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你說我作?!你兒子對我什麼態度你沒看著?他連見了你這個親爹都懶得說一句話,你沒看見?!”
“住嘴!!!”
好好的一個晌午,結果一家子又鬧了個四仰八叉,下晌在地裡幹活,誰也不搭理誰,誰也不說話。
一直到太陽微微有些偏西,秦家寶突然拿著裝水的竹筒子,過來與李氏說道:“娘,水撒了。”
李氏看了眼兒子手裡頭空空如也的竹筒子,又看了眼天上的太陽,無奈道:“要不你忍會兒吧,再有個把時辰,咱也回家了。”
“可是我都渴半天了,嘴裡都冒煙了。”
李氏這會兒也累的直不起來腰,看了眼這個五大三粗的兒子,也有一種無力感,遂不耐煩道:“行行行,要不你先回去吧,不過回去也別待著,飯不會做,好歹把豬餵了,別叫你妹妹說嘴。”
“哦,成吧。”
秦家寶還是有些不高興,怏怏的塞好竹筒子就扭身往回走去。
他們家的稻子地離村子也沒多遠,走不上兩刻鐘也就進村了。
李氏看了眼兒子一步三晃的身影,捶了捶腰接著幹活。
“娘,二哥又怎麼了?”
李氏頓時無奈的嘆了口氣,心道這丫頭如今這脾性可真是變了,一點兒也不讓著。
“你哥回家餵豬去了。”
十月要被她娘這話給逗笑了,就她二哥那個德行,自己都喂不明白,還餵豬,別再把兩頭豬給喂死,可就虧了。不過也懶得多問,無非就是躲懶去了。
哪料不到兩刻鐘,人又回來了只不過後頭還跟著一個人,正是孫媒婆。
十月看清來人,立時便豎起了耳朵湊了過去。
“哎呦,老嫂子,你這是給我送好消息來了?”
秦大山見是孫媒婆,也很關心,趕緊也圍了過去。
“哎呦,我說大山媳婦,你這可不是生了個閨女,這是生了個娘娘啊,我跟你說,這回你們兩口子可有福啦!”
十月晃悠悠的跟在她娘後頭,怎麼聽著這話不對味呢?而且那孫婆子滿臉的喜氣,好像也有些說不通。頓時,一顆心在便提溜了起來,心道,不會是這婆子光收錢不辦事吧?
“老嫂子,你快說,喜從何來!”
孫媒婆頗有深意的看了眼後頭的十月,這才喜氣洋洋的說道:“本來我碰見個遊方老道,叫他給兩個孩子破一破。結果他看了八字,說倆個孩子這姻緣恐怕免不了當真要坎坷些,只是…”
說到這兒孫婆子特意又瞅了眼後頭秀眉緊皺的小丫頭,才換了副包含安撫的語氣,好聲好氣說道:“只是我去楊家回信兒的時候,本來楊家二姑奶奶是說什麼都不許老楊頭應這門親事的,可那小三子倒是痴心,說什麼都不撒手!”
“啊?那,那這門親事…”
“嗨,你別急啊,後來他們幾口人吵嚷了一會兒,楊老大在旁邊就說了,說他願意自掏腰包,給他三弟再掏十兩銀子做聘禮。
而且將來他二人成親以後,若日子真有什麼不妥的,沒法兒過,就叫他們倆和離!而且若真有那麼一天,楊家還給你閨女額外出十兩銀子做嫁妝,叫她回來另嫁!
退一步講,就是成親後十月不想和他們一塊兒過,那給他們小兩口分些個家財出來,叫他們出來另過,也可以!”
十月徹底懵了,而李氏二人加上秦家寶可高興壞了!
“哎呦,那就是三十兩!娘,三十兩銀子我估摸著胡妍妹子家裡肯定再沒什麼不願意的!”
秦家寶十七八歲的小子,長得也很壯實,可這會兒高興的好像七八歲一般,就差蹦起來了,秦大山也激動的直搓手,“這麼說,家寶娶媳婦家裡一點兒也不用掏了,肯定夠了!”
李氏喜形於色,卻還是保持著幾分驕矜,回頭不輕不重的瞪了男人一眼,嗔怪道:“什麼話!難道三十兩都可著他禍害?那可不行!家裡總還是要剩一些的!”
十月此刻雙眼如刀,渾身寒氣。
秦大山高興了這半晌,後知後覺的發現他們再次忽視了閨女,又見這孩子臉色冷的嚇人,便趕緊狀似討好的又補了一句,道:“這樣,閨女出門子兜裡也能揣幾兩壓箱底了,對吧?”
李氏張嘴就要反駁,卻也想起來這兩天的事兒,便沒有說什麼,只是那臉上的神色卻早已說明了一切。
孫婆子自知失信於人,這會兒便硬著頭皮往前湊了湊,硬扛著十月殺人一樣的目光,話裡有話的勸道:“丫頭,聽大娘的話,那楊老三是真心疼你。你放心,據我看,你嫁了她,管保都是好日子,估摸著跟前兒這幾個村子加起來,也沒有比你嫁的再好的了!”
說著便不著痕跡的將三兩碎銀子塞進了十月的手心裡,只盼著這丫頭別這麼執拗。
十月將幾塊碎銀子在手心狠勁捏了捏,歪著頭咬牙問道:“這麼說,大娘您的紅包,應該也長分量了吧?”
孫媒婆悻悻的揣了揣手,點頭道:“是,是漲了點兒,不過怎麼也都趕不上你以後的富貴日子不是!”
李氏二人不知道她二人之間的機鋒,高興的和自家男人嘀咕了幾句,復又轉身好奇道:“哎,怎麼這楊老大居然肯自掏腰包給弟弟娶親?”
孫媒婆眼見這丫頭沒有和解的意思,便抿了抿唇扭過了身去,畢竟她也不能就為了周全這小丫頭的心思,反過來跟銀子過不去。
“哦,是這麼回事,我聽那個楊大財主唸叨,說是他婆娘去的早,當時這個三小子才幾歲大,都是他大哥帶著,特別疼他,所以為了弟弟能如願抱得美人歸,才不惜自掏腰包的。”
後來他們說什麼,十月已經沒心思聽了,只有一句,說是三日後就是個好日子,楊家人要再來下聘,叫她聽進了耳朵。
十月一旁看了眼像撿了錢一樣的爹孃和兄弟,一把將鐮刀扔在地上,扭身就往回走去。
不過三口人誰也沒當回事,畢竟這事兒已經是板上釘釘了,就不信這丫頭這回還能耍出什麼花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