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了,咱們走吧。”喬奕歡走在前頭,陳浪跟在後面,二人一前一後來到堂屋。
劉玉蘭快步走上前,拉著她的手道:“瞧瞧老三媳婦,這模樣真招人喜歡。”領著她在空位上坐下。
喬奕歡暗暗打量,這婦人頭髮高高盤起,僅用淺灰色的粗布包裹,眼角和額頭都分佈著細密的皺紋,皮膚是健康的小麥色,臉型流暢,不難看出年輕時也是小有姿色。
她一下猜出婦人身份,唇角上揚,喚道:“娘!”
“哎!”劉玉蘭臉上的皺紋舒展,說道:“乖兒媳,肚子餓了吧?來來來,多吃些。”
她把那碗白粥以及雞蛋羹推到喬奕歡面前。
“謝謝娘。”
眾人不再言語,待陳金山拿起筷子夾菜,才紛紛動筷。
喬奕歡邊喝粥邊觀察桌上的其他人。
坐在她對面的那個女人,身著暗紅色衣裳,烏髮半束,面龐白皙,五官並不精緻,屬於那種耐看型,想來就是女主林姝。
她旁邊的男人,著深藍色長衫,劍眉星目,面容硬朗,便是男主陳海。
身著深灰色長衫,面容剛毅,鼻下蓄著青黑色胡茬的男人,應該是陳濤。
右邊的空位應該是二嫂李淑珍的位置,不知為何不見人影。
書裡描述的她:身材豐滿,臉龐圓潤,五官精巧,一層雙下巴盡顯嬌憨。
端坐上位的陳金山,眉毛舒朗,雙目沉穩,頷下蓄了長鬚。
餘下便是五個孩童,分別是男女主十歲的兒子陳子墨、八歲的陳若棠,陳海與李淑珍的三個兒子,八歲的陳子駿、六歲的陳子睿、五歲的陳子辰。
他們時不時偷瞄桌上的那碗雞蛋羹,眼神里明顯透著饞意。
喬奕歡本就不自在,但為了維持自己的人設,還是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拿起勺子,舀了一小口送入嘴中。
孩子們的眼睛都快黏在雞蛋羹上了,卻沒有吵鬧,她實在狠不下心,猶豫片刻 ,還是留下大半,推到他們面前,笑道:“我吃飽了,這雞蛋羹別浪費了,給孩子們吃吧。”
劉玉蘭擺擺手,“不用,娘留著給你中午吃。這雞蛋羹啊,專門給你補身子的,你大嫂二嫂之前也有的。”
“娘說得對,這雞蛋羹啊,日後再做給孩子們吃。”林姝在一旁附和。
喬奕歡眉眼彎彎,“娘,大嫂,你們看我肚子已吃得溜圓,中午怕是吃不下了。孩子們正長個兒呢,還是給他們分了吧。”
“流言當真誤人!”陳浪暗道:“娘子分明這般體貼。”
胸口處湧起一股暖意,說道:“娘,大嫂。這次你們就隨了她的意吧!”
喬奕歡眼疾手快,拿起勺子,先舀了一勺放到最小的陳子辰碗裡,摸著他的頭道:“快吃吧。”
他沒有立馬吃,而是眼巴巴地望著劉玉蘭。
劉玉蘭不好再說些什麼,只得笑道:“還不快謝謝你們小嬸嬸。”
孩子們異口同聲,“謝謝小嬸嬸!”
喬奕歡微微點頭,“真乖!”
她佯裝疲憊,揉了揉眼睛,說道:“這會兒有些乏,我先回房休息一會兒。”
喬奕歡也不等他們作何反應,腳底生風般跑回房間。
陳浪滿臉通紅,木訥地夾碗裡的鹹菜。
劉玉蘭臉上堆滿笑意,略帶嗔怪道:“你這孩子,稍微克制些,自己的身體也得顧著點。”
桌上眾人均是過來人,齊齊望向陳浪,神色各異,他頭都快埋進碗裡,待他們的視線移開,才抬起頭,“知道了,娘。”
回到屋內的喬奕歡,並不打算真的入睡,她呆呆望著房頂。
這間房看起來是破舊了些,住起來倒也舒適,加之靜謐的環境,她的眼皮不由自主地下沉,意識模糊,漸漸進入夢鄉。
再度睜眼時,她竟站在雲層之上,四周雲霧繚繞,白茫茫一片,寂靜得令人心生恐懼,她大聲呼喊:“有人嗎?有沒有人啊?”
無一人回應,喬奕歡壯著膽子往前走,腳下輕飄飄的,如同踩在棉花上,不知走了多遠,前方隱約出現一個人影。
她驚喜交加,加快腳步,追上那個人影,走到那人影面前,不禁愣住,這不正是原主嗎?
她更像一道虛影,懸浮在空,笑意盈盈地看著喬奕歡。
“你不必害怕,我已入輪迴。此番前來,就是要告訴你,我的故事只到十八年華。這具身體便交由你主宰,望你此後歲月無虞。另外,我還有個不情之請,替我盡孝……”
虛影話未說完,卻漸漸消散,隱沒在雲霧之中。
“等等,你……”
喬奕歡還想問清楚,急得伸手去抓,入手一團空氣,反而驚醒,原來方才一切都是一場夢。
她從床上坐起,環顧四周,已然回到房間。
未來得及細想,腦中劇痛襲來,無數不屬於她的記憶湧入。
從牙牙學語到亭亭玉立,爹孃的寵愛,哥哥的呵護……
原來原主並非如書中設定的那般,而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團寵。
喬奕歡是家中最小的女兒,上頭有四個哥哥,其中大哥喬明川、二哥喬明遠、三哥喬承安都已娶妻,只有四哥喬奕恆與她是龍鳳胎,尚未娶親。
一家人包括她的七個侄子侄女都對她寵愛至極,不讓她沾手任何家務瑣事,家裡有好吃的都先緊著她。
久而久之,外界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便開始在背後傳她閒話,甚至誇大其詞。
接收完記憶的喬奕歡眼神堅定,她將在這個世界好好活下去,既然書裡沒給她安排結局,那她就給自己創造一個結局!
她起身走到門邊,一推開門,明晃晃的陽光就傾瀉而入。
外頭晴空萬里,微風不燥,太陽高懸,卻沒有絲毫灼人的熱氣。
院子裡空無一人,喬奕歡恍然,這幾日正是春耕忙作的時節,想來他們都在田裡,連陳浪和孩子們也不在家。
移步至院門口,春日氣息撲面而來,極目遠眺,是一片開闊的田野,隱約能看到幾道忙碌的身影。
她在門口躊躇片刻,一時之間也不知該往哪兒走。
萬一迷路,這人生地不熟的,可別出什麼意外。
想到這裡,她便打消了去田裡幫忙的念頭。
轉身回到院內,打算留在家裡處理家務。
陳家小院外表並不華麗,佈局卻緊湊實用,有種歲月靜好之感。
小院正中間是堂屋,右側是廚房,再旁邊是柴房,左側是喬奕歡的臥室。
堂屋左側的兩個廂房分別是陳金山夫婦、陳海夫婦的臥室,而右側小些的廂房則是陳濤夫婦的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