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這麼多錢怎麼辦?”林珍珍又問。
雖然她很缺錢,但她是真的沒想過白拿沈予歡的錢。
“拿著吧,”沈予明想了想說,“給她收著,等以後她有需要了,我們再還給她!”
林珍珍想了想,覺得也有道理。
那謝廷川看著整體條件不錯,但還沒嫁過去,誰知道以後會怎麼樣?這筆錢與其硬還給沈予歡,還不如他們替她收著,說不定以後歡歡真有需要這筆錢的時候。
“行,那我先收著,”林珍珍將錢收了起來,又想起什麼,頭疼地說:“不過這酒席要怎麼辦?”
她跟沈予明雖然已經成家有孩子,但是他們那時候窮,沈父沈母又不幫襯他們,他們結婚連個儀式都沒有。
結婚那天,沈予明拉著牛車去接她,她就跟他來了,買了點喜糖分給街坊鄰居,就算宣告了他們的結合。
沈予明想了想,就說:“要不然我們去找二叔二嬸他們商量商量?”
林珍珍覺得可以:“行啊,那我們去吧。”
時間比較趕,沈予明和林珍珍沒有耽擱,立馬就出門去找沈二叔和沈二嬸。
沈二叔和沈二嬸得知後,又帶著他們連夜去找了幾個族中的長輩,聚集在一起討論,快到十二點才回來。
了卻了一樁心事,夫妻二人都很興奮。林珍珍看著頭頂上的蚊帳,又想起來:“對了,歡歡要結婚的消息,咱們是不是應該告訴爸媽和大哥大嫂一聲?”
沈予明躺下,疲憊了一天的身體瞬間放鬆了,他舒服地舒了一口氣,結果好心情沒能維持幾秒鐘,聽到“爸媽”瞬間一掃而光。
謝廷川為什麼會知道沈予歡和小陽的存在?還不是他爸媽告訴謝廷川的。
要不是謝廷川是個臥底,他真是個瘋子,歡歡和小陽還不知道要經歷什麼!
沈予明都不知道父母是怎麼想的,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狠心的父母?
就大哥是他們的孩子,他跟歡歡就不是了嗎?他一點都不想把父母叫回來。
可是沒辦法,歡歡出嫁是件大事,總不能讓人看了笑話。
他就說:“明天我們要去縣城買物資,到時候我找個時間去跟爸媽大哥大嫂說一下吧。”
“你不用去,我去!”林珍珍立刻說。
“哪用得著你專門跑一趟?”沈予明說,“我順便去得了。”
“不行,就我去!”林珍珍堅持說。她婆婆不是一門心思地想甩開歡歡這個包袱嗎?她就要讓他們看看,自己丟掉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包袱”!
沈予明見妻子這麼堅持,也就不說什麼了,她去就她去吧。
村子裡是很難藏住秘密的,第二天,沈予歡要嫁給謝廷川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和平大隊。
村民們紛紛跑來沈家——
“予明家的,聽說你們家歡歡跟謝團長好事將近啊?”
“我就說嘛!歡歡都為謝團長生了一個兒子了,兩人肯定是要走到一塊的!”
“謝團長這麼優秀,歡歡這麼漂亮,兩人站在一起郎才女貌,天生一對啊!”
“歡歡這孩子,她出生我看她命裡就是自帶富貴的,果然不出我所料,以後啊,就是個官太太咯!”
“還有小陽這孩子,像個福娃娃似的,一看就是個能帶來好運的,這不,還真是!”
……阿巴阿巴,全是阿諛奉承沈予歡、小陽和沈家人的!
林珍珍的嘴角咧到耳根都合不攏,她今天可算是真正的揚眉吐氣了一把,背地裡拉著沈予歡說:“瞧瞧他們那哈巴狗的樣子,一看到你嫁給謝團長了,巴巴的來說好話了,都忘了以前是怎麼對你的嗎?”
“還問我他們能不能喝上你的喜酒!呸,臉皮怎麼那麼厚呢?喜酒沒有,喜尿倒是有一杯!他們敢厚著臉皮來,我去就茅廁給他們滿上!”
“趨利避害、見風使舵是人之常情,這種人說他十惡不赦吧也不是,不理他們就好了!”沈予歡笑著說。
“你這當事人怎麼比我還看得開?太好欺負了你!”林珍珍嗔道。
“那能怎麼辦?難不成我真要去茅廁給他們倒一壺尿,塞到他們嘴裡?”
“哈哈哈哈哈哈~”林珍珍笑癲了,其實她也就是這麼一說。
沈予歡看著性子軟,但也絕不是任人欺負的主兒。
“行吧,那就不理他們了,”林珍珍笑著說,拉著沈予歡:“走走走,做午飯吃去,吃完我要去縣城一趟。”
“去縣城幹啥?購買物資啊?”沈予歡問,“不是有二嬸跟二哥一塊去了嗎?還有趙隊長,他們你也去啊?”
購買物資的任務主要交給沈予明和沈二嬸。沈予明主要是去出苦力的,沈二嬸懂得比較多,她得去指導。至於趙旭偉,他有車,當司機兼苦力的。
“我不是去購買物資,至於我要去做什麼,你猜猜?”林珍珍賣關子。
沈予歡思索了一下,看著林珍珍壞笑的表情,瞬間醍醐灌頂:“你不會?”
“沒錯!”林珍珍立刻說,“你都要結婚了,爸媽總得知道吧?我怎麼也要告訴他們一聲呀!”
沈予歡不用想都知道,“告訴”當然不只是簡單的告訴,肯定還有別的壞心思。
林珍珍是想為她出氣,她當然不會攔著她,很縱容地說:“那你去吧。”
“你去不去?”林珍珍拉著沈予歡說,“要不咱們一塊去吧?”
“我就不去了,我們都出去了,幾個孩子單獨在家啊?”沈予歡拒絕道。
雖然農村的孩子大都是放養,但還是需要有一個大人在家看著的。
“這不是有謝團長呢嗎?”
“你又不是不知道小陽現在對他有多抗拒。”
“那倒也是!行吧,那我自己去吧。”
於是吃完午飯後,林珍珍就乘著大隊裡的牛車出發了。到了縣城,走到了縣城高中的職工宿舍。
沈家的兩房關係並不好,林珍珍跟沈大嫂王安悅更是屬於見面客氣、但背地裡都討厭死對方的關係。
不過在林珍珍還沒有意識到沈父沈母對大房偏心的時候,她在村裡種的一些菜以及家裡雞下的蛋經常會拿到這裡孝敬公婆。
所以她也來過不少次了,還是很熟悉這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