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朝堂之上,關於齊淺淺的流言愈演愈烈。
言官們紛紛上書彈劾將軍府,要求皇帝嚴懲齊淺淺的行為。
皇帝看著手中的奏章,臉色陰沉。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壓抑。
一位白髮蒼蒼、滿臉正氣的言官,身著緋紅色的官服,手持象牙笏板,神情嚴肅地站了出來。
他目光掃視著朝堂上的眾人,而後義正言辭地啟奏道:
“陛下,如今長安城流言四起,滿城皆在議論將軍府千金齊淺淺行為不檢之事。
青天白日,她竟公然出入秦樓楚館。
還大肆招面首入府,此等行徑,實在有辱我朝斯文,敗壞風化。
望陛下嚴懲,以正朝綱!”
他的聲音洪亮,在空曠的朝堂上回蕩,引得眾大臣們紛紛交頭接耳。
一時間,朝堂上議論聲此起彼伏。
皇帝高坐在龍椅之上,身著明黃色龍袍,面容威嚴卻又帶著幾分沉思之色。
他微微皺眉,目光深邃地望向遠方。
沉默片刻後緩緩開口:“朕已知曉此事。
將軍府世代忠良,齊淺淺的父母常年為國家鎮守邊關。
與家人聚少離多,這般骨肉分離之苦,朕亦能體會。
或許正因如此,齊淺淺少了父母在身邊的管教與約束,才會行事如此乖張。
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皇帝的聲音沉穩有力,既表達了對將軍府戍邊功績的認可。
又流露出對齊淺淺行為的寬容之意。
而在後宮之中,皇后聽聞此事,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
她坐在鳳椅之上,身著華麗的鳳袍,頭戴鳳冠。
鳳冠上的珠寶閃爍著冰冷的光芒,卻絲毫無法照亮她此刻陰霾密佈的心情。
原本,她只是想在貴族圈裡小範圍地散播一些流言。
敗壞齊淺淺的名聲,好讓太子納齊淺淺為側妃時。
能更好地拿捏這個未來的兒媳,進而為太子的勢力增添助力。
可如今,這流言卻如脫韁的野馬,完全失控。
在整個長安城肆意蔓延,甚至鬧到了朝堂之上,這是她始料未及的。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何這流言會擴散成這般局面?”
皇后咬著牙,憤怒地說道,眼中滿是不甘與疑惑。
她轉頭看向身旁的嬤嬤,神色冷峻,命令道:
“嬤嬤,你立刻讓人給本宮去查清楚,這流言究竟是如何愈演愈烈的。
幕後是否有人在推波助瀾。
務必給本宮查個水落石出!”
嬤嬤連忙屈膝行禮,恭敬地應道:“是,娘娘,奴婢這就去辦。”
說罷,便匆匆轉身,邁著細碎的步伐離去。
與此同時,長安城的各大府邸中。
那些後宅女子們也都聽聞了齊淺淺的 “醜事”,一時間,各種反應層出不窮。
在林府,林淼淼得知此事後,心中先是一陣暢快,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彷彿在說
“我就知道她不是什麼好東西,這下可算是原形畢露了”。
但很快,她又想到了四皇子,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擔憂。
而在丞相府,徐婉清得知流言後的反應則複雜得多。
當丫鬟將此事告知她時,她正在鏡前梳妝。
手中的梳子猛地一頓,眼神瞬間變得銳利起來。
但這銳利一閃而過,很快又恢復了往日的溫婉。
她輕輕放下梳子,嘴角勾起一抹恰到好處的微笑。
對著鏡子裡的自己說道:
“哦?竟有此事。” 那語氣。
彷彿只是聽到了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
徐婉清心中卻如翻江倒海一般。
她早已知道自己未來要嫁與太子成為太子妃。
而太子為了收攏將軍府的勢力,有意納齊淺淺為側妃。
這齊淺淺無疑是她未來在後宅的威脅。
但她在人前,向來是一副大方得體、溫柔善良的模樣,絕不能讓旁人看出她內心的真實情緒。
她緩緩起身,走到窗邊,望著窗外盛開的花朵,思緒飄遠。
她想起在春日詩會上,齊淺淺那鎮定自若的模樣,
以及她出眾的詩詞才華,心中的嫉妒之火悄然燃起。
但她立刻深吸一口氣,將這股情緒壓了下去,徐婉清的眼神變得幽深莫測,她在心中迅速盤算著。
太子一直想要拉攏將軍府,可如今齊淺淺如此行徑。
必得了太子厭棄,想到這裡,徐婉清心中一陣竊喜。
在太子蕭謹景的東宮之中,太子得知齊淺淺的事情後,臉色變得十分難看。
他坐在書桌前,手中的毛筆在宣紙上無意識地划動著,留下一道道雜亂的墨跡。
他原本對齊淺淺還有些興趣,想著將她納入自己的陣營,為自己所用。
可如今,她卻做出這等傷風敗俗之事,讓他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一方面,他不想輕易放棄齊淺淺背後的將軍府勢力;
另一方面,齊淺淺的行為又實在有損他太子的顏面。
太子心中煩躁不已,將手中的毛筆狠狠一扔,靠在椅子上,閉上了眼睛。
他在心中暗自權衡著利弊,思考著該如何應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
退朝後,皇帝回到御書房,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此事處理不當,將會引發一系列嚴重的後果。
若嚴懲齊淺淺,將軍府可能心生怨恨,邊關局勢或許會因此受到影響;
若從輕發落,又難以平息朝堂上的議論,有損皇家威嚴。
他微微皺眉,深邃的眼眸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
皇帝心中暗自思忖,原本自己打算將齊淺淺指婚給三皇子。
一來齊淺淺出身將軍府,家族勢力雄厚,聯姻可讓三皇子獲得助力,從而制衡日益壯大的太子勢力,平衡朝廷各方權力;
二來將軍府手握重兵,鎮守邊關多年,對齊家的籠絡也能穩固邊疆局勢。
可如今,齊淺淺這般言行有失,若仍將她指婚給三皇子,無疑會讓皇家蒙羞,還可能引發朝堂上更多的爭議與動盪。
但皇帝又不得不考慮另一個棘手的問題。
若齊淺淺不能嫁入皇家,將軍府的態度勢必會受到影響。
齊將軍手握重兵,若因此心生不滿,導致兵權外落,那對朝廷而言,將是巨大的威脅。
況且,齊將軍不日便要回京述職,如何在他面前處理好此事。
既讓將軍府感受到皇家的威嚴,又不寒了他們的心,著實讓皇帝頭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