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的繼母名叫趙美麗,是個鄉下人,相貌不錯,從小就是村裡的一枝花。
追求她的男子眾多,但她看慣了鄉下地裡的勞苦,她受不住,決心要嫁給一個城裡人,擺脫種地的命運。
她最後也做到了,嫁給了一個皮鞋廠的工人,雖然日子也是緊巴巴的,但是,相較於天天下地,她對此還是很滿足的。
兩人婚後生了三個孩子,日子也算美滿。
不過男人身子不太好,早早就去世了。
後來她的大兒子頂了他爹的工作,雖然工資比以前少了,但是靠著往日的儲蓄,再節省一些,日子還是過得下去的。
讓趙美麗決心再嫁的,是68年傳出來的鼓勵知青下鄉的政策。
她雖然沒怎麼上過學,但是她敏銳的察覺到這只是個開始。
她深知地裡的活不是這些在城裡長大的孩子能幹的過來的。
她還有三個孩子,未免到時候被強制下鄉,她立刻開始物色再婚對象。
就這樣,她看上了只有一個女兒的鰥夫,姜盛國。
當時姜盛國的妻子宋淑芳在廠裡出事故的事,鬧得沸沸揚揚。
她也聽過一嘴。
當她想法剛起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姜盛國。
男人有工作,廠裡分配的有房,還得了補貼的那麼多錢,而且就只有一個女兒,簡直就是為她量身定做。
這些年,她家裡積蓄也就剩個幾十塊錢了,家裡孩子還多,生怕哪天就被強制送下鄉了。
當她跟姜盛國透露出結婚的想法時,他一口就答應了。
姜盛國正愁著沒有人給他們父女倆做飯呢。
一開始姜盛國只是想找個人搭夥過日子。
但是自從趙美麗給他生了個兒子,他的心漸漸偏向了那一家。
由此,原主繼沒了母親後,又沒了父親。
繼母是有遠見的,她雖然不至於對原主打罵,但是也僅限於給她一口飯吃。
原主沒受到繼母的磋磨,在家的待遇就跟繼母的女兒一樣,也讓她繼續唸書。
雖然讓繼兄佔了她母親的工作,但是繼母的漂亮話說的好聽。
說是在她畢業之前,這工作擱置著也是浪費,正好她二繼兄不願意上學了,先讓他上著班,工資都上交,都給原主存著。
繼母在姜父面前的形象極好,她一說姜父就同意了,原主在家沒有話語權,況且退學入職也是要家長簽字同意的。
就這樣,工作就落到了二繼兄身上。
原主也沒再想著落到人家手裡的東西還有還回來的可能。
她只求著畢業後自己考個工作,儘快脫離這個家。
誰料到,一畢業繼母就通知她,給她報了下鄉當知青的名額。
當時是70年,已經開始強制一家有多個孩子的,沒工作的裡面必須有一個人下鄉。
當時,這個家裡原主跟繼母那個早就不上學的女兒是符合這個條件的,但是原主有信心自己能考上工作,那麼這個下鄉的事就要落到繼母那個女兒頭上了。
趙美麗也早就防著這件事,這不,原主一畢業,她就給她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名額已經報上去了,沒有轉圜的餘地了。
繼母自此也放了心,這個家終於只是她們的了。
按照原主當時在家唯唯諾諾的表現,繼母也不怕她鬧,反正無論如何她都是要下鄉的。
原主也確實沒鬧。
不過她憋著大招呢。
在知青下鄉要走的當天,家裡該去上班的都走了,繼母早早的給她送到火車站,看著她上了車,才放心的走了。
她帶著女兒去國營飯店慶祝去了。
原主一早就知道這件事,因為繼妹給她炫耀過。
她把包裹留給知青負責人做抵押,稱忘了拿東西要回家一趟。
這個時間段,大多數人都去上班和上學了,這條小巷裡正好沒人看見她。
她回到家後,就進了姜父跟繼母的屋子,找錢。
家裡所有門的鑰匙,她都有,是她的媽媽宋淑芬偷偷給她多配的,姜父也沒關注過,這時終於派上用場了。
包括他們家的錢藏在哪裡,宋淑芳也告訴過原主,當初是為了防止原主急用錢而她不在家的情況發生。
所以原主到了這裡就目的明確,幾個藏錢的地方她都知道。
有的是宋淑芳自己藏的,這個比較隱蔽,在床尾靠牆的柱子裡,本來是實心柱子,是她自己挖了個洞,用來藏錢,這裡就連姜盛國都不知道。
裡面的1800元和首飾,是她給女兒攢的嫁妝。
她從小在大戶人家當丫鬟,那戶人家當地還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她跟在主家小姐身邊見識不少。
知道這些人家從女兒出生就會開始給女兒準備嫁妝。
他們嫁女時,十里紅妝,紅床開路,棺材壓陣,大到婚床田契,小到胭脂器皿,應有盡有,他們把女兒一生所需要的東西全部備齊,寓意女兒從生到死都不用仰仗夫家。
宋淑芳也經過這些薰陶,她雖無法給女兒準備同樣的富貴,但是她願意盡她所能。
所以自從她有了工作之後,她每個月都雷打不動的拿出10元,當作日後給女兒的嫁妝。
一共1800元,她存了15年,直到她生命的盡頭。
這些留給女兒的東西,她早早的就告訴過女兒,也只告訴過女兒。
這筆錢,繼母不知道,也沒有找到。
這間房裡,她最先找到了她母親發生意外,廠裡補貼的錢。
其餘地方仔仔細細的都翻了一個遍,一分錢也沒放過。
她把全家的錢搜刮完了,包括三個繼兄妹的私房錢。
她沒急著數,全部塞進一早在衣服裡縫好的一個布包中,裹好衣服保證掉不了。
然後她拿著繼妹的戶口,給她報名下鄉;又帶著她準備好的兩封信,一個送到報社,跟姜盛國斷絕父女關係,一個送到棉紡廠,舉報二繼兄頂替她亡故母親的工作,她這個女兒強烈希望廠裡能夠把工作收回。
自此她跟這個家,再沒有半點關係。
她在去火車站的路上,找了個偏僻的公廁,偷偷清點了一下,一共3567元,其中2500都是她母親留給她的嫁妝。
她小心翼翼的把這些錢縫在衣服內襯裡,確保在火車上不會被偷走。
然後坦然的跟著火車去往知青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