上一張桌子,擺上掛籤招牌,坐在凳子上尋找第一位倒黴蛋上門。

來往的行人很多,看他的人也不少,卻沒人過來找他算卦。

張清源明白,無非是看他歲數太小,覺得他不靠譜罷了。

但名氣是靠自己打出去的,需要主動。

周圍幾個攤主也都在好奇的打量著他,張清源也不時地跟他們點頭示意。

在他左邊,是一位賣菜的大媽。

“大娘,我看您這白菜不錯,自己種的?”

“嘿嘿,種了幾畝地,以前本來是種粟米的,後來兒子爭氣,在倉山劍派學了本事,回來後又在華安鏢局做了鏢頭,賺了不少錢。所以糧食就少種了些,種了二畝地白菜。”

“哎呦,小道一瞧就是您種的,也只有您這樣富態滿滿,吉星高照的大娘,才能種出來這麼水靈的白菜。”張清源恭維著。

大娘很受用,“嘿嘿,你這小道長,真會說話。”

上輩子我乾的是銷售,就靠這張嘴呢!張清源笑嘻嘻道:“肺腑之言而已,都是真心話,我一瞧您就能長命百歲,而且我還知道,家裡又添新丁了吧?”

“你怎麼知道,哎呦,真神了嘿。”大娘驚訝道。

早上剛來時聽你問隔壁攤主時說的……張清源掐指道:“別看小道我歲數小,可我從小跟著師父學,雖然本事不大,不敢說上知五百年下知八百載啥的,可眼巴前還是能算一算的。”

“嚯,那你給我算算,我兒子啥時候能回來?”大娘站起身,走到張清源的攤位前。

“這個嘛……”

“我懂。”

大娘見他為難,從身上掏出十幾文錢,放在卦桌上,張清源不動聲色的收起,而後問道:“大哥姓什麼?”

“我夫家姓趙,兒子叫趙鵬舉。”

“好名字,光看這名字就知道大哥的命格很硬。”

“是吧,小時候叫趙石頭,拜師學藝以後,他師父給取的。不瞞你說,我兒子早年剛回來那會兒,和咱們這的天龍幫幫主比鬥,一個人一把劍,殺穿了天龍幫半個幫派。”

老人家就是這麼樸實,當她聊嗨了之後,不用問,自己就說出來各種信息了。

別說這個時代的老太太,即便是二十一世紀,不依舊有許多人被傳銷組織,賣保健品的,甚至是網絡詐騙騙得深信不疑之人嘛。

雖然張清源還達不到那種水平,但經過他的口才,以及這三個多月的實踐,還有簡單的易經知識,糊弄這群傻老太太是絕對夠用。

張清源拉家常似的,道:“嚯,大哥有這本事,您還種啥地啊,買幾個老媽子在家伺候,多好。”

“嘿嘿,兒子是孝順,也能掙錢,置辦了家當。可你說家裡還有幾畝地,閒不住,咋辦。”

大娘一副我兒子最有出息的模樣。

“也是,那大嫂懷孕多長時間了,您自己伺候兒媳婦兒也真不容易。”

“九個多月了,眼瞧著就要生了。也不是我自己伺候,我親家母也來了,孃家人咋也得過來不是。”

“您說的對。”

在閒聊之時,張清源的左手一直做著掐算動作。

他接著又問了鏢局的規模,以及他兒子去的地方和走鏢時間。

最後把手一放,說道:“大娘,恭喜啊,今天是乾朝一百三十九年,也就是嘉興四年,今天八月十二,放心吧,三天內準回來!”

“嚯喲!”

大娘高興,周圍的幾個攤主,以及少量行人也紛紛把目光投向張清源。

其中張清源右側賣估衣的大叔懷疑道:“三天,準回來?”

“準回來。”

大娘見他如此篤定,噘著嘴道:“那行,小道長,如果三天內我兒子能回來,我再給你十顆白菜。”

“嘿嘿,那小道就卻之不恭了。”張清源搓搓手。

一上午,就掙了這十幾文。

但張清源成功將附近幾個攤主的底細摸清了,他還知道這個碼頭的幾方勢力,以及鎮子上都有什麼富商,家裡幾個孩子等等……

街邊大媽的情報網,恐怖如斯!

晚上回去後,張清源買了兩斤面,又跟李大娘要了幾片白菜葉。

回到小院,看著鑽研道經的張君寶,他倍感欣慰。

煮了兩碗白菜絲面,吃完後,張君寶要和他對練一番,檢查一下他早上學的招式。

對於張君寶教的那幾招,張清源熟記於心,完美的復刻出來。

不但張君寶驚歎他的記憶力,就連張清源都驚訝於自己的武學天賦。

我天賦這麼高嗎?

就好像早上他在演示的時候,我腦子裡貌似就看到了他有個對手。

而他的一招一式,對手的反應都在自己腦子裡復刻出來。

難道這就是我的金手指?

哈!

他笑了。

閱讀全部

相關推薦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