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一臉不明所以的看著姥爺。
紀遠春笑得有些賊,說道:
“你的鞋脫了凍腳,你不會脫他的鞋抽他的臉嗎?”
石頭恍然大悟,拍著姥爺的馬屁說道:
“姥爺,我記住了,你可真厲害。”
紀遠春:哼!我還能讓你個小屁孩給我難住,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都多。
石頭:哎!自己還是小啊!以後要多向姥爺學習,有捷徑不走,居然把手打的通紅,哼哼!
劉里正:這祖孫倆,一個教的用心,一個學的認真,也真真是沒誰了,老的厲害,小的以後也不會是等閒之輩。
回到張家院裡,阿雄已經回來了,他給娘三個買了厚棉衣回來。
同時買回來的還有一袋子白米和一袋子糙米,還有兩匹布。
把東西搬下來,張大叔一臉錯愕,說道:
“你們這是做什麼?在這吃一頓飯還要用東西換嗎?”
紀遠春哈哈笑道:
“老哥,你們平時幫襯著我閨女,這可不是這些東西能換來的。
要沒有你們的幫襯,我閨女能不能挺到我來接她還不一定呢!”
張大叔低嘆!感覺慚愧呀!
還是接受了,日子實在是太難過了。
石頭也對山娃子道:
“山娃子,我舅舅也讓阿雄叔給你家買了,一會兒走時給你家送過去。”
山娃子急忙擺手道:
“我不要,我不要,我家人多,都能幹活,你不用管我家。”
石頭賊兮兮的說道:
“我舅舅說了,他家有錢,不差這點吃的。
你平時偷偷摸摸的給我們拿東西,你奶奶知道後定也罵你,你不說我也知道。”
山娃子撇撇嘴,沒有出聲。
他家爹孃都很好,就是奶奶有點兒摳,有點厲害。
紀遠春看兩個孩子在那嘀嘀咕咕,這些話他可是聽的一清二楚。
這孩子心眼好,還有股機靈勁兒,同時也敢說話,是個好苗子,不由得起了愛財之心。
同時,也可以給他培養培養自己的勢力。
於是他在紀衍耳邊嘀咕幾句。
紀衍就樂呵呵的點頭,來到外邊說道:
“石頭、山娃子,要不要看看舅舅的功夫如何?”
兩個孩子一聽,兩眼放光,使勁的點頭。
這時紀茜換好棉衣出來了。
幾人一看,都笑了,小奶娃穿著一身紅花棉衣褲,像個紅球子似的,超級可愛。
紀茜知道幾人笑自己呢!也不在意,自己還小呢!暖和就行。
上前拽著石頭的手,奶聲奶氣的道:
“嘚嘚(哥哥),去換棉幾(衣)。”
石頭看看舅舅,想進屋,又怕舅舅表演時,自己看不見,不進屋換衣服吧,又確實有點冷。
紀衍說道:“石頭,先去換棉衣,舅舅等你回來再表演。”
石頭答應一聲,小跑著屋裡了。
沒一會兒,轉身跑了出來,換了一身厚厚的棉衣。
呲著牙笑道:“真暖和兒。”滿滿的都是幸福感。
紀衍並沒有表演什麼功夫,而是腳尖兒一用力,噌的站到了能有十米開外的張家牆上。
然後一個鷂子翻身就輕輕的落到地上。
一掌打在院兒裡的雪堆上,雪花四濺。
三個孩子的小嘴張的能塞進一個鵝蛋。
紀茜可能見識到了真正的功夫了。
天啊!輕功啊!以後自己得和舅舅學學,起碼有事跑的時候,別人追不上。
山娃子眨眨眼,看向石頭,羨慕地說道:
“石頭,你真好,有一個這麼厲害的舅舅。
我要有這樣的舅舅就好了,我就能和他學武功了。
以後誰再欺負你們,我就敢揍他了。”
石頭拍拍三娃子的肩膀,用渴望的眼神看著舅舅。
紀衍看向老爹,紀遠春對兒子點點頭。
紀衍覺得這個人情可以給石頭,於是就說道:
“石頭,咱家要比張爺爺家的院子大好多,咱家丫鬟小廝都有,更是不差一個人的吃喝。”
他這話說的隱晦,石頭出奇的居然秒懂。
他踏踏踏的跑到站在門口的姥爺身邊,拽著姥爺的手道:
“姥爺,我能帶著山娃子嗎?
他平時總是偷偷摸摸的給我們拿吃的,要不然我們可能早就餓死了。
裴家有時連米湯都不讓我們娘仨喝。”
他這話一齣口。紀老夫人和紀冰柔已經止住的眼淚又掉了下來。
紀遠春心疼地摸摸石頭的小腦袋說道:
“好。石頭說了算。
山娃子,你回家問問你爹孃他們,看看他們讓不讓你和我們一起走。
如果同意,這次我們就把你帶走。”
山娃子一聽,一下子蹦起老高,興奮地道:
“姥爺,你現在讓我跟石頭去呀?”
紀老爺子鄭重點頭。
他又把臉轉向紀衍。
紀衍也笑著點頭道:
“我可以教你武功,可是,學武是很累的,你能堅持嗎?”
山娃子一臉認真地道:
“能,再苦我都不怕,只要我有一口氣能動,我就能堅持。”
“好小子,好樣的,去吧,回去問問。”
“哎。”
山娃子轉身就跑,他要把這個喜訊告訴爹孃。
眾人看著遠去的影,都搖頭笑了。
山娃子走後沒多久,院裡就響起聲音。
山娃子帶著他爹孃、爺奶還有一個胖胖的男孩。
山娃子眼睛紅紅的,顯然是哭過。
張大叔一看見他們,就把眾人讓進了屋裡。
眾人客套了一番,紛紛落座。
張大叔家狹小的屋子因為這些人的到來,顯得很擁擠。
紀家人看著眼紅的山娃子,基本也能猜出個大概來。
剛才石頭可和他們學了,他奶偏心,怕是回家不一定那麼容易說服家裡。
山娃子姓劉,他爹這輩哥三個,山娃子的爹是老二。
老二在家一般的都不吃香,山娃子爹就是不吃香的那個。
劉老太疼大兒子,把小兒子也看得和眼珠子一樣,就是不心疼劉老二。
好在山娃子的爺爺還算個正直的人。
山娃子給石頭偷偷的拿吃的,也少不了他爹孃偷偷的幫忙。
凡是他娘做飯,都會給留出一個窩窩頭,太多劉老太太會看出來的。
雖然娘仨吃不飽,可有總比無好,多少能墊吧一口,總不至於餓死。
山娃子奶奶雖然偏心,可在吃飯上眾人吃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