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杏花吃了雞蛋,見她的小姑沒有任何反應,夾了一塊臘肉放到她母親碗裡,她就沒再往這盤子夾菜。
張母見狀,伸筷子夾一塊臘肉吃,她這閨女倒是給面子,沒有鬧,她不由得鬆了一口氣,繼續往這盤子夾菜。
田芝芝瞧瞧在坐的,沒有一個心疼給她夾菜的,她想著每天她都和大嫂一樣幹活,大嫂都能吃,張桃花這死丫頭不能不給他吃,這也說不過去,她也夾了一塊臘肉吃。
張桃花沒有任何反應,埋頭乾飯。
餘光瞥見張母和田芝芝兩人都選雞蛋和臘肉吃,用筷子翻動盤子裡的菜讓她看得倒胃口。
不過她依舊保持沉默。
沉默地給張杏花和劉翠娥夾了菜,她幾乎將菜盤子的菜都夾給這對母女後繼續扒拉米飯。
張母撂下筷子,啪嗒作響,除了張桃花,張家人都嚇了一跳,張達明放下酒杯望向她:
“孩子媽咋啦?”
張母拉長臉,沒好氣說:
“你生的好閨女,胳膊肘往外拐哩,我真是白養她這麼大了!”
劉翠娥和張杏花坐如針氈,猶如做錯事的人,她們動作一致地捏緊筷子,垂著腦袋不作聲。
田芝芝有心刺張桃花兩句,可腦門上的紅腫包提醒她這時候看戲就好。
張達明瞧著張桃花無動於衷,沉重嘆氣,婆口菩心說:
“桃花你媽累了一天,你就省點心,別再氣她,氣出個好歹,你不難受?”
張桃花將碗裡最後一口米飯扒拉吃下肚子,她放下碗筷,用手背抹抹嘴,眸光淡淡看向張母,聳了聳肩膀:
“你和二嫂盡選蛋和肉吃,我以為你們不喜歡吃蔬菜,我也不喜歡啊,秉持著浪費可恥的原則,我就給我大嫂和侄女了,我做得哪裡不對了?”
張母想說她今晚沒有一處是作對的,可想到她平日教育孩子吃飯不能亂翻菜,她一時間回應不了張桃花。
張桃花見張母不找茬,她找茬,伸手去端張母面前的飯碗,將飯撥到杏花碗裡,繼續同張母說:
“媽你勞累過度沒有胃口,你剩下的那點飯就給侄女吃了,看我家侄女瘦巴巴的,得多吃點才行,媽我這就去給你煮點山楂水喝!”
張母氣得臉色鐵青,都沒來得及說她還沒有吃飽,就見她的飯沒了,碗筷也被逆女收走,這下子她真飽了——氣飽的!
張桃花說到做到,在大家吃飽的時候她端來了一碗酸不溜丟的山楂湯,送到張母面前:
“媽我特意用涼水放涼的,現在溫溫的喝著正合適,你快喝,對胃好哦。”
張子健吸溜口水來到張母面前,望著山楂湯問:
“阿奶,這個是不是酸酸甜甜的,我能不能喝一口?”
張母沒有回答,張子健用小手比劃著,“阿奶我不喝多,就喝一小口幫你嚐嚐味道怎麼樣。”
劉翠娥趕緊上前抱走張子健,“你這孩子我都喊你好幾聲洗澡,你都不搭理我,是不是想要捱揍了……”
這倒黴催的孩子,人家母女鬥法也去摻和,就不怕被中傷?!
劉翠娥不僅抱走她的兒子,還找個藉口使喚走她的丈夫張全富。
田芝芝倒是好奇想知道張母會不會喝山楂湯。
只是怕張母讓她喝,今晚好不容易有點好吃的,她可不想沒到半夜就消化了。
她以給兒子洗澡為由,拉著張子耀就離開堂屋。
至於她丈夫張全貴一肚子鬼心眼,只要不同現在的張桃花作對,誰吃虧,他都不會吃虧!
張全安見大哥一家和二哥一家都走了,他也識趣走了。
張全平是唯一想要留下的,可在得到他父親眼神示意他幫幫他母親的要求後他毫不猶豫選擇離開堂屋。
這可是他親自帶大的妹妹,是他在這個家裡唯一能感受到溫暖的存在。
他捨得小妹傷心難過,可又反抗不了父母,能做的就是離開。
兒子們都離開,就剩下張家父母和張桃花三人。
張桃花眼巴巴等著張母喝山楂湯。
張母看著張桃花的神色,總覺得她今兒幹拒絕,她閨女就敢灌她喝下去!
求救看向她的丈夫,張母期待他能幫她!
張達明是想幫張母,有心無力,現在這個閨女油鹽不進,就像滾刀肉,能做就是幫張母喝下大半的山楂湯,酸得他牙疼,還有一小碗真喝不下去!
張桃花依舊巴巴坐在張母對面看著她。
張母被看得發毛,十分豪氣將餘下的山楂湯給喝了。
張桃花沉默端起空碗,沉默離開堂屋。
張母望著這個逆女的背影委屈地哭了,同她的丈夫說:
“孩子爸我後悔了,早年我就該聽媽的將這孩子送人,當初我偏不信神婆說的,拼死留下這個孩子,沒想到真遭到反噬了!”
張達明嚴肅臉:
“孩子媽這話可別說了,咱閨女現在這樣態度很可能像老四沒能去讀大學那樣受刺激了,過一段時間就會好的。”
“你還為她說話?!”
張母紅著眼,滿臉憤憤不平,埋怨張桃花說:
“ 老四當初都沒有像她這樣不孝!
這個閨女簡直就是變個人了!
現在咱們陸家也沒有關係,要是陸建民他爸為難咱們怎麼辦?
這死丫頭怎麼不為咱家考慮考慮,我看她就是個自私鬼!”
張達明拍了拍張母的肩膀:
“好了,孩子媽,我說你就別說了,這事情已經發生了,還能怎麼辦?!
陸建民他爸敢不念兩家多年情分報復咱們家,咱們家也有他兒子把柄!
兒女都是債,咱就認了吧!”
張母抹了抹眼淚,沉默許久,滄桑的黝黑臉上流露著擔憂神色說:
“你說認就認,閨女退婚,老三那邊我託高嬸子談的婚事不得黃了?”
張達明提醒說:
“閨女不省心,老三的婚事黃就黃了,還能咋辦?你以後別再說這事,老三聽到,不得埋怨死小閨女,咱一家還有得鬧,家和萬事興,這事就這麼算了吧!”
張母賭氣說:
“你就會數落我,我不想家和萬事興,可孩子們大了,各有各的心思,你以後也得管管了,要不然還沒等老四去讀大學,這個家都會散了……”
張達明這麼一聽,就知道他被遷怒,他再說話,他媳婦有更多的話來埋怨他,他沉默地離開堂屋去院子乘涼抽旱菸,留張母獨坐在堂屋發呆。