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完機床技術,李銘拿起那本《飛機的空氣動力學》,心情更加激動。
在新龍國成立初期,航空工業幾乎是一片空白。國內連一架能飛的噴氣式戰鬥機都造不出來,完全依賴北極熊援助。
"系統,學習這本書。"
【悟性系統激活中,正在傳輸知識……難度較大,加速分析中……】
這次的信息量比機床技術大得多,李銘感覺自己的大腦像在燃燒一樣疼痛。
無數航空工程學知識、流體力學計算方法、發動機原理、材料學等專業知識湧入腦海。
特別是當噴氣發動機的核心技術傳輸時,他甚至感到一陣眩暈。
【知識傳輸完成,渦噴發動機技術獲取成功】
當疼痛消退,李銘發現自己不僅理解了書本上的基礎理論,還掌握了遠超這個時代的噴氣發動機設計製造技術。
"這……這太不可思議了。"
他對照了一下自己的記憶,意識到系統給予的是類似於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前些年代研發的早期渦噴發動機技術,大致相當於"尼恩"發動機級別。
這種發動機在當時世界上也屬於先進水平,北極熊後來通過它仿製出了著名的VK-1發動機。
這個年代的龍國,連活塞式航空發動機都沒有獨立研製能力,更別說噴氣發動機了。
即使是北極熊,也是通過引進皇家國技術才掌握的渦噴發動機制造能力。
如果他能把這項技術帶回國內,對龍國航空工業的發展將是一個質的飛躍。
他興奮地拿出紙筆,開始繪製渦噴發動機的整體結構圖。
這種單軸式渦噴發動機主要由進氣道、壓氣機、燃燒室、渦輪和尾噴管五大部分組成。
"關鍵是壓氣機和渦輪部分……"李銘一邊畫一邊分析,"這兩部分的葉片設計和材料是最大的技術難點。"
詳細繪製了壓氣機葉片的氣動外形和內部冷卻通道,以及高溫合金的成分配比。
這些葉片要在高溫高壓環境下高速旋轉,對材料性能和製造工藝要求極高。
"當然,發動機控制系統也很關鍵。"李銘又畫出了燃油控制系統的原理圖,包括機械式燃油計量裝置、調速器和溫度控制器等關鍵部件。
足足畫了兩個小時,才把第一代渦噴發動機的核心技術全部記錄下來,包括:
整機總體設計和各部件配置方案
壓氣機葉片的氣動外形和強度計算方法
燃燒室的結構設計和燃燒效率優化
渦輪葉片的設計和高溫合金配方
軸承系統和密封技術
燃油控制系統
發動機測試方法和關鍵參數
"這個發動機推力應該能達到2噸左右,足夠裝配到早期噴氣式戰鬥機上了。"李銘計算了一下設計參數。
即使有了這些圖紙,在新龍國初期的工業條件下製造這樣的發動機仍然極其困難。
高溫合金的冶煉、精密加工設備、測試設備等都是巨大挑戰。
但至少有了技術路線圖,可以一步步攻克難關,而不是像歷史上那樣完全從零開始摸索。
"不過,我得想辦法簡化一些技術,尤其是材料方面,用現有條件能實現的替代方案……"
李銘思考著,又在圖紙上增加了一些註釋,標明瞭可以用當時技術水平製造的替代材料和簡化結構。
【提示:基於當前悟性值,宿主可獲取修正版早期渦噴發動機設計方案,適合龍國的工業基礎條件】
"這正是我需要的!"李銘驚喜地發現系統似乎能讀懂他的想法。
新的知識流再次湧入腦海,這次他獲得了一套簡化版的渦噴發動機設計方案。
這個方案降低了一些關鍵部件的技術要求,使用了更容易獲取的材料,雖然性能有所降低,但製造難度大幅下降,更適合新龍國初期的工業條件。
"好,就按這個方案來!"李銘又開始在新的紙上畫圖,這次畫的是簡化版渦噴發動機。
這個簡化版設計將發動機推力降低到1.5噸左右,但關鍵零部件的材料要求降低了30%以上,製造工藝也大幅簡化。
例如,原本需要單晶合金的渦輪葉片改用了普通高溫合金鑄造加機械加工的方案,雖然壽命和耐高溫性能下降,但至少可以在當時的條件下製造出來。
李銘還對燃油控制系統進行了簡化,用更多機械裝置代替了原本需要精密儀器的部分,增強了系統的可靠性和維修性。
"這套方案不僅能讓我們儘快擁有自己的噴氣發動機,還能作為培訓工程師和技術工人的實踐項目,為後續發展更先進發動機奠定基礎。"李銘滿意地看著圖紙,感覺非常實用。
繪製完兩套發動機方案,李銘忽然想到,光有發動機不夠,還需要飛機設計。
"系統,我需要早期噴氣式戰鬥機的設計資料。"
【分析中……根據當前悟性值,可提供早期亞音速噴氣式戰鬥機設計方案】
又一波知識湧入腦海,這次是關於飛機總體設計、氣動佈局、結構強度計算等方面的知識。
李銘很快掌握了一種類似於北極熊早期米格戰鬥機的設計方案
"太好了,這樣我們就有了完整的技術鏈。"李銘喃喃自語,"從發動機到機身結構,再到機載系統,這是一整套解決方案啊!"
他迅速畫出了這種戰鬥機的三視圖和關鍵截面結構圖,並標註了主要材料和製造工藝。
這種設計採用了全金屬結構,雖然氣動外形不如後世戰機先進,但對於新龍國初期來說,已經是巨大進步了。
"光是這些技術,回國後就能掀起一場小型工業革命了。"李銘看著桌上堆積如山的圖紙,感到無比興奮。
【宿主悟性值持續提升,當前悟性值:25】
李銘感受到腦海中的變化,似乎對技術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些原本模糊的概念變得清晰起來。
"看來學習和思考也能提升悟性值,這系統設計得真合理。"
把所有圖紙整理好,小心地存入隨身空間。
這些圖紙在這個年代的價值無法估量,比任何黃金珠寶都珍貴。
"不對!"李銘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我光顧著畫圖紙了,但這些東西太多了,國內的專家看了可能一時半會理解不了,我需要寫詳細的說明書和製造指南。"
又拿出幾張白紙,開始用中文詳細編寫每項技術的原理說明、製造工藝流程和操作指南。
考慮到圖紙可能會流落到不懂英文的技術人員手中,他特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了每個關鍵步驟。
"這回妥了。有了這些說明書,即使我不在場,國內的工程師和技術工人也能按圖索驥,逐步掌握這些技術了。"
李銘滿意地合上最後一本說明書,存入空間。
他又環顧四周,思考還有什麼值得帶回國的技術資料。
"接下來,我得想辦法找到更多高級技術資料。電子學、雷達技術、化學工業……"他的目光變得堅定,"還有很多領域需要提升,我得抓緊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