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閨女出了名的沒臉沒皮,要不人家能當面給她沒臉。人家也是被她纏的沒法子了。
一次一次的倒貼,拿熱臉貼人家冷屁股,要是我閨女早打死了。省得給家裡丟人。”
“哎,哎,你們說是不是又來找顧知青?看來跳河是假,嚇唬人是真啊!你看看,跳完了和跟沒事人一樣。”
“我就佩服她這厚臉皮,誰家姑娘臉皮能這麼厚啊……”
“別的我不關心,就關心她被男人給抱了以後咋整。人家那小夥子可精神了,能要韓家閨女?”
“我看夠嗆。”
“小點兒聲,過來了,別讓趙桂花聽見。”
“怕啥,她們不要臉的事兒都幹了還怪別人說?怕說別幹吶。咱村子名聲都給她韓家毀了,誰家沒個嫁娶的兒女。”這是個不怕趙桂花的嬸子。
眾人閉嘴了,但是心裡卻亂七八糟的想著。
總之,地裡說什麼的都有,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都向韓可看過來。
好在田地裡地方大,這些聲音也沒有飄到娘兩個耳朵裡,就算知道他們在說她,但是聽不見,就當她們是放屁。
韓老頭和兒子媳婦們也已經坐在田裡等著趙桂花送飯。
不下地的孩子們不幹重活中午不吃飯,所以孩子們都不在。
“爹 ,吃飯了。”韓可把手裡的籃子放下,掀開籃子上的布,把裡面的饃饃和鹹菜拿了出來。
餘光把自家人的表情都看在眼裡。
三個嫂子坐一堆兒,大嫂面無表情,二嫂那個滾刀肉撇著嘴一臉的看不起和嫌棄。她剛剛被婆婆抽了,心裡還沒順過氣兒。
三嫂眸光隱晦的正打量著她。
三個哥哥倒是一臉的心疼。
好了,她知道以後什麼人她該什麼態度了。她不是巴黎聖母院的高材生,人家對她不好還倒貼,賤不賤。
她空間裡的好東西堅決不給對她不懷好意的人,大的小的都不行。她就是個這麼恩怨分明還有些小自私的人。
大哥想安慰一下小妹,但是看小妹心情不錯,一點兒都不像剛剛尋死的人。他張了張嘴又把話嚥了下去。
小妹現在挺好的他就別提了。至於那個男知青,他饒不了欺負他小妹的人。
“小妹,你吃了嗎?”韓二哥小心翼翼的問道。小妹不會是刺激過頭了吧?早上真的是把全家都快嚇死了,要是小妹沒了那真是要了爹孃的命了。
“吃了,饃饃太乾,帶了粥來。”韓可又從趙桂花的籃子裡掏出兩個罐子。
趙桂花拿出碗給大夥盛粥。分飯這事兒都是她幹,在韓家可是權利不小的一件事兒。這年月,在家裡誰掌握分飯的勺子誰就是一家之主。
她心疼誰就給誰多盛點兒。這不,到了米春花這裡,乾的都被撈了,就給她盛了米湯。盛的時候手還像中風似的抖啊抖,就怕給盛多了。最後只給米春花半碗米湯,裡面的飯粒屈指可數。
就這樣趙桂花還一臉心疼的模樣,“哼!便宜你了。”
在她看來這個家裡的攪屎棍吃一口都嫌多。
米春花氣得要罵娘,但是她不敢。要是她男人知道她上午回家又惹了老虔婆,免不了被男人又罵一回。所以,這口氣她只能嚼吧嚼吧嚥下去。
別人眼不瞎,也瞭解趙桂花這操作。心裡想,不知弟妹(二兒媳)又咋得罪老婆子(娘)了。
韓二哥瞪了米春花一眼。
韓可和趙桂花吃過疙瘩湯了,所以她倆沒吃。
其餘人像搶山珍海味一樣搶著吃,韓可就算沒嘗過也知道不好吃。
不過也沒多少,一人兩個雜糧饃饃和一碗稀粥,幾口就沒了,只能說吃個半飽。
米春花更是不滿,她連個半飽都沒混上。早上她看不慣婆婆給小姑子開小灶說了幾句還捱了打。回來怕男人罵她也不敢說,再說她是撒謊說自己鬧肚子才回的家。
不過現在她腦子又犯蠢,她不跟自己男人說,但她可以跟幾個妯娌說。在她看來她們幾個兒媳婦才應該擰成一股繩。
“大嫂,弟妹,走,一起方便去。”她還自覺聰明的找了個藉口。
韓大嫂和韓三嫂站起來跟著米春花去‘方便’了。
米春花拉著兩個妯娌,離婆婆小姑子遠點兒她好告狀。
就她那點伎倆韓可母女早看在眼裡,可誰在乎?
按照趙桂花的說法,她閨女吃的是她和老頭子的,又沒吃他們。再說幾個兒子被自己攥在手裡,她腰桿子直得很。白了那幾個背影一眼,很是不屑。就不信幾個兒媳婦能翻出啥浪來,這點兒自信她還是有的。
而韓可想的是,她新來乍到的正好摸摸底,看看家裡的嫂子們對她這個小姑子是個啥態度。
她是有原主記憶。但原主上學的時候混日子,只想混畢業證。把父母對她的付出當做理所當然,滿腦子都是情愛,根本不把嫂子放在眼裡。雖然沒做什麼惡事,但是心氣高又戀愛腦晚期。
所以原主有恃無恐,根本就看不清形勢。而韓可不一樣。上輩子父母去世了之後,她歷經那些坎坷,讓她對所有人都有戒備心,也記仇。屬於那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是對我好,我也加倍還的性格。
何況她有空間在手,手上又有那麼多的物資。家裡生活這麼艱苦,她雖然可以在空間裡偷吃,可是爹孃怎麼辦?
幾個對她好的哥哥怎麼辦?她自己吃獨食讓她良心不安。
但是她韓可不養白眼狼。
那邊大嫂和三嫂終於聽米春花添油加醋的說完了。
米春花提起褲子,一邊系褲腰上的繩一邊罵,“那老婆子自己慣著小賤蹄子就算了,還讓自己的幾個兒子也慣著。
這麼下去,咱們的日子過不過了?啥好吃的好用的都先給那小賤蹄子。大嫂,咱們可都是有兒女的人,手上沒錢,以後兒子大了哪樣不要錢?
你倆倒是表個態啊!別我一個人剃頭挑子一頭熱。”
米春花在背後叫婆婆老婆子要不就叫老虔婆,王招娣和李娟都見怪不怪了。以前王招娣還勸過米春花,卻讓米春花給罵了。
大嫂王招娣是老實人,三個妯娌她哪個都不得罪。米春花在家裡掐尖要強,誰讓人家一次就生了兩個兒子,那說話辦事兒都硬氣。她連著生倆閨女,好不容易第三胎才生個兒子。
再說,她男人心疼小姑子不比公公婆婆少。她要是敢給小姑子臉色看,那他就得罪了家裡最有權的三個人,她傻了才這麼幹。
只有米春花這個蠢貨,上躥下跳的看不清形勢。
三弟妹嫁過來兩年,雖然沒生孩子,但人家是知青。有文化,長得還漂亮。平時不聲不響的。該人家乾的人家幹,不該人家乾的她不幹。老三對這個媳婦兒心疼的緊。
老三媳婦別看年輕,平時不言不語,那心眼子比篩子眼兒都多,從來不強出頭,有啥事都是老二媳婦強出頭。反正有好事也拉不下人家。
她就從來沒看明白老三媳婦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