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經歷過無數大風大浪,甚至自詡為千古一帝的嬴政,在目睹這如同神話傳說般的天地異象時,也感到一股寒意從脊椎骨直竄頭頂。
汗水,冰冷的汗水,已經浸溼了他貼身的內袍。
他能清晰地感覺到,自己那曾經穩如磐石,連握住重劍劈開六國江山時都未曾顫抖過的雙手,此刻正不受控制地微微發抖。
他下意識地攥緊了拳頭,指甲深深嵌入掌心,試圖用疼痛來壓制這源自靈魂深處的戰慄。
好在,這幾乎要將人理智碾碎的恐怖景象,並未無限持續下去。
那分踞天幕兩端的“地獄”與“仙境”,其狂暴的能量和聖潔的光輝,如同潮水般緩緩褪去。
翻滾的岩漿不再沸騰,咆哮的魔影漸漸消散。
繚繞的祥雲變得稀薄,縹緲的仙宮也隱去了輪廓。
然而,天空並未恢復原狀。
寂靜,死一般的寂靜,籠罩著咸陽宮,籠罩著整個天下。
風似乎停了,蟲鳴也消失了,只剩下每個人粗重而壓抑的呼吸聲,以及擂鼓般的心跳。
當最後一絲異象的光芒徹底隱沒後,所有人都清晰地看到,蒼穹之上,那道觸目驚心的分界線依然存在!
宛如一道永恆的傷疤,被無形的神力烙印在了天幕正中,將天空冷酷地切割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半。
這道線,比最鋒利的劍刃劃過的痕跡還要清晰,散發著一種令人心悸的、超越凡俗理解的規則感。
就在眾人心神激盪,尚未從剛才的震撼中完全回過神來之際,異變再起!
在分界線左側那片恢復了深邃夜色的天幕上,無聲無息地,開始有光芒匯聚。
那光芒並非金色,也非銀色,而是一種難以形容的、彷彿蘊含著天地初開奧秘的混沌之光。
光芒流轉、凝聚,最終,形成了一行巨大無比、懸浮於空的文字!
這行字,其結構、筆畫,完全不同於大秦通用的小篆,甚至不同於任何一種已知的上古文字。
它古樸、蒼茫,帶著一種直抵靈魂本源的力量。
詭異的是,廣場上的每一個人,無論是學富五車的丞相李斯,還是目不識丁的普通侍衛,在看到這行字的瞬間,竟然都毫不費力地理解了它的含義!
彷彿這文字並非通過視覺傳遞信息,而是直接將意義烙印進了他們的腦海深處。
這感覺…荒謬絕倫,卻又真實得可怕!
而那行文字所傳達的意思,極其簡單,卻像是一道九天驚雷,狠狠劈在了嬴政的心頭!
【大秦長公子——扶蘇。】
短短七個字,卻蘊含著石破天驚的力量!
扶蘇!
竟然是扶蘇?!
嬴政的瞳孔驟然收縮,呼吸猛地一滯!
為什麼?為什麼會是扶蘇的名字出現在這神蹟般的天幕之上?是褒獎?是警示?還是…某種預言?
他那個過於仁厚、甚至有些迂腐的長子,那個因為屢次與自己政見相左,尤其是在“焚書坑儒”一事上公然頂撞,而被他一怒之下派往上郡,交由蒙恬看管的兒子!
無數念頭如同電光火石般在他腦海中炸開。
難道上天認為扶蘇才是…不!不可能!嬴政猛地甩頭,試圖驅散這個危險的念頭。
他是始皇帝,大秦的未來,只能由他來決定!
天意?哼,若天意不合朕心,朕便逆天!
他的臉色陰沉得幾乎要滴出水來,眼神中充滿了驚疑、審視,以及一絲被深深壓抑的、連他自己都不願承認的動搖。
李斯站在一旁,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
作為法家代表,他向來不信鬼神之說,只信奉強權和律法。
但這匪夷所思的天象,以及這直接指向繼承人問題的“天啟”,讓他一貫堅定的唯物觀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扶蘇?這代表了什麼?難道陛下之前的處置…他不敢再想下去,只是目光飛快地掃過皇帝陰晴不定的側臉,心中飛速盤算著這突發事件可能帶來的政治風暴。
馮去疾則是渾身一震,臉上露出瞭然與擔憂交織的神色。
他本就偏向儒家,對性格寬和的扶蘇頗有好感,此刻見天降異象直指扶蘇,幾乎是下意識地認為這是上天對扶蘇德行的認可,也是對陛下之前某些酷政的警示。
他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麼,卻在接觸到嬴政那冰冷刺骨的眼神時,明智地將話語嚥了回去,只是深深地低下頭,掩飾住眼中的複雜情緒。
而癱軟在地的趙高,在看清那行字後,眼中瞬間閃過一絲難以置信的驚恐和怨毒!
扶蘇?!怎麼會是扶蘇?!
他的計劃,他所有暗地裡的籌謀,幾乎都是圍繞著另一位公子——胡亥!
若是扶蘇得勢,他趙高焉有活路?
這該死的天象!他死死攥緊了拳頭,指甲掐入了掌心的嫩肉,尖銳的刺痛讓他稍微冷靜了一些,但內心深處的恐慌和戾氣卻如同野草般瘋狂滋生。
他必須做點什麼!絕不能讓局勢朝著對扶蘇有利的方向發展!
他悄悄抬眼,觀察著皇帝和兩位丞相的反應,大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運轉起來。
就在這詭異的寂靜和暗流湧動中,天空上的文字,如同被微風吹散的墨跡一般,開始緩緩變淡、消散。
但這並非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
文字消失的地方,那片被分割出來的左側天幕,光影再次開始變幻。
不再是靜態的文字,而是如同水波盪漾般,漸漸浮現出動態的畫面!
畫面逐漸清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威嚴的大殿,殿內陳設與此刻的咸陽宮依稀有幾分相似。
而畫面中央,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個端坐於上首、面帶怒容、不怒自威的身影——正是幾年前,尚在盛年的始皇帝,嬴政!
看到這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自己”,嬴政眼神一陣恍惚,彷彿被拉回了那個令他記憶猶新的時刻。
是的,他認出來了。
這是…當年他因為那些方士儒生誹謗朝政、妖言惑眾而勃然大怒,決定嚴厲處置時,與扶蘇激烈爭執的場景!
天幕上的“嬴政”聲色俱厲,帶著帝王的威壓和被觸怒的慍色,聲音雖然無法傳到地面,但那神態、那氣場,卻清晰地傳遞出當時的話語:
“盧生等人,朕待之甚厚,賞賜無數,他們竟敢公然誹謗於我,以此彰顯朕之不德!還有咸陽城中那些儒生,朕命人暗中查訪,竟有不少人傳播妖言,蠱惑黔首,意圖動搖國本!”
畫面中的始皇帝,眼神冰冷,殺意凜然。
他從來不是什麼心慈手軟之輩。
為了維護帝國的統一和統治的穩定,他可以容忍不同的聲音,但一旦這些聲音變成了足以威脅統治的噪音,他便會毫不猶豫地將其徹底清除!
於是,畫面流轉,展現出後續的場景——御史奉命嚴查諸生,互相檢舉揭發,最終,四百六十餘名觸犯禁令的儒生被坑殺於咸陽!
血淋淋的場面,即便只是光影,也透著一股令人窒息的殘酷。這是殺雞儆猴,是為了震懾天下,鞏固來之不易的統一局面!
然而,就在這時,畫面中的扶蘇站了出來。
他面帶憂色,語氣雖然恭敬,卻帶著一種固執的堅持,幾乎是在公然反對他的父皇:
“父皇!天下初定,邊遠地區的百姓尚未完全歸心。”
“諸生大多誦讀、效法孔子之言,如今父皇卻用嚴苛的律法懲處他們,兒臣擔心這會引起天下人心的不安啊!懇請父皇明察!”
看到這裡,地面上的嬴政臉色更加難看,呼吸也粗重了幾分。
扶蘇!又是這樣!總是這樣!婦人之仁!目光短淺!
他難道不明白,不以雷霆手段震懾宵小,如何能穩固這偌大的江山?!
儒家那套東西,在太平盛世或許有用,但在開創基業、掃平六合之後,需要的是鐵腕,是絕對的服從!
畫面中的“嬴政”顯然被徹底激怒了。
他猛地站起,指著扶蘇,似乎在怒斥著什麼。
但最終,那抬起的手,還是緩緩放下。
那是他的長子,是他曾經寄予厚望的繼承人。
殺意終究被父子之情壓下,但失望和憤怒卻難以平息。
最終的畫面,定格在扶蘇落寞離去,奉旨前往上郡,監督蒙恬大軍的那一幕。
看到這裡,嬴政、李斯、馮去疾等人心中都是五味雜陳。
這的確是過去發生的事情,分毫不差。
可上天將這段往事重現於世人眼前,究竟是何用意?
是在肯定扶蘇的仁德?還是在暗示始皇帝當年的決策…
然而,就在眾人以為這段“歷史回放”即將結束時,天幕上的畫面,並未停止。
在扶蘇的身影消失之後,畫面非但沒有散去,反而開始以一種令人眼花繚亂的速度…快進!
光影飛速流轉,人物、場景如同走馬燈般閃爍,時間似乎在畫面中被極度壓縮!
緊接著,一些完全不同尋常的,甚至可以說是…顛覆性的景象,開始在天幕上隱約浮現!
事情,開始朝著一個所有人都無法預料的方向,瘋狂地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