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經過三天三夜,火車終於到了黑省牡丹江市。
蘇清予和張冉兩人很快就找到林口縣的牌子,然後快速的上了大巴車坐在前面這樣不容易暈車。
到了林口縣然後在坐上牛車到達紅旗村,這一天下來實在是太折騰大家都沒有什麼精力了。
到了村裡,大隊長王大山也就是三兒姐的老父親過來迎接他們。
王大山滿臉憨厚的笑容,說道:“歡迎你們來到紅旗村支援建設,一路上辛苦了,先去知青點安頓好。一會我安排人把糧食送過去,一個人五十斤苞米麵十斤白麵。回頭這糧食你們工分里扣出來,要堅持到秋收以後你們要省著點吃。明天給你們一天時間休整一下,後來準時過來上工。”
等著大隊長說完以後,站在大隊長旁邊的一個年輕人就開口了:“我是知青點的老班長趙青藤,大家拿著行李跟我先回知青點。咱們住的是個二進的大院子,女知青住在前院男知青住在後院。房間已經收拾出來了,三位男知青住一間,四位女知青兩兩一間。”
大家提著行李跟著趙青藤往知青點走去。
劉長林問著自己關心的問題:“趙哥,老知青們吃飯是單獨吃,還是大家一起吃?”
“都是單獨吃,大家條件不一樣在一起吃容易鬧矛盾。有的兩個人搭夥,也有自己一個人開火做飯的。”
張冉看了蘇清予一眼:“咱們兩個一起吃,到時候我做飯你刷鍋洗碗。”
蘇清予笑著點點頭:“你說了算!”
蘇清予和趙冉選了最靠牆西面的一間房子,周芝芝和姚靜選了東面靠牆的一間。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馬棚,劃給蘇清予和張冉當柴火棚子。
周芝芝和姚靜則是一個木製倉房,看起來比她們倆那個好多了。
不過蘇清予和張冉也不在意,馬棚最少比小倉房大不少能多放點東西。
很快大隊長就趕著牛車帶著會計過來了,給他們發完糧食以後還給每個人都在知青點外面劃了一塊菜地。
附近的菜地也都是知青的,裡面種著豆角、茄子、黃瓜、西紅柿、韭菜、大蔥、辣椒。
晚上等著大家吃完飯以後,趙青藤把大家召集到前院歡迎新人的加入。
就從趙青藤開始自我介紹。
“我叫趙青藤,今年二十七歲,來自京市,來這邊已經八年了。”
……
“劉長林,十七歲,來自海市。”
“肖以恆,十八歲,來自京市。”
“我叫陳董,我爸姓陳,我媽姓董。今年十八歲,也是來自京市和肖以恆是發小。”
“周芝芝,十七歲,來自蘇州。”
“姚靜,十八歲,來自成都。”
“蘇清予,十七歲,來自海市。”
“張冉,十七歲,來自海市和蘇清予是好朋友。”
等著各自介紹完以後,趙青藤開口說道:“你們需要去縣城採購或者拿包裹,早上七點半在知青點大門口等著老王頭的牛車就可以車費一毛。”
蘇清予心裡嘀咕著,這個老王頭還是真會做生意。
也就是老王頭和大隊長是親戚,不然這個肥差可落不到他頭上。
張冉心裡面惦記著包裹,也不知道明天能不能領回來。
蘇清予笑著說道:“謝謝趙同志,正好明天要去縣城取包裹。”
蘇清予和張冉回到房間以後兩個人就商量起來,明天得去供銷社買點什麼。
蘇清予笑著說道:“到了縣城咱們兩個就直奔國營飯店,先大吃一頓然後再去郵局最後蘇供銷社採購。這一批下鄉的人不少,明天供銷社肯定回擁擠不堪。咱們就得跟大家計劃反著來,反正他們也把供銷社買不空。”
張冉一臉難以置信的看著蘇清予:“你腦子出問題了?應該先去國營飯店,然後去供銷社最後去郵局。咱們包裹那麼大,還要帶著去供銷社啊?”
蘇清予撓了撓頭,“哎呀,我怎麼沒想到。還是你聰明。”
第二天一早,兩人早早地就收拾好出來在知青點大門處等著老王頭的牛車。
到了縣城後,她們迫不及待地奔向國營飯店。
飯店裡瀰漫著食物的香氣,張冉去佔座蘇清予去窗口點菜。
紅燒肉、鍋包肉、魚香肉絲、八個大饅頭。
米飯還沒蒸出來,只能說是先要饅頭墊補一下。
兩個人正吃著,國營飯店就開始烏泱泱的上人了。
後來到菜可就沒有那麼全了,這國營飯店供應量是有限的。
吃完飯後從挎包裡把飯盒掏出來把剩菜裝上,便前往供銷社。
供銷社裡果然人滿為患,但好在她們來得不算太晚。
蘇清予擠進去,買了一些花生油、醬油、醋、芝麻醬。
隨後她們趕到郵局取包裹。
有了自行車,她們是一身輕鬆。
把包裹全部綁在張冉自行車後座上,小鐵鍋和炮彈爐子燒水壺則是固定在蘇清予的後座上。
回去的路上,張冉是對自己姐妹佩服的五體投地。
“還是你想的周全,竟然還把爐子和鐵鍋弄來了。”
蘇清予哈哈笑著:“跟著我保證讓你吃香喝辣,咱們今天晚上就可以喝上白粥了。”
回到知青點後,她們先把東西安置好。尤其是那兩輛自行車,都是直接推屋裡面上鎖的。
然後蘇清予就裝著一大把水果糖和二斤棒子麵拉著張冉找老知青換菜去了,這個時間點正好是老知青回來吃飯的時候。
兩個人順利的換到了一大籃子菜,茄子、豆角、黃瓜、西紅柿、還有五個甜瓜。
把甜瓜洗乾淨籽挖出來,兩個人就躺在炕上咔嚓咔嚓吃了起來。
張冉盤算了半天說道:“入冬前咱們還得買個水桶和一個水缸,雖然咱們知青點就有一口水井要是上凍了怎麼辦?”
蘇清予想了一下隨即說道:“水桶那個是必須得買,還得弄個木頭的到時候不怕凍。水缸咱們只能是去供銷社買,到時候還得找牛車給拉回來才行。”
休息夠了,兩個人就去村邊上撿柴火去了。
因為明天一大早就要起來上工,兩個撿了很多就怕不夠燒的回頭下工後還得特意撿柴火。
晚上兩個人熬的稀飯,熱的中午吃剩下的菜和饅頭。
洗澡有公共浴室,就是比較簡陋水也是她們中午回來用搪瓷盆曬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