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許柔月端坐在銅鏡前,靜靜凝視著銅鏡中的自己,指尖輕輕劃過臉頰,彷彿在觸摸那些早已模糊的記憶。
她的思緒漸漸飄遠,回到了前幾世的輪迴中。
許柔月是許家正室嫡出的長女,許母在許柔月六歲的時候因病早逝了,只留下年幼的許柔月還有帶過來的萬貫嫁妝。
因自幼失去生母,許柔月便早早的學會了看人眼色行事,知曉父親喜歡有才氣的人。
為了能讓父親能多看自己一眼,她自幼便熬夜苦讀,飽讀詩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她用大家閨秀的規訓來嚴格要求自己,一言一行皆力求完美,生怕有一絲差錯惹人非議。
最終,經歷多年的努力,她成為了上京城有名的才女。
許家是大周朝排名在前的皇商,這個朝代重農抑商,即使許家家大業大,但也依然會被官吏瞧不起。
但因為許柔月出色的才華,許多京都貴女願與之交好,並時常邀請她參加詩會、茶宴等雅集。
在這些場合中,許柔月總是以溫婉端莊的姿態示人,談吐優雅,舉止得體,贏得了眾人的讚譽。
然而,儘管許柔月在眾人眼中風光無限,她的內心卻始終無法真正輕鬆。她知道,自己之所以能贏得這些讚譽,不過是因為她多年來近乎苛刻的自律與努力。
她的才華與名聲,是她用無數個不眠之夜換來的,而她所做的一切,最初不過是為了得到父親的一個讚許的眼神。
後來父親也確實是偶爾會把目光放在她身上了,有時甚至還會讚賞她幾句。
但好景不長,一切變故皆從她參加了長公主開設的百花會開始。
百花會是上京城一年一度的盛事,由長公主親自主持,邀請京中名門貴女、才子佳人共聚一堂,賞花吟詩,品茶論道。
許柔月作為上京城有名的才女,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然而就在許柔月被邀請以花為題,當場賦完一首詩的時候,全場寂靜無聲。
庶妹許清月泫然欲泣地站出來,雙眸含著淚珠控訴她抄襲。
“姐姐,你才名遠揚,為何還要搶清月作的詩”
許柔月當時心中一驚,壓下心中的疑惑辯解:
“清月妹妹何出此言,此詩是我現場即興所作,何來的抄襲之說?”
話音剛落,與許清月素來交好的沈家小姐站了出來。
“許大小姐,我們都知道你想維持才女的名聲,可是這詩清月妹妹數日之前就給我們看過,說是自己新作,今日怎就成了你所作?”
聽到沈家小姐這麼說,許柔月如遭雷擊,嘴裡喃喃的開口:
“不可能,這不可能,這詩是我今日才作的”
見許柔月這個樣子,沈家小姐嗤笑一聲:
“許大小姐若是不信,大可問問在場的世家小姐,這詩是不是數日前清月所作”
接著一個、兩個、三個….世家小姐紛紛出來作證此詩是許清月之前早就作出來的。
許柔月猶如當頭一棒,那天回府的路上整個人都是渾渾噩噩的,不止在宴會上遭受所有人的白眼,回府後還被許父叫過來訓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